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嵋 史进峰
新年伊始,民生银行突然再启215亿再融资,让对2010年银行股大规模再融资仍心有余悸的资本市场再度紧张起来。
2010年1月15日,一位外资投行高管告诉记者,2011年金融股可能还会有一波再融资,不过,相较于2010年主要集中于四大国有银行相比,2011年金融板块的再融资很可能主要集中在中小银行板块。
经过2009-2010年总量超过18万亿的巨量信贷投放,商业银行“信贷扩张—资本消耗—上市圈钱”的模式走向登峰造极,而在这背后恰是商业银行过重依赖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
与此同时,2009年以来,随着央行多次降息,商业银行饱受净息差收窄之苦,强大利润考核之下,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以量补价”策略,为了做大规模,商业银行对分支行等基层员工考核手段无不用其极。
2010-2011年,连续两年中国银行业的天量再融资,到底是谁下的蛋?
畸形业务结构与薪酬虚高
正如广东金融学院副院长陆磊所言,“银行天然地具有资产扩张本能,至于资本,不够可以补充”;2009-2010年两年将近18万亿的巨量信贷投放之下,“信贷扩张—资本消耗—上市圈钱”的模式走向登峰造极,在这背后恰是商业银行过重依赖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
2009年以来,在银行经营中,“以量补价”策略是所有银行都积极贯彻的,新增贷款和存量贷款在规模因素上共同促使上市银行2010年前三季度净利息收入的快速增长。
过去3年,兴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分别为95%、88%、86%,浦发净利息收入占比分别为93%、91%、91%,这高于五大行的净利息水平。同期,建行净利息收入占比分别为88%、84%、79%,而中行则分别为85%、71%、68%。
而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占比则更高。过去3年,北京银行净利息收入占整体营业收入比高达94%、90%、92%。
与此同时,受规模扩张影响,上市银行2009年全年中间业务收入整体有所放缓,这一趋势到2010年才有所改观,2010年前三季度,各家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均呈现高达30%-50%的增速,以浦发银行为例,2010年前三季度,中间业务收入增速高达78%。
不过,正如工商银行一位中层人士向本报记者坦言,与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动辄高达40%-50%相比,中国银行业相差甚远。
与资产规模迅速扩张同步的还有商业银行高管的薪酬水平。
在所有银行中,国有四大行行长收入最低。股份制银行行长收入则明显高于大行,其内部也差别巨大。兴业、浦发银行行长收入最近3年约在200万,中信、民生、招行等银行行长收入则迈上了500万的台阶,曾有股份制高管年收入高达千万元。
薪酬激励的虚高,与畸形业务结构,形成过于倚重净利差收入的现状,考量着中国的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的使用效率。
唯贷款的错位激励
正如一位城商行高层向本报记者坦言,2008年以来,中小商业银行只有先做大规模,才能生存下来,2年时间,很多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成倍或几倍速度扩张,相当于再造了一家银行。
而推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规模高速膨胀的一项重要工具,便是商业银行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的激励机制。
2010年,存款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恰是一个缩影。某股份制银行重庆分行的一位客户经理向本报记者坦言,“去年完成存款任务的,年终奖励5万,没有完成的只有8000。”而新年第一个月光一个柜台每月拉存款的任务量就有400万。
事实上,商业银行,尤其是股份制银行的绩效量化考核机制,在过去两年银行资产扩张过程中居功至伟。
一位大型商业银行江苏分行人士介绍,目前股份制银行对一个客户经理的考核基本可以做到精确量化,绩效任务至少包括三大块:存款、贷款和中间业务收入;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可能会较高,而存款也有不同,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由于资金成本不一,相对应客户经理的考核绩效也会略有不同;贷款方面,每笔贷款风险加权资产也可量化。
一般而言,大行信贷员的基本工资与业绩提成普遍是四六开,部分小银行则能达到一九开。
虽然表面上看,绩效三大块中中间业务绩效提成最高,但其正向激励作用在存贷款硬性指标面前仍毫无优势。这首先是因为,多数银行对存贷款额下了“死任务”,员工为了达标不得不做;再者,在多数客户经理眼里,揽存放贷是第一要务的观念并未转变;此外,相对信贷业务的惯性,中间业务开拓难度也让客户经理望而却步。
“同时,每家银行给客户经理的业务招待费用也不同。”上述人士透露,在步步精细化的考核背后,商业银行基层员工背负了巨大考核压力,“尤其是月末、季末、年末的考核节点,苦不堪言。”
与风格激进的股份制银行相比,国有大行基层工作人员压力稍轻,上述人士告诉记者,“国有银行员工会有保底奖金。”
如此看来,2009年商业银行年报中资产规模、信贷增量、利息收入、手续费……漂亮数据背后,是激励到每个分支行、每个客户经理的量化考核。
一位股份制银行北京分行支行行长告诉记者,该行北京市有30多家支行,支行行长年薪在200万元左右,但200万元背后也有严格的末位淘汰制,排名靠后的支行行长随时有可能遭到解雇。
上述北京分行人士坦言,2010年该行公关重点主要对准了各区的土地储备管理部门,该行去年拿下了北京1500多亿土地储备贷款中的一成以上,成效明显。
而每到年末,地方分支行都需要“上下打点”,一方面,公关总行相关业务部门,争取多拿额度,多拿优惠;另一方面,对于当地的重要客户需要重点维护,上述江苏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资金雄厚的地方国企是重点维护对象。”
当前银行体系的运行,实际上正在颠覆了13年改革的若干基本信条,陆磊表示,其中之一便是“资本硬约束”信条。
国有大银行可以廉价、便利地获得资金支持,无论市场价格高低,其再融资成本是相对便宜的;这使得他们缺乏动力去做资本约束和贷款规模约束。如果贷款约束不发生的话,信贷将仍然是中国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信贷向大客户、优质客户、中心城市、垄断行业集中的趋势就不可避免。
陆磊分析,现有银行发展模式依赖于持续再融资,这就需要国内资本市场容量保持上升态势,一轮小的衰退都可能引起通过持续再融资推动信贷规模无法持续下去的困境。而一旦再融资受阻,则“信贷紧缩—资产质量下降—进一步推动资本金缩水和信贷紧缩”的恶性循环将相应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