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胡奥会释放积极信号 中美构建战略关系的里程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1日 06:25  金融时报

  陶冶

  记者陶冶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当地时间本月18日开始的对美国事访问,无疑是中美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尤其令媒体感到惊喜的是,访问第二天双方就发布了中美联合声明,以最快的速度向全世界发出中美合作谋求共赢的信号。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刘友法对于此次胡奥会谈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在1月20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胡主席访美的战略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可与1979年邓小平访美相媲美,是一次处于重要战略期、窗口期和历史时间点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美关系里程碑,是关于未来中期甚至更长时间两国关系的定调之旅,具有战略与战术双重意义。

  出访凸显战略战术双重意义

  无论是透过19日公布的中美联合声明,还是双方签署的450亿美元出口大单,尚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的胡主席访美之旅已然让人们看到了丰硕成果。前者体现出双方谋求共同利益的战略意图,后者则以巨额订单为载体凸显出战术成绩。

  刘友法认为,此次胡奥会谈对于两国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中国来说,此番胡主席访美可以说是中国为经营和谋划战略机遇期第二个十年的开篇之作,对于更好地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发展大局以及国内发展与国际交往两个方面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在这样一个关键时点,胡主席的定调之旅承认并凸显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的战略发展离不开美国。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中国战略发展的技术来源,是中国金融资本运作不可或缺的市场,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中美关系对于中国的战略发展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不允许有次佳选择。确保对外关系的大局平稳推进,这是中国国内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他说。

  对于美国来说,这个战略意义同样明显。本轮危机过后美国的经济增长缓慢,与以往危机后的迅速复苏形成鲜明反差。在过去,通常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利用其国内的先导技术发展先导产业,进而实现快速复苏,并带动全球增长。然而本次危机结束后,美国并没有出现经济增长的支撑点。为了走出困境,美国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出口———奥巴马去年提出要在未来五年内令美国出口翻一番。毫无疑问,要实现这个目标进而激活经济,美国最主要的潜在市场就是中国。因此,为了给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后劲,为了本国制造业的再工业化,为了解决本国的就业问题,美国必须从出口着手,而中国的市场不可或缺。

  刘友法认为,双方签署的450亿美元的美国出口协议以及双方提出的涉及20多个不同领域的合作意向就是一个重要的战术载体,其意义在于既锁定了双方的共同利益,也表达了双方的合作诚意,以更具体和生动的形式诠释中美之间绝非零合博弈,而是竞合关系。

  双方示好传递三重信息

  在本次会谈中,细心人会发现中美双方领导人都有意回避或者淡化了存在于两国之间的敏感问题。相反,双方都试图尽可能多地向对方示好,强调共同利益,赞颂两国友谊。刘友法认为,这样一种慷慨示好向外界传递了三重信息,而这三重信息的交叉点就是“和则两利,斗则两伤”。

  第一重信息面向全球层面。首先,对于全球经济能否保持现在缓慢增长的态势,人们不乏疑问,而稳定的中美关系将是驱赶担忧的镇静剂。其次,两国在联合声明中明确提出要在金融领域展开合作,共同致力于加强全球金融体系和改革国际金融框架。

  第二重信息面向地区层面。胡主席本次出访明确提出欢迎美国参与亚太政治、经济与安全等事务,建设性地参与东亚地区一体化。这一信息相当明显,表明中美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合作,有助于推动实现两国乃至本地区的共同利益、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第三重信息面向两国国内。奥巴马试图通过自己的积极示好来达到引导美国舆论的目的,让其选民明白短期内难觅动力的美国经济要想找到增长之路,就必须接受并积极寻求与中国之间平等互利的合作。同样,胡主席对友好姿态也在影响国内舆论,即国内建设需要经营和推动良好的周边和国际环境,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不可能离开美国这个外部因素,稳定而积极的中美关系是中国战略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

  声明凸显三大亮点

  在19日公布的联合声明中,有关“建设全面互利的经济伙伴关系”占据了最大的篇幅,内容涵盖中美两国宏观政策协调、贸易与投资、知识产权、金融合作、国际货币体系等诸多战略承诺与路线规划。刘友法认为,透过整个声明不难看出两国都在最大程度地拓展双方共同利益会合点,而这其中反映出三大亮点。

  首先,平等被真正落实到纸面上。声明中无论是关于承诺还是义务的描述都是双向的,甚至是严格对应的。即中国需要解决的每一个问题,都对应一个美国方面的承诺,如此一目了然在以往的公报和声明中很难看到,也为今后衡量两国的努力提供了依据。其次,两国领导人在公报中做出了方向性的战略决断,为未来中期甚至更长时间的两国关系定调,明确朝向利益会合点互利合作的大方向;最后,公报在具有浓厚战略色彩的同时,对于如何落实也做出了相对具体的部署,这在首脑级别的会谈中并不多见。

  刘友法认为,虽然声明指明了战略方向,但未来还需要关注可能影响中美战略关系的六方面因素。

  首先,两国是否都将各自发展建立在双边的利益会合点之上。其次,领导人是否会坚持现有政治决断,即将上述利益会合点作为发展两国关系的基础。“保证了前两条,就等于给整体战略方向上了保险。”刘友法表示。第三,两国可能遇到什么样的阶段性问题?如果这样的阶段性问题导致利益会合点的范围缩小了,则两国的友好关系就会缺乏动力。第四,两国如何看待对方发展,是将彼此当作伙伴并在合作与竞争中寻求共同发展,还是视对方为竞争对手而在战略和政策上处处较量。第五,在双方关系出现困难时,两国政府是否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六,全球格局的变化也会影响中美关系的发展,正如同两国关系的冷暖分合同样会给世界经济带来影响。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