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百思买 和中国说再见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22日 16:24  21世纪经济报道

袁媛

  核心提示:前有国美、苏宁追击,后有电子商务夹击,百思买选择退出中国市场,并对这个拥有巨大消费潜力市场无奈地望洋兴叹。

  时隔两年多,我依然对百思买全球CEO Robert A Willett造访中山公园新店时的场景记忆犹新,一群新招募的年轻人用热情洋溢的美式风格迎接这位CEO:踢踏舞,用手掌在膝盖上拍击后齐声喊出:BEST BUY!这像是一个让人琢磨不透的寓言故事,这群年轻人载歌载舞出的不仅是他们充满希望的未来,而且还是百思买充满希望的中国未来。

  这是2008年年底,彼时中山公园店开业不久,这是百思买在中国的第二家店。当时是国美和苏宁已经初现诸侯割据的场面,上海零售市场被国美、永乐、苏宁三分天下,北京则是国美、苏宁和大中。Robert此次到访接受包括我在内的数位记者采访时说,要加大在中国的扩展步伐,重点城市是上海。此后,Robert兑现了他的计划,百思买在上海陆续开出了更多的店面,到如今已经达到9家。而为了在二线城市迅速扩张,百思买收购江苏五星电器。

  初入中国,打着“世界五百强唯一家电零售商”旗号进入中国的百思买惹人关注,尽管营业规模并不大。2008年接受媒体采访时,Robert曾说百思买中国旗舰店徐家汇店一年营业收入达3到4亿人民币,可以进入其全球单点销售业绩的前列,但一位国美高管曾私下和我表示,这比起国美在上海旺店的销售额依然有成倍的差异。

  初入中国,百思买采购规模不大,采购成本无法降低,同样的产品,百思买总给消费者“高价”的感觉。而百思买引以为豪的服务模式,以服务、选购体验来增加附加值,这条路在对价格敏感的中国消费者这里显然走不通。初期,很多消费者来到陈列有序,毫无压力的咨询人员这里“打样”,然后到能找到更优价格的店里选购。

  动荡的管理层,也一定程度显示了百思买的坎坷中国路,2009年10月,加入百思买多年的杨得铭离职,投入零售业大牌GAP旗下,继ZARA,H&M在中国不断取得销售佳绩后,又一个服装零售大牌GAP决定进入中国。

  今天传来的消息是,百思买决定关闭在上海的全部9家门店,保留五星电器的全部管理层不变。从“泥足深陷”的中国市场抽身而退,原因大概是百思买已经看淡了这个市场的未来前进,正如那群年轻人已经不再斗志昂扬地大声呐喊出“BESTBUY”一样。

  百思买的劲敌已经不仅仅是苏宁、国美,而来自于电子商务。2010年年底,京东商城预估整年销售额高达102亿元,接下来一两年将继续翻倍。这只是电子商务的一个开始,就连传统巨头国美和苏宁也感受到这种压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到门店看实体机,到网上下单。

  就像泰戈尔那句诗,天空没有留下痕迹,但鸟儿早已飞过。无论是否撤出,百思买都很难获得预计中的辉煌。

  从百思买这里,中国零售商学会了更科学的陈列方式(如今实体店的陈列方式大多可以看到百思买的影子),人性化的导购方式(多少人被中国的PUSH式销售带出了心理阴影?),得体的撤出方式,百思买给予员工合理的劳动补偿(N+5的补偿方案)。

  但本土军团比百思买更娴熟精确的,是中国消费者内心深处对价格的敏感。错过了最早的发力时机,部分原因源自于它的傲慢,所以尽管百思买如今的价格已经降低到行业平均,但它在市场上已无立足之地。

  和百思买说再见,蓝色的大招牌在上海将消失,而它,曾带给我们短暂的happy hour以及个人记忆。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