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刚:今明两年投资会维持23-25%增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9日 12:48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2月19日消息,2011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春季年会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召开。中国农业银行金融市场研究负责人李刚在会议中发言指出,2011年和2012年投资都会维持23-25%的增速。从今年的区域来看,就是两头高、中间低的态势。

  “从微观主体来看,政治周期的转变,中西部投资的增长,民营投资占比的来源增长,将有利于投资稳健快速增长。由于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和房地产调控的背景下会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李刚在会议中指出。(永飞)

  以下是李刚的发言实录:

  今年大家对投资的分歧非常大,有的认为26%,有的认为18%的水平。之所以这么大,今年投资面临两方面矛盾,一方面今年政府换届年,又是十二五规划开局年,各个地方的十二五规划和2011年经济增长目标来看都是非常高,很少低于10%。第二从整体的社会总量调整之下,没有钱怎么投资,投资怎么增长,这形成非常鲜明的矛盾。

  从一些细的情况来看,可以看到在政府换届年是第一年和第二年,投资会出现比较快的增长。这跟前面提到具体量化的指标是有密切的关系的。从今年政府换届第一年,今年投资可能也会面临一个波动,会跟宏观调控形成一个对冲的效应。从微观来看,目前我们中国的城镇化率分为四大类,第一大类我们看到是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他们的资本形成率已经出现一个下降,消费率已经出现上升,这个拐点在05、06年出现了,人均GDP产量达到4万亿、5万亿美元阶段出现的。这在城镇化率发展的第一梯队。上海、北京在大城镇建设中跟美国纽约、多伦多是一个阶段,它的投资率出现系统的下降,对这些城市来讲不代表不再投资,而投资的增长将被消费增长取代,消费成为拉动他本身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这是第一大类了,这是从投资、消费类出现拐点第一大类。

  第二大类就是在一些东南沿海地区,比如说像浙江、福建、广东他们虽然说也是经济发展非常快,但是工业化进程没有完成,在这些区域内本身区域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化。所以他的经济投资率和消费率基本持平,未来一到两年随着人均GDP快速增长,投资率也很难出现系统的上升,消费率有可能在未来一两年出现系统的上升。对于这一类的东部发达沿海地区的省份他们来讲,他们投资率和消费率正在或者是未来一到两年会经历拐点,会比上海、北京晚四到五年的时间。

  第三大类的代表我们根据人均GDP13%的增速,投资目前所判断名义增速,没有判断实际增速。名义13%的增速,西部比较发达的地区山西等地,他们以13%的增速,未来五年会达到或者是接近达到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拐点。

  第四大类就是对于一些多数西部和非常不发达省份,即使经历五年发展,也很难达到投资率、消费率的拐点。他会成为我们规划里面投资或者是其他的增长点。这里分为四大类,已经达到拐点,即将出现拐点,未来五年出现拐点或者是五年后出现拐点,出现拐点不代表投资不增长,增长在下降,我们未来会受到后三类投资拉动的增长。会继续拉动中国经济在未来五年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看到北京、上海两地的投资占全国投资比例从90年代和2000年初期15、1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5%左右。第一类已经经过拐点大规模城市和省市投资率和投资增速有所下降,不会对我们整个投资率下降产生很大的影响,占比出现了系统性的下降。

  可以看到非常明显,在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里面,中西部的省份投资率在总体上跟整个全国投资率增长非常相似,他们的省的投资率将是拉动中国未来五年投资主要的动力。

  可以看到投资主体来看,我们看到非国有投资占比目前已经接近60%,国有投资持续下降,这跟我们整个经济体制和经济效率的提升,非国有民营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左侧图可以看到,在非国有投资里面,民营企业投资迅速增长,占非国有投资比例将近90%的水平。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还在继续一个上升的过程,所以在未来中西部投资和非国有投资,民营投资在经济体制创新改革的情况下会继续拉动中国投资的增长。

  从我们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知道我们今年实施是社会人口总量的调控,贷款7万亿,整个社会投资资金来源贷款占到30%左右。在全社会融资总量调控背景下,整个全社会的投资融资总量增速会受到限制。这个钱从哪来?这是重要的制约因素,投资的资金来源占比情况来看,自筹目前已经上升60%的水平,国内贷款占比持续下降,受民营经济的发展,自筹资金将成为主体。但是在社会的投资融资总量来看仍然会受到一些限制。

  同时从我们金融市场发展情况来看,我们的城投债也会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这里面今年还有对投资非常不利的因素,整个房地产投资的下降,这里面做一个假设,假设房地产投资是下降15%,增长15%,同时包括保障房替代作用,测算出增速。仍然会维持24%比较快的增长情况。

  简要总结一下,从微观主体来看,政治周期的转变,中西部投资的增长,民营投资占比的来源增长,将有利于投资稳健快速增长。由于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和房地产调控的背景下会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我们认为2011年和2012年投资都会维持23-25%的增速。从今年的区域来看,就是两头高、中间低的态势,谢谢。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