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联合动力6兆瓦风机预计年底下线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4日 23:27  21世纪经济报道

  房田甜

  2009年1月,在人生步入第40个年头的时候,刘旭倩决意离开服务了14年的外企,加入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下称联合动力)。这家成立于2007年底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隶属于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下称国电集团)。在2008年,产量只有66台1.5兆瓦的风机。

  “我想这是我可以做一番事业的地方。”刘旭倩说。这个事业型的女强人似乎受够了在外企机械化的工作,跳槽至联合动力做了常务副总。

  刘旭倩可能是全公司少数能说得清联合动力前世今生的人之一。虽然成立仅有4年,但其前身龙威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龙威发电),以20万千瓦(1万千瓦=10兆瓦)火电机组改造为主营业务,此前已经经营了16年。

  为了不被前进中的历史车轮(风电井喷)碾成粉末,联合动力的初期管理层用了3年时间,将这家企业改头换面,使其成为年销售额过百亿的新能源企业,并在2010年底夺得国内风电装机容量探花之名。

  现在,刘旭倩仍旧继续追逐着她的事业梦想,在过去的几年,联合动力的每个员工都无法回避,其身为“电二代”所享有的无上特权。

  作为中国最大的发电集团——国电集团的孙公司,联合动力的股东是国电科技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电科环)和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龙源电力)(00916.HK)。后者是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风电开发商,拥有联合动力30%的股份。

  如果说中国的风电制造行业在最近几年创造了许多速成神话,联合动力则无愧为“速成之王”。

  2010年10月22日,德勤《第九届高科技、高成长亚太地区500强》评选结果揭晓,联合动力凭借其三年增长率超过3738%的强劲势头,傲居该奖项总排行第二名,风电领域排行第一名,成为风电制造业发展速度最快的企业。

  就在目前的装机状元华锐风电(601558.SH)和榜眼金风科技(002202.SZ;02208.HK)还在“死磕”谁更优的当下,联合动力作为新的“挑战者”已经向他们宣战。

  龙源族系谱

  在北京市工商局网站上查阅可发现,联合动力注册资本90304.63万元,成立于1994年12月13日。

  作为早期体制改革的产物,联合动力实际上与龙源电力颇具渊源。

  由原能源部内部分离出四家企业之一的龙源技术,于1994年5月更名为龙源电力集团公司(下称龙源集团),改由原电力工业部管理。

  “设立龙源集团的原因,就是要在国内建立电力系统技术改造为目的的公司。”刘旭倩回忆。而考虑到技术改造需要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当时龙源集团非常关键的一个项目,就是和美国西屋公司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也就是龙威发电。

  2002年12月国家电力体制改革之后,龙源集团划归国电集团,成为其全资企业,并接收了原国家电力公司系统的全部风电资产。

  2009年7月,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同意,国电集团联合国电东北电力有限公司作为共同发起人,国电集团以所持龙源集团全部净资产作为出资,国电东北公司以现金出资,将龙源集团整体改制并变更设立为龙源电力。

  此时,由龙源集团和西屋公司按照各出资50%的比例建立的龙威公司,主要业务仍是做20万千瓦火电机组的改造。除了西屋公司后来将所有股份卖给西门子,并未有过其他变动。

  龙源电力和国电集团涉足风电业务的时间之早,使其二者理应具备设立风电设备厂的“天时”优势,但从后来联合动力实际设立的情况来看,当时的决策者并未有这样的远见。实际的情况是,联合动力的诞生,可能是国电集团后来确定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战略导向的必然结果,但直接原因却具有偶然性。

  龙威公司因为技术过硬,在1994年成立以来,市场反应一直不错。只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20万千瓦火电机组的市场变得越来越小,以至于从2006年起,西门子就对这部分业务不再感兴趣,一直放出想要撤资的信号。

  这就给龙威公司中的中资团队出了难题,西门子走了之后的龙威发电怎么发展?而从后来的发展情况来看,他们和母公司龙源电力一样,选中了风电行业。

  之后的2007年6月19日,联合动力应运而生,主营业务也变成了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成立之初,联合动力只有不足100人,由原龙威公司总经理刘东远顺延至新公司总经理职务。龙威公司则更名为北京龙威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为联合动力所控股。

  82米叶片惊喜

  1960年出生的刘东远为人低调,在任职龙威发电之前,曾在西安热工研究院做过研究员,拥有博士后学历。刘旭倩评价他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十分重视技术和人才。

