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油价会否将全球经济拖入“二次衰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25日 06:35  金融时报

  陶冶

   油价是否会引起全球经济“二次衰退”,现在判断也许为时尚早,关键要看眼下这种大幅走高的趋势还将持续多久。但无论最终结果是否会像“二次衰退”那样严重,高油价对于全球复苏的抑制作用不容置疑。由于复苏步伐存在明显差异,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受到高油价的创伤渠道各异,但伤害都是加剧国内当前经济周期的主要矛盾,增加宏观政策应对难度。

  记者陶冶受利比亚动荡导致更多石油公司中断生产影响,当地时间本周三国际油价再次突破重要心理关口。面对国际油市的“熊熊大火”,本已渐渐远离“二次探底”猜测的全球经济复苏又重新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威胁。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世界经济》编辑部主任张斌2月24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油价是否会引起全球经济“二次衰退”,现在判断也许为时尚早,关键要看眼下这种大幅走高的趋势还将持续多久。但无论最终结果是否会像“二次衰退”那样严重,高油价对于全球复苏的抑制作用不容置疑。由于复苏步伐存在明显差异,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受到高油价的创伤渠道各异,但伤害都是加剧国内当前经济周期的主要矛盾,增加宏观政策应对难度。而要最大限度地降低这种伤害,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发制人,主动调整政策降低风险预期。

  不可忽视的“利比亚因素”

  继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反超纽商所原油期货价格并率先破百之后,纽商所原油期价终于也在当地时间23日盘中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至此,国际油价自年初至今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涨幅已接近7.5%,更接连创出两年多新高。在所有可能推高油价的因素中,利比亚的动荡局势最为显眼。但让人疑惑的是,这个产量仅占全球石油供给2%的产油国几天之内怎么会在国际油市上折腾出这么大动静?

  “质量比数量更重要”,这是一位能源政策研究机构专家给出的答案。据介绍,利比亚虽然产油数量有限,但质量却相当高,主要出产所谓的“甜质”原油(硫磺含量低于1%)。这种“甜质”原油特别适合生产柴油、汽油和飞机燃油,且在生产过程中不易为其它种类原油所取代。由于其冶炼成本大大低于与之相对的“酸质”原油(硫磺含量高于1%),许多欧洲和亚洲炼油厂商只进口“甜质”原油,而没有配备冶炼“酸质”原油的设备。此前,沙特方面表示必要时可动用其国内每天400多万桶的原油剩余产能,但这种产能主要是指酸质原油的开采。因此,利比亚动荡导致的部分“甜质”石油生产中断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供应端的刚性缩减,其产生的推高油价效力也就更加明显。石油专家预计,一旦利比亚的混乱持续几周以上,则欧洲炼油厂商将不得不购买来自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利亚的“甜质”原油,而这两个国家恰恰是美国主要“甜质”原油供应国。到那个时候,所有的“甜质”原油炼油商有可能会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价格战。事实上,全球最近一次“甜质”原油紧缺发生在2007年和2008年初,当时国际油价疯涨到每桶140美元以上。

  除利比亚动荡导致“甜质”原油供应刚性缩减外,人们还担心本来社会稳定度就不高的阿尔及利亚也会卷入动荡。与中东大多数产油国不同,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的大部分产油企业并非本国公司,而是多数来自欧美。在局势动荡的时候,这些公司为保障员工安全,往往立即关闭工厂,中断生产,由此所带来的供应端压力也比其它国家更加立竿见影。

  高油价加剧多国经济主要矛盾

  伴随油价节节走高,其对全球经济复苏的威胁也越来越现实。研究显示,国际油价每桶上涨10美元,则两年内全球经济增速将被拉低0.5个百分点。有分析人士预测,北海布伦特原油期价和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期价在“不远的将来”即有可能分别涨至每桶120美元和每桶110美元,而油价突破120美元被很多经济学家视为会把全球经济拖入“二次衰退”的临界点。

  张斌认为,目前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面临的主要矛盾分别是增长疲乏和通胀高企,而持续走高的高油价有着同时加剧这两种矛盾的魔力。就发达经济体而言,虽然欧美等国的整体通胀年初至今已有所抬头,但去除食品、能源以外的核心通胀率仍维持在相对低位。受失业率高企、国内产能过剩等影响,能源价格高企传导至工资水平乃至更广泛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的速度可能相对缓慢,由此带来的通胀威胁短期内或尚不足担忧。但值得注意的是,以美国为例,目前其经济复苏的主要希望在于消费者开支和企业投资的恢复,而能源价格高企的直接影响就是压缩消费者的购买力,并且降低企业的投资意愿,进而导致需求和生产双双受到抑制,加大经济增长压力。更加值得警惕的是,一旦油价上涨到足以推高其国内核心通胀的程度时,则货币政策当局将不得不在经济增长仍然乏力的情况下采取紧缩政策,经济复苏势必进一步受到抑制,甚至可能出现滞胀格局。

  就新兴经济体而言,增长已不是其当前经济周期中的主要矛盾,相比之下通胀指标节节攀升成为这些国家的通病,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对于这些国家来说,由于经济增速维持高位,其能源与原材料需求都处于增长态势,高油价以及与其亦步亦趋的原材料甚至粮食价格将以输入型通胀的形式进一步推高这些国家的物价水平,特别是会推高通胀预期,从而迫使决策者采取比原计划更为激进的紧缩政策。任何紧缩都会带来增长速度的减缓,而作为全球复苏的火车头,新兴经济体的降温无疑会显著拉低整列火车的前进速度。

  力挽狂澜需要果断“政策拳”

  高油价面前,如何能够保障全球经济不栽跟头是所有政策制定者需要回答的问题。正如央视财经评论员叶檀所说,要解除高油价带来的通胀警报,需要全球央行的协调,“该升值的升值,该加息的加息”。言下之意,如果无法左右短期地缘政治风险,那么就要通过政策工具来收紧流动性。比如,美联储是否有必要重新考量其QE2给全球经济带来的伤害?

  张斌认为,去除对全球经济负责这一层涵义,及时的升值或加息举动对于各个经济体来说也是当前最好的防范风险对策。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如果放宽因油价上涨而带来的通胀容忍度,其直接后果就是老百姓通胀预期的增强。这种预期越强,其转化为真实通胀的能量就越大,未来政策调控的难度就越大。“因此,在一开始就明确抗通胀承诺,并做出明确的政策反应和表态,能够有效地降低通胀预期,从而强化政策调控的有效性,降低政策调控的成本。”他说。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