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芮成钢专访巴菲特与盖茨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3日 18:06  CCTV《财经频道》

  沃伦·巴菲特简介

  沃伦·巴菲特,美国投资家、企业家及慈善家,现年80岁,5岁摆地摊卖口香糖,11岁购买第一张股票,20岁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师从著名投资学理论家本杰明·格林列夫,确立了投资而非投机头脑的财富管理理念。21岁,巴菲特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硕士学位,获得最高分。

  1956年,巴菲特联合有限公司成立,巴菲特出资100美元担任股东合伙人,1962年巴菲特开始购入伯克谢尔·哈萨维公司的股权,根据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10年度全球富豪榜,巴菲特净资产价值470亿美元,仅次于墨西哥大亨塔罗斯·斯利姆艾洛和比尔·盖茨,位列全球第三。

  2006年6月,巴菲特宣布捐出总值达370亿美元的私人财富,用于慈善事业。

  比尔·盖茨简介

  威廉·亨利·比尔·盖茨三世,昵称比尔·盖茨,1955年10月出生,在美国西雅图长大。少年时代热衷于电脑游戏,14岁开始不上数学课。1973年,比尔·盖茨入读哈佛大学法律系,大学三年级退学,与同伴保罗·艾伦于1975年创办微软公司,自任首席执行官。操作系统Windows的推出使得微软逐渐统治家用台式电脑操作系统市场。1986年微软上市,创造出四位亿万富翁和12000位百万富翁。从1995年到2007年,比尔·盖茨连续13年蝉联《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世界首富。2000年1月,比尔·盖茨和夫人梅琳达·盖茨创立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会--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同年,比尔·盖茨任命史蒂夫·鲍尔默为微软首席执行官,自己任首席软件构架师。2008年6月,比尔·盖茨宣布彻底退出微软,同时,把580亿美元个人资产全部捐给上述基金会。

  节目文稿

  小片1

  【正文】17年前,汤姆·汉克斯和梅格·瑞恩的一部《西雅图夜未眠》让全世界领略了一场美丽的爱情故事和一个浪漫的西雅图,然而西雅图不只有浪漫,也有实干,比尔·盖茨的微软帝国总部就设在这里,盖茨用30多年时间发展了微软公司,用创新技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并改变了世界。时至今日,这颗行星上正运转的15亿台电脑绝大部分都是基于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即便你开机、关机还是因为病毒而重起,你就要多看这个标志那么多次,视觉疲劳了吧?不过,这正是盖茨的伟大之处。这个美国中年男人曾完整诠释了一个年轻人所能奋斗到的最好状态。14岁时,他厌倦了数学课,因为他已精通数学知识;19岁也不再想拿哈佛的学位,因为他觉得改变世界的梦想远比哈佛学位更诱人。30年前,盖茨轻描淡写的说道:“我要让每个人的桌面上都有一台个人电脑”,那时无人相信,30年后,这个比尔却让人无法不信。 说完盖茨之于微软,我们再来说说他的另一个伟大,现在,更多观点认为,盖茨最值得赞叹的已经不是商业而是慈善。10年前,盖茨和妻子梅琳达创办了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现在,从亚洲到非洲到美洲,从抗击艾滋病到消除饥饿,全球无数人都因此受益。在慈善的道路上,盖茨走得并不寂寞,老朋友沃伦·巴菲特和他如影随形,2008年,盖茨在退休前一周,把580亿美元全部家产捐给了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不留一分给子女,盖茨做这个决定时一定想到了20年前巴菲特给他的忠告:财富应该用一种良好的方式回馈给社会,而不是留给子女。如今他们都实践了这个承诺,2006年,巴菲特决定把370亿美元财产捐给盖茨的慈善基金会,对这个举动,他只是一语带过:我信任盖茨和梅琳达,他们是我最好的朋友。然而在外人看来,他们何止是朋友、是让人称道的忘年交,更如同父子,自从20年前的相聚,两个相差25岁的男人一起打桥牌,一起谈财富,谈来谈去,他们在恍然大悟之后终于决定用慈善这个共同话题,延续他们没有代沟的友谊。如今,盖茨退休了,一周只去西雅图上一天班,翻走了一个年轻人用科技创造财富的篇章,也掀开了一个中年人用财富完美人生的篇章。而巴菲特依旧老骥伏枥,他要找到接班人,帮他延续自己辉煌、精彩的财富人生。今年6月,比尔·盖茨夫妇与巴菲特号召 “全美国最富有的400人”在有生之年或临死之际,捐出自己至少一半的财富。截止到今年8月4日,已经有40个家庭和个人签署了“捐赠誓言”,包括甲骨文公司的创始人埃里森,花旗集团前董事长韦尔,电影《星球大战》的导演卢卡斯等等,大约占收到邀请者的一半。但是争议之声也不少,现任世界首富墨西哥电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拒绝响应号召,他表示,捐出半数财产是“荒谬”行为,因为“没人能肯定这些钱会被合理使用。”此外,欧洲人对于如此大张旗鼓的慈善方式也持保留意见。【同期 帝斯曼集团首席执行官 谢白曼】文化上,欧洲与美国在这方面不同,美国人更擅长于回报捐献,欧洲人有时候这些行为都是不记名的,希望能够保密。

  芮成钢专访

  芮成钢:首先,美国有一古老谚语:慈善始于家庭。这是不是意味着你对家庭的责任也是一种慈善活动?

