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危机加速了世界第三次版图瓜分(下)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4日 08:40  中国经济时报[ 微博 ]

  ——访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张玉杰

  ■后危机时代的世界(26)■本报记者李慧莲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这种契机和条件将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变化?

  张玉杰:这将使中国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给我们以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

  首先是消费结构的变化。人们的消费总量将上升,消费水平将提高。物质消费商品比重将下降,精神消费商品比重将上升;低档商品消费比重将下降,中高档商品消费比重将上升;饮食类商品消费比重将下降,其他类别的消费比重将上升;国内商品消费比重将下降,全球商品消费比重将上升。城市与农村、南方与北方、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地的消费结构、消费水平都将发生深刻变化。这就为我们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提供了条件,同时供给结构也将发生变化。由于消费结构的变化必然反馈供给企业,使它们提供的产品档次、规格、水平、质量都将上升,对企业的产品升级、管理升级、技术升级、产品创新甚至设备的更新提出了一系列的客观要求,这就必然要逼着企业上水平、上档次。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产业升级的战略机遇,也为面向全球产业分工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提供了机遇。

  中国人均GDP上升到4000美元以上,很可能2010年达到,在未来“十二五”期间突破4000美元上升到5000美元也有可能。在这个阶段是结构变化的剧烈时期,不论是国家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还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微观主体的结构,甚至企业内部的结构都要发生比较深刻的变化。

  一个国家的能量释放让全世界买单令人质疑

  中国经济时报:你是怎样看待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这两年多来,成因之说太多了。

  张玉杰:关于金融危机的起源以及发展到目前的各种情况,大家都很关注,但是对这种时局的判断,很难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人类文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经经历了6次危机,为什么还有第7次?美国人是给全世界写教科书的人,那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为什么还要搞金融危机?去年5月份我跟中央党校代表团到美国访问,访问了纽约、华盛顿,与美国有关人士作了深入交流,其中包括美国财政部等政府部门,也包括一些大学和高盛集团等市场研究机构,接触了美国的政界、学界、商界,还去了世界银行。双边举行了17场对话会,最后我们发现,美国人讲不明白金融危机是怎么回事。自己编出来的故事自己讲不明白,这叫什么事?美国人要是讲不明白,全世界谁能讲明白?

  通过交流我们发现,这不是一次简单的金融危机,这是整个社会经济的系统性失灵,任何一个部门稍加认真都能避免这个现象的发生。我们知道,美国有很严谨的管理体制,无论在金融、商业还是在社会管理方面都如此。那么为什么任何一个部门都没有稍加注意、没有一个人去踩刹车呢?这说明它不是简单的金融危机而是系统性失灵,它给美国人带来了机遇,借此机会来释放他们在全球第六次经济危机以后积累的经济矛盾,释放的结果是让全世界给它买单。把一个部门的能量释放,让一个国家买单;把一个国家的能量释放,让全世界买单,这就是这次所谓的金融危机从它爆发那天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形成的一个社会现象。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来讲,应该清醒地看到,不要就金融危机而论金融危机。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反思。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这些反思包括哪些方面?

  张玉杰:第一个,我们对传统的、经典的经济学理论提出质疑。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是真正的理论还是一种数学游戏?大学里都在教,很多人都在学,可美国人的实际运作是不是按照这套理论来进行的?我们画了个巨大的问号。

  第二个,对通过金融危机这种方式来获得全球财富提出质疑。目前财富已经虚拟化,它是以资本的符号来表达,一个国家的货币无论贬值、升值,财富都会发生巨大变化,通过这样一种虚拟化的手段来获得全球财富令人质疑。难道美国人不知道金融危机痛苦吗?为什么还要做这个事?这是为了获得全球财富。

  第三个,对全球金融活动的安全性提出质疑。目前,整个世界经济捆绑在以美元为代表的国际货币体系里,一旦这个国家的经济崩溃,美元体系失灵,对整个世界经济体系的打击将是灾难性的。世界上已有不少人呼吁,能否还有其他的国际货币体系来维系整个世界经济和金融活动的安全。

  危机后的四大新现象值得研究

  中国经济时报:透过这次危机,你觉得有哪些方面值得总结?

  张玉杰:由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化并扩张到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到了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必然引起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重新调整与变化。在我看来,有几大现象值得特别注意。

  第一个现象:产品经济与事件经济并存,事件经济的影响增大。金融危机也是个事件,包括奥运会、世博会都属于事件。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事件分为有计划的、主观的、良性的事件和客观的、被动的、恶性的事件。事件经济已经成为国家乃至地方经济工作的一大抓手,通过制造一个个事件而引发经济发展。但我们以前更多关注产品经济,对事件经济的研究不够。

  第二个现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并存,虚拟经济的影响增大。所谓虚拟经济自人类有了信誉就已经开始了,信誉本身是虚拟经济最初的形态,信誉本身是有价值的。虚拟经济影响增大,最典型的就是股票、债券等金融领域。这次经济危机就是在虚拟经济的领域出现,是由于信誉发生了问题,信誉链突然断了,而不是价值链或产品链断了才酿成的灾难。所以对虚拟经济我们研究得不够,关注也不够,理论也不多,说穿了就是对虚拟经济的规律性了解不够。过去六次危机基本都是实体经济造成的,但是这次是因为虚拟经济。所以,这次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候要从虚拟经济的角度来反思。

  第三个现象:稳定态经济和激发态经济并存,而激发态经济的影响增大。稳定态就是很平稳地走,有规律,按时间轴来看它不会大起大落。激发态就是突然间出现的事,按时间轴来看,突然间冒出个事突然间又平息下去。比如海南岛宣布要建设国际旅游岛,第二天房价突涨,这就是突发性事件,这就是激发态。用学术语言讲,它的曲线是脉冲式的,我们把它称为激发态经济。过去的经济学理论也好,管理学理论也好,更多的是描述稳定态经济的规律,而对激发态经济的理论不足。

  第四个现象:规模经济与势力经济并存,势力经济的影响增大。如今,不论是国家也好,企业也好,大家追求的不是规模,而是势力。从微观经济体上,大家强调的不是工厂而是公司。从经营量和生产量来说,更关注的是经营量而不是生产量。这么一来就把公司管理与工厂管理、规模管理与势力管理、生产领域和经营领域明显分开。几个人的公司可以成为跨国公司,几十万人的企业只是个工厂,这个现象就出来了。那么最后谁说了算呢?当然是少数人说了算,所以是公司决定工厂?市场上的权力决定生产的规模。二者之间当然是市场上的权力重要,而非生产规模重要。这么一来,规模经济失灵了,势力经济表现出来了,这就出现了规模经济理论和势力经济理论。可是我们对势力经济理论研究得不够,关注得不多。

  我个人认为,这次金融危机给人类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反思,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多需要探索的命题。我前面讲的这四个现象,都急需进行深入的研究、深刻地理解,去准确地把握它,将来要用这些规律为我们以后的发展导航。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