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线城市房价压力大 外地贵州人纷纷返乡购房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1日 13:30  中国经济网 官方微博

  今年春节的贵阳楼市,阳光明媚,春风和煦,许多楼盘的人气都比较旺。在春节众多的购房群体中不难发现,有许多在外地创业返乡购房的人士。与许多一线城市相比,房价的落差、亲情的回归、投资的空间,使许多在外地创业的贵阳人更愿意回乡置业。

  贵阳房价很有亲和力

  虽然一提起要回贵阳买房,周围的亲戚朋友都在说,这两年贵阳的房价涨得太“凶”,但是春节前后跑了一圈贵阳楼市,高小平觉得,和北京的房价比起来,贵阳的房价还是很有“亲和力”的。

  从2006年到北京学做厨柜生意到现在,高小平在北京已生活了四个年头,并在北京结了婚,但一直没买房。“我们外地人想在北京买套房,压力太大,现在北京的房价已经超过了每平方米20000元,花一百万元在北京最多买个二居室,但是回贵阳能买一套很像样的花园洋房,论环境、论品质一点不比北京的房子差,为什么不用同样的钱享受更好的居住品质呢?”高小平告诉记者,他打算再在外面再打拼几年,待攒够了创业资金,选择一个厨柜品牌回贵阳做代理,现在买房就是为了以后长期在贵阳居住作打算。的确,与很多在外地创业,回贵阳买房的人一样,高小平传统而固执地认为,有房子的地方才是家。因此,高小平特意在春节期间回到贵阳,就是想把买房的事情定下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在回乡置业的多是一些被一线城市高房价所“遗忘”的群体,当然也有一些购房者因为户籍不在一线城市,受当地贷款等政策限制,选择回家乡买房的。

  买套养老房孝敬父母

  2月8日下午,在中心区楼盘花果园,记者采访了与父母前一起来看房的徐珂。尽管父母都认为每平方米6000多元的房价实在令人难以接受,但在徐珂看来,这个价格能在中心区买到一套有环境、有配套的房子挺值。

  徐珂告诉记者,她是土生土长的贵阳人,在武汉上大学毕业后留在武汉一家制药企业工作,后来又在武汉成了家。徐珂说,多年来她父母一直都住的是单位的老房子,没什么环境,而她常年工作在外,难免因不能给父母更多的照顾而心存遗憾,因此,她最大的心愿就是买套环境好、社区又有良好物管服务的房子,让父母安度晚年,面积小点也没关系。

  近年来,随着就业流动性的加大,越来越多的贵阳人选择到外地寻求事业上的发展。因常年在外,无法照顾父母,往往成为许多人的最大遗憾,因此置业买房,为家人提升居住品质,成为许多返乡买房族的心愿。

  买房就是买未来

  在小河一家楼盘,记者遇到了前来看盘的返乡购房者杨再林。杨再林是凯里人,前几年到深圳做餐饮生意,父母则一直在老家帮他带孩子,明年孩子就要上学了,他希望让孩子接受更好一些的教育。杨再林说,能把孩子接到深圳留在身边肯定是最理想的,但是深圳的房价太高,目前还买不起,何况孩子到深圳上学的手续也比较麻烦,贵阳毕竟是省会城市,这几年的发展也很快,目前的房价也尚在他的承受能力之内,所以暂时打算在贵阳买房,把孩子接过来读书,父母则一起跟过来陪读。

  当记者问他最中意贵阳哪个区域的房子时,杨再林说他对贵阳不熟悉,来看房子主要是通过一些已经在贵阳买了房的朋友介绍,房价适中,小区环境差不多就行,最主要的是小区周围一定要有好点的学校,买房就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有个更好的未来。

  在贵阳买房的地州市返乡购房者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希望购房能优化子女的教育资源,因此,这类购房者对楼盘周围的学校配套非常看中,只要有好的教育资源,房子的其他配套都可以暂不考虑。

  房价“洼地”投资空间大

  春节长假结束的前一天,在万科金域华府记者采访了与父母一起看房的张女士。就职于上海一家企业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她在上海工作,几年前就在上海买了房。这两年手上积累了一些闲钱,考虑到越来越强烈的通胀预期,张女士便想投资房产。“本身我就是贵阳人,对本地的情况比较了解,现在贵阳一些区域的房价还处于价值‘洼地’,同样的钱在上海可能连首付都不够,但是在贵阳却可以全款买房,甚至还是精装修房。从投资的角度看还是很有价值的。”张女士坦言。

  “其实,在返乡购房的人群中并不乏一些抱有投资心态的购房者,他们主要来自上海、广州、深圳等房价居高的一线城市,这批购房者买房首选环境和配套设施优良的楼盘,同时他们还注重楼盘的品牌价值。”金域华府的一位销售负责人说。记者还了解到,这类购房者所选择的户型面积往往是两个极端,要么是小户型,要么是大户型。在他们看来,贵阳的房价还处于“洼地”,在贵阳买房投资潜力较大。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