  盖茨:慈善始于家庭,这意味着,对家人尽责是你的首要义务。它也意味着,你要观察四周是否有需要帮助的人,给予他们帮助。大多数人都是从身边学会第一次施与。随着他们施舍经历的增多,他们可能会开始放眼整个国家、甚至世界。你亲眼所见后,就会发现最好的方法。

  巴菲特:在美国,大多数的捐款都是流向教堂。理论上,教堂对人们来说是一个很普遍的捐赠渠道。他们也会捐赠给当地的学校、本地慈善组织等等,这些都是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的,是很好的慈善途径。

  芮成钢:您年轻的时候,比较吝于花钱。您现在对金钱的态度改变了很多,是什么改变了您的态度?您现在如此慷慨。

  盖茨:刚开始的时候,我很穷。而到了35岁的时候,我所拥有的金钱已远远超出我们家人所需要的数目。我发现我的财富能以超常的速度增长,因此晚些年后我对拥有多少金钱已经比较超然。与其在六十岁的时候捐赠几百万美元,也许我到七十岁的时候捐赠几十亿,对社会来说更有利。我一直都有一定数额的捐款,但最重要的转折点是五年前。

  芮成钢:那您是一直都如此慷慨地做善事的吗?

  盖茨:做慈善时,我们很少谈及孩子。给孩子们的金钱数目,可能会有损于他们的自我发展动力、人们看到他们的方式、他们的职业发展、以及他们走出社会寻找自我道路的方式。我在教育上、生活上尽力给了我的孩子们所需的一切,但他们必须靠自己的努力去赚钱。给孩子们留下几十亿的遗产,对他们自身及整个社会都是不利的。

  小片2

  过去两年中发生的金融危机告诉所有人,即使是在美国这样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信贷出现危机所造成的后果也是难以承受的。2008年,曾经风光无限的投资银行或破产或寻求政府救助,华尔街神话破灭。引发这场动荡的正是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次贷危机。此前的十几年中,在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下,所有美国人都相信房价会永远上涨,于是不断贷款买房,房价不断攀升。放贷人降低门槛,贷款人踏破门槛。信贷风险越积越高。但随着货币政策的收紧和油价的上涨,消费者还贷压力不断加大,违约风险从慢慢暴露到集中爆发。危机最终由信贷市场传导到资本市场并迅速蔓延到了实体经济。甚至汽车制造业也风光不再。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投资大师巴菲特也未能幸免,2008年是他执掌哈撒韦公司的44年以来业绩最差的一年,账面价值损失高达115亿美元,惠誉甚至下调了公司评级。

  芮成钢专访

  芮成钢:在中国现在有个说法,说资金在中国真的不算什么,因为世界有很多的资金涌入中国,突然之间整个世界的资金都来到中国,很多人都是某个基金的总裁,那么这么多的资金在中国会不会带来收益的减少,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盖茨:资金的运转取决于某个地方的利率,只要时机合适,收益不是问题。可以在科技中投资,产生长期的影响,提升教育体系质量。中国在基础设施、火车、道路等投资很多,他们有很大的价值,因此很多的资金都被投入了基础设施建设。 巴菲特:资金在运转,机会也是,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当我年轻的时候,人们在支付我工钱的时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总的来说,资金可以给一个国家带来信心。但是如果人们期待过高,就会出现问题。但是,对一个国家来说吧,引入资金总是比输出资金好。

  芮成钢: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关于信贷这一基本问题,很多人认为我们的金融危机是有原因的,很多政府为了减轻负担而大量发行货币,或者增大信贷量,这给银行、个人和社会带来了不平衡。那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信贷问题,是否应该避免这个,我们今天是否可以透支明天的钱?

