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土地违法问责逼近 今年将督察60个地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4日 20:32  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李正强 北京报道

  1月10日,国土资源部举行2010年度土地例行督察新闻发布会,重点通报了2010年土地例行督察的工作情况及地方政府对督察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等。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与派驻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南京、济南、成都、武汉及沈阳9个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局长们集体亮相。

  自去年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在12月16日举行的2009年度土地卫星遥感监测图片执法检查集体约谈会上约谈12位地方政府负责人始,首次土地违法问责正式启动。

  “对比2010年和2009年住宅用地成交面积和成交均价可以看出,量价齐涨是2010年土地出让金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其中土地价格上涨占主导。”相关研究人士如此概括2010年土地市场行情。然而土地量价齐涨背后的各种土地违法问题不断,随着去年年底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在线土地督察系统在全机构推广、应用,运用土地政策成为宏观调控重剑之一。

  从今年1月5日开始,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在其官网上连续3天分别披露了其派驻全国的9个督察局约谈9个土地违法严重的市县主要负责人的情况。山雨欲来风满楼,种种迹象表明,土地违法问责风暴即将来临。

  土地违法体现7个方面

  据悉,2010年,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历时8个月,对全国77个地级以上城市2007年至2009年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开展例行督察,总计审核土地卷宗13万件,涉及土地785.79万亩,耕地面积235.75万亩;实地核查2.7万个项目,涉及土地197.17万亩,耕地75.44万亩;警示约谈244名地方政府和部门有关负责人。督察对象拓展至地方政府涉土相关部门,督察链条延伸至土地审批、征转、出让、开发利用、抵押融资等全部环节。

  据初步统计,地方政府已整改处理违规违法问题7198件,拆除违法建筑物299万平方米,没收违法建筑物633万平方米,复垦土地面积2.33万亩;追缴土地出让收入57.26亿元,收缴罚没款4.99亿元,追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2.02亿元;补充耕地4.82万亩,收回闲置土地7275亩,盘活批而未供土地79110亩;提出党纪政纪处分建议788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99人;撤销违法违规政府文件37个,新制定完善耕地保护、土地出让、节约集约用地、土地执法监管等方面规范性文件94个。

  甘藏春表示,总体看来,土地管理形势处在可控状态,从检查出来的情况看,少数地区还存在七个问题:一是擅自调整土地总体规划占用基本农田;二是非法批地;三是违反土地供应政策,集中在房地产领域;四是一些重点工程项目边报边用、未报即用相当突出;五是一些地方利用土地抵押贷款,存在较大金融风险;六是拖欠农民征地补偿款,特别是欠缴土地出让收入比较严重;七是一些其它部门违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擅自办理用地审批。

  问责结果或于2月公布

  国土部在去年曾公布问责时间表:7月督察、8月约谈、9月问责。据了解,问责意见内容包括问责的市、县违法用地的基本情况、实施问责的事实和理由、实施问责对象的基本情况等。对于各地的违法用地问题,未达到“15号令”问责标准的,将按照《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进行问责,问责包括被处以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直至撤职处分。问责意见连同违法用地事实材料将由省级监察机关、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经过一定程序后,于2011年1月31日前正式上报监察部、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如此推算,问责结果最早或将于2011年2月出台。依照《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简称“15号令”)启动的土地违法问责最快会在什么时候将处分落实到人头?谁又将成为问责处分的第一人?对此,社会上广为关注。

  扩大问责范围

  去年12月份,徐绍史在北京约谈了陕西省渭南市、山西省运城市、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湖北省襄阳市以及黑龙江省铁力市、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港口区、山西省大同县、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阳明区、辽宁省灯塔市、浙江省上虞市、辽宁省庄河市等5个市(州)、7个县(市、区)的主要负责人。

  不久前,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在其官网上连续3天分别披露了其派驻全国的9个督察局约谈9个土地违法严重的市县主要负责人的情况。其中,济南局约谈项城市市长、沈阳局约谈了伊春市市长、上海局约谈临海市市长、北京局约谈了大同市市长、广州局约谈了防城港市市长、西安局约谈了延安市市长、成都局约谈师宗县县长、南京局约谈巢湖市市长、武汉局约谈随州市市长。包括徐绍史约谈的12市县的主要负责人,目前,全国已共有9省区的20个市县政府一把手分别被约谈。

  甘藏春表示,在新的一年,还要开展例行督察,总的指导思想是要始终贯彻“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再接再励,不可松懈”的精神状态,来对全国的重点地区,初步拟定大概60个地区进行例行督察。通过例行督察来促进土地管理的好转,促进中央耕地保护战略的落实,促进中央土地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

  问责风暴的关键

  有业内人士分析,土地问责风暴的关键还是必须要切断吸附在土地上的各种利益链条。对政府而言,必须尽快摆脱财政对土地的依赖,从土地财政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一些地方政府在“唯GDP论”思想的指导下,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盲目追求“大规划”、为建新城新区而大拆大建。结果由于规划面积过大,导致超量占用耕地、土地“开而不发”现象严重,成为土地违规开发和大量闲置的重要缘由。

  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主任叶剑平曾认为“土地问责,让地方政府更有责任感与使命感,地方政府主要官员就要肩负起责任,依法行政,这对规范政府行为,合理利用好土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经济学家孙飞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2010年土地宏观调控政策雷声大、雨点小,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土地财政的实质性影响效果不足,地价、房价持续上涨,关键是没有有效实施并落实组合拳。今年如此强势地启动,就是要实打实,落到实处,树立政府调控的公信力与决心!启动处分机制具有一定的威慑作用,将对土地财政及楼市能产生一定的调控影响,但关键是要有效实施货币、金融信贷、税收、土地等组合拳政策的落实,才会起到决定性的实质性作用。同时,土地违法问题不断的根源在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导致土地违法成本很低,违法违纪泛滥。这就必须通过土地违法问责机制来纠偏和实现法治!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