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时评:物价调控应兼顾多方利益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2日 09:00  中国经济时报[ 微博 ]

  在今后的政策调控时,要尽力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兼顾多方利益的调整,防止力度不当现象的发生,从而实现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的双赢

  ■时论■李敏

  自去年年底出台一系列应对物价过快上涨的“组合拳”以来,我国各地的物价调控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整体物价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局面。不过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未来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不容忽视。

  物价调控关系到多方利益的调整,在当前我国利益格局多元化的情况下,物价的上涨与下跌带给不同的人群、产业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对于城市低收入人群而言,物价过快上涨对日常生活造成了较大压力;对农民而言,如果农产品价格不能有效提高也会影响到农民的增收和种植积极性。对于农业而言,农产品价格的长期过低让农民利益受损,容易产生弃农行为;对于工业而言,农产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则会通过产业链的传递,使企业的利润水平和经营状况产生不利的影响。也正因如此,我国当前的物价调控面临着两难的抉择。

  以金融政策为例,此次物价的上涨,流动性过剩被认为是主要推手之一。为此,我国采取了收紧流动性的紧缩政策。近段时间先后加息两次,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部分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18.5%,创下历史新高。客观而言,连续加息虽然会降低流动性,减轻物价上涨压力,但这些紧缩政策对如今并不“强壮”的实体经济而言,显然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为此,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今年在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之下,要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更好服务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自2009年以来,在我国宽松货币政策的带动下,货币流动性一直非常充足,但对于小企业和普通民营企业来说,其融资环境并没有得到根本性好转。主要原因在于银行大都愿意给风险小的大企业贷款,而更需资金的众多中小企业只能向农村信用社、民间高利贷等机构贷款,不仅资金有限,而且成本高昂。对于这些小企业来说,此次物价的上涨,犹如雪上加霜,在进一步加大企业成本的同时,更使得经济效益、营业资金面临很大压力。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企业经营状况整体来看并不乐观。一季度全国24个地区工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02.6%,但这一指标上半年下降至71.8%,前三季度下降至53.5%。特别是生产资料价格增长速度超过终端产品价格上涨使许多企业陷入困局,去年1—1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2%,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上涨5.5%。 PPI跑赢CPI,说明生产者的成本增加速度明显超过了终端消费品的提价速度,这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与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我国物价快速上涨,但并不是实体经济过热造成的。如果我国在宏观调控中,连带打压到实体经济,那么对民众的影响就不是如何应对高物价的问题,而是如何找工作、保就业的问题了。可见,在保民生的同时如何保持经济的增长,显然是件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我国在今后的政策调控时,要尽力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兼顾多方利益的调整,防止力度不当现象的发生,从而实现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的双赢,实现各方利益和谐共生的包容性增长。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