  盖茨:信贷很重要,但我们应该明智地使用它,因为它可能会很危险,不管是在个人层面还是在公司和国家的层面。比如年轻人的健康保险,他们没有足够的储蓄来完成这件事,他们必须借贷,这就给房市也带来了危机。因为每个家庭都需要住房,这样房价就不断上涨。可以肯定的是,过度地使用信贷是美国金融危机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他们做得过头了。可笑的是,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每个人又都变得很保守,他们想要更多的储蓄,政府也很欢迎人们储蓄,希望能够达到平衡。

  巴菲特:信贷就像火一样,它很有用。但是有些人有些国家不能很好地处理信贷问题。您也看到了美国经济需要杠杆作用。在2008年信贷危机之前,美国公众都想降低信贷。信贷危机不是个人的问题,这是一个需要自我调节的机制,用更多的资金来解决信贷问题变得越来越诱人,这就说信贷的危险所在,并且会在全球传播。政府会用他们的权利给货币施压,来解决信贷问题。

  芮成钢:有人说市场是可以预测的,比如说巴菲特可以坐拥大笔金钱,静观其变,一旦危机发生,就出手,获得巨额利润。但是还是有人认为,市场是不可预测的,你需要在市场上平均地投资。对你们来说,这两种方式,哪种更好?

  盖茨:虽然你不能预测市场,但是时间一长,一家公司的价值就能显现。而巴菲特能累积上亿的资产,都是因为他能在一定范围内感知信息流,但是我对市场了解比较少,不过我还是清楚市场是不可预测的。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我们要明智地做生意,而非只关注市场。

  巴菲特:我可能会在适当的时候有足够的资金,我们都想要大量生意机会,但也需要良好的时机。我们不用担心机遇问题,关键是市场价格问题,因为有时候你的机遇很多,而有时少。即使是2008年秋天,很多人都说我下周或者下个月就会退出市场,但是我却赚的很多。

  小片3

  1993年,比尔盖茨出访非洲,当地人民的极度贫困给他带来巨大震撼。第二年,在父亲的建议下,他拿出9400万美元,建立威廉·盖茨基金会,这就是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的前身。10年后,盖茨基金会拥有的资产总额超过28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私募基金会。2006年,沃伦·巴菲特捐出价值约310亿美元的股票。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半开玩笑说,这显示巴菲特的确善于“调拨资金”,因为如果你是世界上第二富有的人,那么照看你财富的最佳人选无疑是那个惟一比你更善于挣钱的人。而巴菲特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革命性的管理模式。在他的倡导之下,2006年10月,盖茨夫妇宣布基金会将采用“双信托结构”,也就是,基金会负责对捐赠项目进行管理和运作,新成立基金会资产信托负责管理基金会的资产。这一新的运作模式使得盖茨基金会的资本运作更为便利,收入产出都很丰厚。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但是在资产信托公司的管理下,基金会的资产价值仍然增长了30%,同时,当年的慈善支出在全美也名列第一。

  芮成钢专访

  芮成钢:在我看来,您呼吁美国富人将财富捐赠出来,是个正常的社会现象,比如说,在美国人们需要缴纳15-20%的税。但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准则,说富人应该将百分之多少的财富捐赠给社会。那么继您之后的捐赠者,是否知道他们该怎么做?

  盖茨:有两个目标,一是人们需要明智地捐赠, 通过善举互相学习,我们也鼓励人们在更年轻的时候投入这一事业,即使是同等数量的捐款,你在年轻时会更有活力,更清楚世界上正发生什么事,这会有助于你的成功。捐赠得越早,影响会越大。富人们不需要一个准则,来要求他们捐款,即使他们不想捐赠,也是个人选择。但有先例的话,人们可以相互模仿,他们会更享受善举,也会带来更大影响。

  巴菲特:我成长在一个几乎没有人会捐款的时代。我们现在的行为当然不一样了,他人的行动会影响你,你所尊敬的人对你的影响尤其大。如果我们成长过程中,看到人们都会慷慨捐款,这会影响到我们。另外,一旦开始了,捐款和善举都会随时日增多。很少有人会逆水行舟越捐越少。可能每次捐同样的数目,但不会越捐越少,大多数时候,捐赠得数额都会越来越多。

  芮成钢:当您投入到慈善活动时,一般会改变……(被巴菲特打断)

  巴菲特:他们看到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我很少看到有半途而废的人,至少在过去六个月中,我们看到人们已经变得越来越慷慨。当你开始进行慈善后,你的捐赠会升级。

  盖茨:一开始你会觉得可怕,因为你取得成就后,你积累了几十年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道德观,知道周遭发生什么事。而在慈善事业中,价值观也许截然相反,奖学金对孩子们会有什么帮助,科研基金如何改变社会,环保投入是否会有成果。较早时你会犯一些错,所以你会希望有人与你分享经验,或并肩作战。但当你亲眼见到你所资助的孩子时,你会更有动力将慈善进行下去。通常人们都会越来越投入。有一个很好的例子,你怎样教人们成为更好的老师,并让他们享受这个职业。其实政府并不想改变现状,但是如果我们投入一些资金,让老师们尝试一些新事物,他们就会受到鼓舞,这样这笔钱就花得很值。美国政府每年花费600亿美元在儿童的基础教育上,这是一项很巨大的工程,但是政府不能独自做出那么多创新。

