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纽交所与德交所合并 交易所合并潮第一波落地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7日 09:04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范璟 吴晓鹏 香港 上海报道

  当地时间2月15日,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NYSE Euronext,下称纽泛欧所)和德意志证券交易所(Deutsche Boerse AG,下称德交所)在纽约和法兰克福共同召开视频记者会,宣布达成合作协议,将联合成立一家控股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交易所运营商。

  虽然新公司的名称还没有确定,但德交所的网站首页上已增加名为“NYSE Euronext”的栏目,介绍新公司的情况和投资机会,该栏目也同时和纽约泛欧交易所首页的醒目大图直接链接。

  交易公布后,纽约泛欧交易所的股价在合并谈判消息宣布后飙升了16%,各方预计这一消息会加增其他交易所合并成功的可能性。但亚洲地区的分析师认为,该合并对港交所和中国内地交易所影响有限。

  全球最大的交易所诞生

  根据协议条款,两家公司将联合成立一家控股集团,德交所股票将按照1∶1的比例转换为合并后新集团股票,而纽交所的每股可转换0.47股的新集团股票。交易完成后,德交所的股东将持有新集团60%的股份,而纽交所股东持股份额为40%。未来新公司将在旗下法兰克福和巴黎的交易所及纽约证交所上市。

  两家交易所2010年营业额总和为54亿美元,利润27亿美元,合并后将成为全球营业收入和利润最大的交易所集团。新集团还将在全球衍生品交易、期权交易、上市公司市值、市场数据及技术等多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双方发布的新闻稿中称,合资公司中37%的利润将来自贸易和清算的衍生工具,29%来自现金、贸易和清算业务,20%来自结算和保管业务,另外14%来自市场数据、指数和科技服务。

  “这是真正的合作。”两集团表示。为此,新集团总部将分别设在纽约和法兰克福。纽泛欧所首席执行官尼邓肯·尼德奥尔将出任新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德交所首席执行官雷托·弗兰西奥尼将担任董事长。董事会席位根据双方在新公司中的持股比例确定,除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外的15个席位中,将有9名来自德交所,6名来自纽泛欧所。

  雷托·弗兰西奥尼表示,这一合并为所有股票持有人提供了极大价值,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合并都非常有意义,未来将产生独一无二的发展机会和协同效应。他说,“我们期望,未来公司在亚太市场和全球其他地区成为非常有吸引力的伙伴。”

  尼邓肯·尼德奥尔表示,自己和雷托·弗兰西奥尼会将两家机构最优势的地方合并在一起,创造出全球最好的交易集团。“这一交易对于全球资本市场的发展是催化剂。”

  该交易还需经过双方公司股东以及美国和欧洲监管部门的批准,有望在2011年年底前完成。

  交易所合并浪潮迭起

  从去年开始,全球交易所合并浪潮迭起。

  2010年10月,新加坡交易所和澳大利亚证交所宣布涉资83亿美元的合并方案。

  2011年2月8日,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宣布将和伦敦证券交易所寻求合并可能。双方将创建一个跨大西洋的交易所,重点吸引资源和清洁能源类公司前来上市。

  本月,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的交易所也宣布,它们将在2011年年内开发一个联系交易机制,使投资者可以在其中任何一个交易所买卖在其它

  上述交易所挂牌的股票,同时在自己的市场进行交易的结算。

  业内人士认为,并购潮受到多重因素推动。从外部看,全球经济逐渐步入复苏轨道,给行业整合提供了好的外部环境。从内部看,压缩成本、扩展交易平台、开发衍生品等竞争压力的加大,让各交易所有了整合发展的迫切需要。

  世界银行发布的《2011年全球经济展望》指出,世界经济正从金融危机后的回弹阶段转向今明两年速度放缓但依然稳固的增长,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已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正常水平。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不久前亦表示,美国经济继续复苏步伐。

  本报记者在年前从摩根大通投资银行部获悉,2011年该行业务开门红,往年1月是上市淡季,但2011年异常忙碌。

  此外,交易所优势互补和发展衍生品业务是合并浪潮掀起的另一原因。

  有分析,另类交易系统日益吞噬着该行业的午餐,现货股票这一交易所最令人瞩目的业务,正由此变成一项近乎无足轻重的业务。科技把证交所赶下了自然垄断者的神坛,因此对现有的交易所来说,最佳出路便是扩大规模并专注于进入成本仍然很高的衍生品业务,尤其是期货业务。

  比如,德交所以长期利率产品见长,而纽泛欧所短期期货产品更有优势。

  澳大利亚证交所发言人布兰德表示,当前行业并购交易的进展,“凸显在技术、竞争力和监管规则变化方面的压力下,全球交易所倾向于整合的趋势。”

  交易所合并或将提速。2月15日,澳大利亚证交所执行董事兼CEO罗伯特·埃尔斯通表示,当前市场形势正在推动主要证券交易所走向合并。同日,新加坡交易所和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联合宣布,将对两家交易所合并交易的建议条款进行一些重要修改,以提高交易获得澳大利亚监管机构批准的可能性。

  新加坡业界分析师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预计合并浪潮将增加新、澳交易所合并获批准的可能性。

  对中国影响不大

  虽然在全球范围内,交易所合并浪潮迭起,但目前该浪潮对中国的影响并不大。

  德交所集团香港地区亚洲和中东企业部副总裁李馥涛2月16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还没有接到集团的任何通知。

  港交所发言人陈涓涓表示,港交所目前还没有发现任何明显的结盟机会。

  大部分接受本报采访的经济学家认为,该事件不会对亚洲交易所格局产生影响。但未来港交所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和内地交易所的合作。

  美林证券经济学家陆挺认为,“不大可能对中国交易所有什么影响。欧洲和美国交易所的合并已有一段历史了,这次合并虽然比较重要,但也不会很特别。港交所和其他交易所合并的可能性也不大,将来可能港交所会和深圳、上海有更多的合作。两者都已到了一定的规模,未必更大就有什么好处。”

  交银国际控股公司董事、研究员黄文山告诉本报记者,对港交所来说,短期内心理的威胁比实际威胁要大,长期来看这一事件会对港交所有一定的影响。“港交所比新加坡交易所近几年发展好,主要是因为大陆经济发展比较好。新加坡交易所一直想抢中国公司在海外上市的市场,一些小公司到新加坡上市,但是PE比较低,只有五六倍,所以很多公司最后还是回香港上市。中国公司要到海外上市,除非是科技类公司去纳斯达克,否则去其他市场收益都不好。”

  黄文山说,“在创新产品方面,和欧美市场相比,中国的衍生产品比较落后,新交所与澳交所合并后衍生产品可能发展得更好,因此会有一定威胁。”

  “将来交易所的竞争可能会是区域间的竞争,”陆挺认为,“交易所的大小在我看没有什么区别,公司选择到什么地方上市,看重的是本地的资源。”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