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联储将继续QE2 预算赤字创纪录或催生QE3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8日 09:16  21世纪经济报道

  特派记者 吴晓鹏 纽约报道

  当地时间1月26日,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2011年第一次货币政策会议结束后发表声明,温和上调了对美国经济的预期,并表示将继续执行6000亿美元购买美国国债的第二轮量化宽松(QE2)货币政策。

  此次FOMC会议的决定,为今年上半年美国的货币政策划定了方向。但美国央行没有给出任何暗示,当QE2项目在6月份结束后,货币政策将走向何方。

  在FOMC声明发布前,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当天发布半年度报告,对美国2011年预算赤字的预期上调40%,将达到创纪录的1.5万亿美元。

  预算赤字上调意味着美国政府将发行更多的债务。虽然目前市场共识是QE2将在六月份结束,但华尔街知名金融博客Zero Hedge告诉记者,赤字预算上调也就是“债务货币化有了保证”,即“QE3有保证了,市场还没有意识到这些,我们感到非常震惊”。

  通胀指标依然向下QE2继续

  此次FOMC会议声明与市场预期几乎完全一致,与去年12月份的会议声明也只是措辞上有细微差别。

  商品价格上涨是最近全球最为关注的主题,FOMC在声明中首次提到了这一问题,“虽然商品价格上升,长期通胀预期依然稳定,基础通胀指标依然是向下的趋势。”

  Miller Tabak公司首席经济学家Dan Greenhaus说,“美联储的意思是,商品价格在上涨但我们不在乎”。与之相对,欧洲央行上周在谈到商品价格上涨时说,为应对通胀已准备好加息。

  美联储倾向使用个人消费的核心CPI作为衡量通胀的指标,该指标去年11月与一年前相比上升了0.8%。与美联储2%的目标相比,仍处于“令人失望的低位水平”。

  FOMC声明说,“自FOMC12月份开会以来,我们收到的信息证实,经济复苏正在继续,但其速率还不足以大幅改善劳工市场状况。”一个月前,FOMC声明“经济复苏速率还不足以降低失业”。措辞的细微改变反映出其对经济增长评估的上调。

  美联储还说,“家庭开支去年底增长,但依然受到高失业率、温和的收入增长、更低的房屋财富和紧缩的信贷制约。雇主在增加人手方面仍显犹豫,房市持续低迷。”

  因此,美联储决定继续推进去年11月份启动的QE2,并继续保持联邦基准利率在0-0.25%的水平,“未来较长时间保持低利率水平”这句话依然保留在声明中。

  美联储债务货币化或有QE3

  美联储目前是美国政府债务的最大买家,通过连续两轮的QE政策为美国债务提供融资。人们很难想象,当美联储停止QE2后,巨大的融资缺口将由谁来填补,将会对经济造成什么影响。目前尽管有QE2的支撑,作为基准的十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自去年11月以来依然上升了近1%。

  知名投资者索罗斯周三在达沃斯经济论坛上说,当美联储结束QE措施后,美国利率将会走高,同时美国的经济复苏之路也将受阻。

  美国债务近期也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奥巴马总统周二在发表国情咨文演讲时宣布,将启动一项五年期的联邦开支冻结计划,该计划未来十年将减少4000亿美元赤字。但相对于债务总量来说,这一减赤规模显得过小。

  美国国会预算委员会主席Paul Ryan在奥巴马演讲结束后立即发表讲话说,目前美国的债务已经失控,财务挑战已变成财务危机,美国已进入临界点。他还说,奥巴马的医改法案让美国债务呈现爆炸性增长,“总统的法案正让我们国家加速走向破产”。

  Zero Hedge说,过去几年的现实反复证明,最后政府的实际发债量比赤字融资需求总要高出33%,这意味着未来三年总发债将达到约5万亿美元,“进一步的债务货币化有保证了,因为外国投资者已开始撤出,剩下只有美联储独自购买所有的新发债务了”。

  2002年至2009年间,美国政府债务新增了4.4万亿美元,美国购买了其中的40%。但在2010年,美国政府债务增加1.3万亿美元,因外国投资者降低购买甚至开始抛售,美国购买自己债务的比例已上升到了60%。

  前美林北美首席经济学家David Rosenberg告诉本报记者,通胀不断上升是美联储启动QE3的一个障碍。他说,美联储启动QE1时,原油价格只有每桶45美元,商品指数是325;QE2启动时,油价每桶75美元,商品指数为380。而目前油价接近每桶90美元,商品指数达到了548。

  Rosenberg还称伯南克是“真正的魔术师”,因为QE2提高了中国的通胀,从而逼迫人民币升值。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