  早在2006年,龙威发电转型方向已定,要考虑的只剩下风机制造技术的来源。

  从当时的情况看,即使与国内企业相比,联合动力也是起步已晚。此时,金风科技成立已有8年,而2006年2月成立的华锐风电,仅4个月后就生产出了全国第一台国产化1.5兆瓦风机。刘东远知道,要尽量缩小与其他企业的差距,就必须尽快出样机。

  除了龙威发电原有职工,联合动力副总经理孙黎翔算得上是刘东远招致麾下做风电研究的第一人。在加入联合动力主管研发之前,他已在德国风机制造企业Nordex(北京)风力发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了6年,有过在德国学习风机理论设计的经验。

  孙黎翔向刘东远分析,如果要过程简捷、出样机快,像其他厂商一样购买许可证是可行之路。由于购买许可证的风机机型更适用于欧洲资源,为设计出更适合国内风资源情况的新型风机联合动力选择了另一条“见效”较慢的联合设计之路,找国外有经验的公司一起设计一款风机。联合设计的好处是自己可以拥有开发风机的自主知识产权,将来可以合理更改风机的设计而不受限制。不过,联合设计一款新的风机,在成本上略高于购买许可证。

  经过慎重考虑,刘东远选择了与德国Aerodyn公司联合开发针对中国风场和风资源的1.5兆瓦的双馈机组,双方于2006年11月1日签订设计合同。

  “选择Aerodyn与我们联合设计,主要是因为他们设计过一些成功的机型,实力较强。”孙黎翔坦言,由于当时联合动力研发实力较弱,“联合设计”主要是以学习为主,根据中国风资源情况,在材料选用、工艺设计等方面我们提出了更适合中国风资源的设计方案,例如,即使在双方研发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联合动力仍然坚持风机原创设计叶轮直径为82米。

  当时,国外设计公司在设计风机时,叶片最大直径普遍只有77米,国内厂家不管是购买许可证还是联合设计,叶片都是采用77米的规格。但刘东远坚持,在起步已经落后的情况下,至少在设计上要领先一点。

  据了解,在一些弱风区,同样的风况下,风机的叶轮直径如果从77米扩至82米,成本增加仅为8%-10%,但扫风面积可以增大发电量可能提高20%左右。

  2007年12月28日,联合动力的首批3台样机通过全功率发电试验,成功下线。

  不过,因为设计超前,联合动力所需的82米叶片在来源上成了难题,即使向国外厂家订购,也不是容易的事。刘东远考虑自己做叶片的可行性。经过调查后他发现,叶片作为风机的关键部件,当时的毛利空间至少在售价30%,生产叶片在经济性上是可行的。

  2009年7月21日,联合动力首套82米风电叶片模具在其保定风电制造基地下线,8月15日,首套82米叶片下线。至此,联合动力成为国内首家能够自己设计叶片、设计模具、生产模具、生产叶片的整机组装厂。实际上,在2008年,国产风机价格战已经打响,风机整机价格下跌开始成为常态,而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依靠叶片所带来的利润,有效地削平了联合动力因为没有大规模量产整机所带来的高成本。

  “电二代”的美好时代

  联合动力的首批1.5兆瓦风机,从开始设计到出样机,只用了13个月时间。相比之下,华锐风电2004年就购买了德国Fuhrlander FL1500系列风机的生产许可证,但是2006年6月才出样机。

  “我们成了世界上(制造1.5兆瓦风机速度)最快的企业,这跟朱总的推动是分不开的。”孙黎翔分析。

  这个1.5兆瓦风机的设计项目,在当时由朱永芃主抓,被国电集团内部定位为“一把手项目”。也是在朱的支持下,首批3台样机几乎是一下线,就被运至龙源电力在河北尚义的石人风电场。

  实际上,龙源电力给予的帮助,不仅仅是提供试验田,在联合动力缺乏制造经验的情况下,龙源电力还以“风电行家”的专业性指导着联合动力的风机改造。

  2008年6月9日,首批3台1.5兆瓦的样机并网发电。据孙黎翔介绍,样机立起来后运行效果不错,机组的可利用率都达到了97%。但这3台风机还是遭到了业主的“嫌弃”。

  Aerodyn作为崇尚保险系数的德国企业,设计出的风机过于笨重,比起国内其他厂家的同类型风机,联合动力的样机所需的原材料更多、运输成本更高,对于业主来说,则意味着更大的风电底座基础和更高的吊装成本。

  龙源电力的意见反馈,让联合动力避免了更多的无谓成本支出。这年的第三季度,联合动力“瘦身版”的1.5兆瓦风机下线,并再次顺利的获得业主的订单。

  这次向联合动力抛出橄榄枝的是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电电力,600795.SH)巴彦淖尔风电场。该风场项目分为一、二期,各49.5兆瓦,所需为1.5兆瓦风机66台。

