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国内财经 > 2010年经济运行年报 > 正文
财政部20日公布的2010年全年财政收支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
从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接近4万亿元,到2010年突破8万亿元大关,“十一五”期间我国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彰显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如何看待财政收入增长和GDP增长的关系?如何评价我国现有宏观税负水平?在财政实力日益增强的同时,如何更好地改善民生?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权威专家。
如何看待财政收入增长和GDP增长的关系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按可比价格计算,我国GDP同比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
若按现价计算,GDP增长16.7%,财政收入增速仍高于GDP增速。对此,专家们表示,应理性客观看待财政收入增长与GDP增长的关系,二者之间并非直接的一一对应关系。
“一方面要看到,经济较快增长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税源基础。”社科院财贸所所长高培勇对记者说。
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初我国一度出现财政收入负增长相比,2010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回升,财政收入也实现了恢复性反弹。财政各项收入中,增长较快、比预算超收较多的主要是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关税、国内消费税、车辆购置税等。
对此,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这些税种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与去年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与税收关联度较高的经济指标增长较快有关。今年汽车旺销带动车辆购置税、汽车消费税等大幅增长。而去年价格水平的不断上涨,也带动以现价计算的相关税收增长。此外,由于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仅增长11.7%,基数相对较低,也相应抬高了2010年收入增幅。
高培勇说,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财政收入增长原因很复杂,要理性分析财政收入的构成和增长原因。
“财政收入由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构成,不同的税种和非税收入项目都有不同的经济来源和收入要素,由于税种的税基和GDP的因素构成和统计口径并不一致,因而在数量上并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说。
专家指出,我国现行19个税种中,除了增值税税基中所含的工业和商业增加值部分与GDP关联性较大外,其他税种的税基与GDP较少或没有直接的量的对应关系,并且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税基的增长和GDP增长还是负相关关系。此外,从产业构成看,税收主要来源于二、三产业,而二、三产业增加值现价增长通常要高于整个GDP现价增长。
此外,刘尚希指出,价格水平的变化、税收政策的调整和税收征管水平的变化也都会影响财政收入,而这些都与GDP的变化基本无关。
如何看待我国宏观税负水平
财政收入的高增长是否意味着我国宏观税负水平过高呢?对此,专家指出,因为统计口径不统一,应理性看待我国宏观税负水平。从国际上看,无论是全口径政府收入还是可用财力占GDP比重,目前我国比重都不算高。
宏观税负是衡量政府收入规模的相对指标,它是指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反映了一国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程度。
“整体来看,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只有25%左右,低于发展中国家35%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工业化国家45%的平均水平。”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院长马海涛说。
从可用财力看,我国主要是公共财政收入可以统筹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公共支出。刘尚希指出,目前,我国公共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明显低于国外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我国财政收入已经超过了8万亿元,但相对于13亿人口而言,我国人均财力水平在国际上仍处于偏低水平。官方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人均公共财政收入仅为5130元,约合751美元。按照IMF可比口径计算,我国人均政府财政收入为6472元,约合947美元,而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的人均政府财政收入均在1.3万美元以上。
“衡量一国财政收入水平高低,不能只看绝对数字,要考虑到政府的支出状况。”高培勇说,宏观税负一定要和百姓福利联系起来,要从公共服务需要的角度理性看待宏观税负。
在国家财力增强之后如何更好地改善民生
近年来,财政收入的增长一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专家指出,百姓之所以关注国家财富的增长,其中承载了民生进一步改善的期待。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的倾斜力度越来越大。以最新发布的2010年财政收支数据为例,去年全国财政支出89575亿元,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支持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力度,支出增幅都在20%左右,高的甚至超过30%。
马海涛指出,近年来财政支持民生投入很大,尤其是教育、医疗和社保等方面,有的实现了翻番增长,给百姓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这些都是财政实力壮大之后带动“民富”的表现。
此外,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十二五”期间无论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还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都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
因此,专家认为,当前有必要继续保持适度的财政收入增长,增强政府在国民收入再分配领域的调节能力,并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转移性支出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向民生领域倾斜的力度,促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此外,财政收入每上一个台阶,都会对财政资金的支出结构和管理水平提出新的要求。专家也建议,随着财政“蛋糕”的做大,财政部门也应进一步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管理绩效,确保财政资金更有效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