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美战略协调惠及全球 胡锦涛主席访美前瞻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5日 02:50  金融时报

  记者 陶冶

  从本次胡主席访美的背景看,探索经济领域的全球治理已成普遍共识,而这其中有两个命题尤其值得关注:一是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二是复苏路径面临的障碍。

  现有事实已充分说明美国无法凭借一己之力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中国能否长期维持其“发动机”的地位也不完全取决于中国自身。双方必须从战略上达成政策协调共识,寻找双赢的道路。

  新年伊始,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访欧之旅刚告尾声,国家主席胡锦涛即将于1月18日开始的访美行程又近在咫尺。在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并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发展轨迹之时,中国领导人的高调出访引人关注——人们期待着能从这次中美高层对话中看到未来全球治理路径的些许端倪,而13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军红更表示,此次胡主席访美可能会具有划时代的战略意义。

  如此高的期待和评价引起了记者的浓厚兴趣。回顾过去一年来中美关系经历的磕磕碰碰,很多人认为当前时点中美双方的接触很可能是在某种程度上修复关系,从而确保两国协作能够始终沿着积极的轨道前行。相比之下,刘军红的预期显然要更加雄心勃勃。他认为,考虑到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各方在寻求复苏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中美首脑在全球治理领域达成某种划时代的战略共识或者取得彼此理解存在必然性和合理性,而“本次中美高层会谈可能就是一个契机”。

  顺应全球治理潮流

  从本次胡主席访美的背景看,探索经济领域的全球治理已成普遍共识,而这其中有两个命题尤其值得关注:一是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二是复苏路径面临的障碍。

  就第一个命题而言,东强西弱已成不争的事实,但仍是支撑世界经济的两极。作为两大阵营的最重要代表,中国和美国的表现和互动无疑将左右世界经济的风向。过去两年来,中国经济作为全球经济最主要的牵引力得到普遍认可,但受中国所处发展阶段以及外部风险的影响,这种牵引力的持续性尚存悬念,这是中国的担忧,也是世界的担忧。美国的情况更加悲观,这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高企等具体数据上,更体现在其政策失效导致的市场功能难以恢复。财政政策方面,扩大支出导致政府债务增加,长期利率上升,进而影响企业投资预期,阻碍经济恢复;货币政策方面,利率已无调整空间,量化宽松虽解决了货币供给的问题,但由于金融市场功能衰退而效力大打折扣,致使释放出来的资金流向债券市场、新兴市场以及像日本这样的避险市场,而无法成为支持经济复苏的“血液”。更重要的是,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在其本土之外产生了极其显著的负面作用,导致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和资源性国家货币升值,并给后者带来输入性通胀和资产泡沫压力,威胁全球经济的复苏。

  刘军红说,现有事实已充分说明美国无法凭借一己之力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中国能否长期维持其“发动机”的地位也不完全取决于中国自身。双方必须从战略上达成政策协调共识,寻找双赢的道路。

  认清复苏路径障碍

  与既往危机不同,本轮经济危机的特点是衰退程度深、复苏缓慢。刘军红认为,目前全球经济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就是市场功能没有恢复,导致全球资金无法形成一个有利于增长的良性循环路径。事实上,美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失效就反映了这样一种复苏路径的障碍。比如,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初衷是希望央行释放的资金能被民间或者市场吸收,从而直接推动经济增长;或令这些资金经由私募股权公司或者其他民间机构流向海外,通过高质量的投资将资金活跃起来之后再经由民间回流到美国,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全球经济循环圈,实现由美元主导的复苏。但现实的情况却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其他国家的外汇压力以及热钱流入风险上升,为了调整这种压力和风险,这些国家不得不进行外汇干预,其结果就是美联储释放出的大部分美元资金转变成了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而这种外储回流与来自民间市场的回流功效就大相径庭了。外储回流主要是用于购买美国国债,而为了吸收这些资金,美国政府只能扩张发行国债,然后通过财政资金启动复苏。但这一路径是不符合美联储的设想,也给其他国家带来巨大风险。

  刘军红称,要想回到美联储设想的理想路径,活跃美国经济并形成全球经济的良性循环,不仅需要美国一国市场功能的恢复,也需要其他国家市场功能的构建和完善。伴随着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GDP比重的不断上升,全球经济对于中美两国的依赖与日俱增。因此,理顺中美两国之间的资金与经济互动势必会惠及全球。

  构建市场谋求双赢

  那么,中美如何合作与协调才能打通这样一条对全球复苏利害攸关的复苏路径呢?刘军红表示,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两国市场功能的共同恢复,而这也应该是本次中美高层会谈的战略意义所在。

  就经济发展而言,作为新兴经济体的最主要代表,中国就像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而作为发达经济体的最主要代表,美国则已呈现“缺血”的老态。美国需要中国为其输血,但前提是中国必须自身成熟之后才能胜任这一角色,否则将置自身于巨大风险之中。这里说的成熟主要指金融市场的成熟。刘军红认为,中国目前的市场条件尚不成熟,国内市场无法直接吸收大量外来资金,主要原因是中国没有全球金融中心,金融市场不完善,缺乏一个必要的‘金融变压器’来以一种合理的方法处理外来资金,使这些资金结合本地因素之后更加活跃,并再流回美国,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就像电流不经变压器而直接作用到家用电器上一样,家用电器肯定第一时间就被烧坏了。”他说。“所以,中美领导人需要明确的一个共识可能就是共同努力构建或者完善这样一个‘金融变压器’。”

  要扩大和完善中国的金融市场并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单纯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是非常困难且缓慢的,需要中美双方共同的意愿和努力,在人才、技术、知识、市场参与主体以及金融规则完善等方面加强合作。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