  从2007年建厂,到2008年底开始第一个批量项目的吊装,联合动力无法回避一个现实:客户只有国电电力和龙源电力,这两家和联合动力本身一样,都来自国电集团内部。

  实际上,作为联合动力的市场营销部经理兼销售总监,李施雄从到任的第一天就没有轻视过对集团外部客户的营销攻略。但现实远比他预想的要复杂。

  由于五大发电集团都在努力争夺新能源领域资源,并且在年底利润额上也存在竞争,联合动力具有国电集团背景的天然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它必然的劣势。

  一位业主方人士证实了这样的说法,“在早期,我们确实不愿意购买联合动力的风机,首先是不知道它的质量到底如何,其次集团间的竞争关系也让我们从心理上排斥他们。”

  但在2008年底,京能集团打破了这个僵局,无意中成为了联合动力开拓市场的助推者,与其签订了集团外的第一单。这个项目规模为49.5兆瓦,位于内蒙古锡盟哲里根图。参与竞标时,联合动力的竞争对手不仅有国内的劲敌华锐风电和金风科技,也有GE、维斯塔斯等海外巨头。

  为了获得订单,联合动力当时市场部的6个人全部投入锡盟哲里根图的项目,一个月后,联合动力如愿中标。

  “作为当时国内首个推出82米大叶片风机的厂家,联合动力的机型获得了京能集团的青睐。此外,在此前与龙源电力和国电电力的几次沟通中,也让联合动力的服务能力在短期内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升。”李施雄对中标原因如是分析。

  从2009年开始,风电发展是否过剩、风电装备企业是否过多的质疑,已经受到许多的关注,国家相关部委也在不同场合表态,市场上的整机厂商过多,长期来看,留下七八家有优势的就够了。因为风机的寿命期是20年,装机后还有漫长的运营期,这就使得众多的风电开发商们不得不考虑,必须尽量选择那些质量可靠、装机量大的风机设备商,因为这样的企业在遭遇市场洗牌时存活的可能性更大。

  越来越多的业主开始注意联合动力,这家刚刚成立的公司展示了惊人的业绩。2009年,联合动力新增装机768兆瓦,折合1.5兆瓦的风机512台,这其中,龙源电力和国电电力是主要的订单提供者。

  “龙源电力1.5兆瓦风机的标我们基本上不参与投标了。”北京一家第二梯队风机制造企业的销售经理对记者表示。

  龙源电力的示范作用很快被放大。联合动力在集团外的客户实现突破,除去国电电力、龙源电力两大客户外,增加了京能集团、大唐集团、华能集团、华润集团、深能源集团、河北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武汉凯迪等高质量的客户,客户增加到近20家,集团外客户所占的销售量大比例增加,2010年销售给集团外的风机已经超过30%。

  垄断争议

  2010年,国电集团给联合动力定下的销售任务是1500台风机。“压力还是有,但是从不断获得的订单来看,也并非不可能的任务。”刘旭倩说。

  在业务量的激增下,公司人员也迅速由最初的不足百人扩充至5000人。就当每个联合动力人都准备大干一番的节点上,其立于龙源电力风电场的一台风机倒了。

  2010年10月2日,时值国庆黄金周,这天联合动力所有高管都收到一条消息:当日,一台位于辽宁康平张家窑的1.5兆瓦82米叶片的风机倒了,整个机舱和轮毂全部烧毁,所幸并无人员伤亡。

  “这个事故只是个个例,是我们选用的变桨控制系统出了一些问题。”刘旭倩解释,出事的风机实际上是一个试用的机型,并未批量化生产。

  “倒机主要还是因为管理有问题。”一位国内知名的风电专家告诉记者。他听说,当时倒掉风机所使用的变桨系统还不合格,但是国电集团的领导急着要往上装,导致了最后的倒机。

  相比于联合动力可以把新产品的样机,直接放到龙源电力或者国电电力的风电场去试用,金风科技等一些设备厂商只能自掏腰包建设实验风场,在产品通过240小时稳定运行之后,才有可能被某一家业主选用。

  这次的事故让联合动力开始考虑,是不是要去内蒙古建设一个实验风电场?在今后少“依赖”国电集团一点。

  “联合动力与国电集团内部其他企业的利益关系到底有多强,这并不是外人可以评断的。”前述风电专家告诉本报记者。

  他表示,早在龙威公司改名联合动力,主营风电设备制造伊始,时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就曾表示过反对,张的意见是:发电集团内部设立设备制造企业,可能造成垄断。但国电集团顶住了压力,联合动力的业务转轨按原计划进行。