  芮成钢:当然,您和巴菲特在总统选举中也发挥了作用。

  盖茨:慈善和政治,其实是两码事。实际上,基金会一般不会资助总统竞选,它们要发展的是专家和项目,而非政治。

  芮成钢:有时候您的慈善事业可能与政治有关。

  巴菲特:确实有时候是这样,但这是个人的事情。

  小片4

  【正文】回顾历史不难发现,美国慈善业正是经历了百年的发展,才有了现在的成就。 1911年,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创立了“卡内基基金会”,奠定了美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基础。卡内基一生累计捐款3.3亿美元,而他累积的财富更是达到了5至6亿,按照目前的币值换算相当于眼下的近千亿美元,他也因此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二富商,这也正是他成就慈善事业的基础。纵观美国经济发展史,正是美国数百年的发展积累造就了慈善业。当时的美国经历了19世纪特别是南北战争以后的迅速的工业化时期,美国工业迅速增长,1900年,美国工业总产值约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0%,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垄断企业、资本家在经历了上百年不择手段的疯狂敛财过程后,开始认识到通过慈善对财富再分配,缓和社会矛盾的重要。又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美国的慈善产业才渐趋成熟,据统计,美国全国共有7万多个由私人财富支持的慈善基金会,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成为帮助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期 张朝阳】慈善捐赠在美国已经是一个传统,200年来一直发展到现在,非常发达。那么他们把这个引向了一个更高的高度,我觉得对于他们的这种把50%到80%的资产都要捐出来的这个行为是值得钦佩的。但是呢,我并不建议或者说提倡中国的富人都要这样做。第一点就说,中国第一代富人其实要跟美国现在的好几代富人比是不太公平的。美国的第一代富人捐的很少,都是他们后代的子女在捐,比如说洛克菲勒,什么卡内基啊,或者100多年前的钢铁和铁路大亨什么的。第二呢,中国的改革开放走得非常的曲折,第一代富人非常不容易。第三呢,就说整个法律环境还不是特别完善。所以,我不建议中国的富人都学比尔盖茨把自己的资产都全部捐出来,其实资产呢,我觉得留在个人手里面,让他们好好的管理,然后把自己的企业做强做大,然后交很多的税给社会解决很多就业机会,这是更加当务之急的事情。【同期宗庆后】【同期 曹德旺】巴菲特也好,比尔盖茨也好,他裸捐,他也还没裸到那个地步。这个我认为提倡这个东西,是对慈善的这种破坏,抵制,对那些慈善家的一种打击和蔑视,不是好办法,不要这样提。

  小片5

  【正文】尽管相比之下,我国的慈善事业可以说是刚刚开始,可政府对于慈善事业给予了高度关注,改革开放10年后,1988年,为了保证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就出台了《基金会管理办法》,在此基础上,2004年3月8日,《基金会管理条例》正式颁布。这是我国目前社会各界从事慈善活动政策依据。随着实践的不断丰富,相关的管理法规规范也在不断得到完善。【同期陈光标】西方国家慈善发展两百多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富人的存在已经十年到十五年,那目前中国慈善事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时候。

  成钢观察

  两天的采访下来,我发现,80岁的巴菲特和55岁的盖茨可称得上是完美组合,这当然不是指他俩是当今世界排名第二、第三的富豪,而是指两人性格上互补,术业上有专攻。巴菲特像个老顽童,耄耋之年仍活力四射,盖茨更像个学者,沉稳,书生气十足。

  谈起慈善,盖茨滔滔不绝;而听到有关投资的问题,巴菲特则有着掩饰不住的热情。这样的两个人联手做慈善,应该是所向披靡了吧?不尽然!其实我了解到,他们捐出巨款、支持科研项目,却只能医治人的疾病,无法解决造成疾病的深层次根源。这个时候,即使身为盖茨、巴菲特,感到的也是无奈。

  采访之余,我跟他俩开玩笑说,也许作为美国公民,能选出一位最合适的好总统就是最大的慈善。其实这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说,慈善的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出资建立基金会是慈善、给灾区捐钱捐物是慈善、而作为企业家,创造就业、上缴税收也是慈善。

  美国人有句谚语“一切美德慈善都从家里开始”,含义也是不谋而合。慈善的要义还是在于一个“善”字。我们每一个人,即使不能像公众人物那样一“赠”千金,我们仍然可以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作善人、为善事。可能这才是最重要的。还是我们中国那句老话:勿以善小而不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