  但随着风电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垄断”给“电二代”联合动力带来的竞争力可能正在逐渐减弱。

  首先,是老主顾龙源电力市场份额的下降。高峰时期,龙源的装机量占到全国总装机的50%。但在2009年,龙源风电装机的量仅占全国的23%。2010年,龙源电力甚至让出了新增风电装机最多的宝座,以200万千瓦的新增容量落后于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增装机量。

  其次,是龙源电力性质的改变。2009年12月10日,龙源电力上市,如果只用联合动力的风机,风险过于集中,可能会降低投资者信心。

  再次,是海上风电进展缓慢。尽管去年10月14日,联合动力3兆瓦双馈风机已经下线,但却错失9月首轮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而除了进展较快的华锐风电,金风科技和上海电气(601727.SH)均有所斩获。

  6兆瓦“开路”未来?

  最重要的是,电网发展速度的制约和中国市场正在逐渐饱和。“市场的走势不是我们能掌控的,但我们预计2011年的增幅可能会与2010年持平或略有下调。”刘旭倩说。

  实际上,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企业开始走出去。其中,金风科技在去年12月向外公布其获得了总装机106.5兆瓦出口美国的风机订单。本月初一个会上,华锐风电技术总监陈党慧也向本报记者透露,华锐风电最近获得了超过100兆瓦的美国风机订单。相比之下,联合动力的出国步伐则慢了许多。

  联合动力2010年12月获得了一个美国9兆瓦风机项目的订单。此项目位于美国德州Corpus Christi港口城市,供货范围为6台1.5兆瓦风机,项目业主为美国Revolution Energy公司,交货期为2011年下半年。

  但刘旭倩仍表示,2011年,联合动力在国际市场拓展上不会有大的表现。“联合动力有意在海外设立办事机构、设立国外销售公司,并考虑建厂及研发中心建立计划。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要大规模开拓海外市场。目前,我们在国外所做的还是培育市场的工作。”

  这样的情况也让联合动力不得不开始思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作为一个成立仅三年的企业来说,联合动力可能还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刘旭倩坦言。

  “2010年,我们在研发上的投入是3个亿,以后会只增不少。”孙黎翔介绍。

  在他的描述里,联合动力正在由一家普通的设备商转向解决方案供应商。和以前单纯的供需关系不同,联合动力将根据业主的需求和电网的情况,为客户定制风机。比如,在电网制约越来越明显,许多开发商转而开发南方弱风区市场之时,联合动力率先推出叶轮直径86米的1.5兆瓦大叶片风机,以先发优势获得了几个订单。

  联合动力最新的探索,是今年二季度其3兆瓦的直驱风机也将下线。“直驱风机在运行上经验较少,考虑到风机的寿命是20年,我们也不知道这种技术是否可靠,但我们不能忽视这种技术,因为可能有客户需要直驱的风机。”孙黎翔说。

  让他格外自豪的,联合动力开始尝试自主设计6兆瓦风机。“目前,概念设计已经完成,将于2011年内下线。”孙黎翔透露,在“十二五”期间还要研发10-12兆瓦高温超导风机。

  但“自主研发6兆瓦风机”之说,受到一位国外设备厂技术人员的强烈质疑,他无论如何都不相信成立时间如此之短的联合动力有这样的能力。而前述风电专家也坦言,联合动力还是缺经验,但也不能说完全不行,“具体还要看研发出来后的运行情况,技术是不是自主的就是说出来好不好听的问题,关键还要企业自己衡量得失。”

  不管外界如何质疑,联合动力去年风机销量超过1600台,实现销售额过百亿的漂亮业绩,足以给它信心来大展拳脚。例如,联合动力的上市路径可能要发生变化。

  去年早些时候,联合动力的内部人士曾表示,由于上市资源有限,而国电科环旗下的其他公司经营业绩也都不错,因此国电联合动力单独上市的可能性不大,更可能的方式是将国电科环旗下涉及环保和新能源的公司整体打包上市。作为国电科环旗下风电类的优质资产,联合动力将随集团整体上市。

  不过,在1月22日中国风能协会年会上,联合动力董秘严晨敏告诉本报记者,路径仍未最后决定,但不排除联合动力单独上市。本报记者获悉,从2009年年中开始,联合动力就已经开始做上市的相关工作,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如果仅从管理水平来论,联合动力上市只需1-2月的走程序时间,但“到底什么时候上市、如何上市,还要看具体情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