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
据媒体报道,继十项教育改革任务的试点地区公布后,教育部近日又公布了一批综合改革的试点地区,包括切实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探索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试点区域有山东省、湖南省和重庆市。
山东省、湖南省和重庆市的试点,会不会聚焦在公众所关注的异地高考问题上,尚不得而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曾表示,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到的制订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主要是指参加高考的办法。
一直以来,笔者认为,异地高考的试点,首先应在国家层面推进,因为这一改革,涉及利益极广,既涉及地方既得利益(本地考生的实际利益),需要高考改革配套,还要协调与各地的关系(比如招生指标的划拨,试卷分数的折算),由一个地方试点是很难完成的。其次,应该选择具有示范意义的地区试点,目前对异地高考改革呼声最大的地区,当是流入人口集中的发达地区和大城市。
但教育部门的考虑显然与之不同,一是将其作为地方试点内容,根据教育部的部署,异地高考试点工作由各地“自行提出”,经审批后实行;二是选择影响不大(即外地流入人口并不多)的二线城市。山东省、湖南省和重庆市被列为试点地区,基本符合教育部门的设想。其中,山东省、湖南省,是近年来高考升学竞争十分激烈的地区,在不少高考移民新闻中,此二地是“高考移民”的移出地。相对而言,重庆则是高考移民的移入地,近年来,就有不少省市的中介机构,在做把考生移到重庆参加高考的文章。
探索“异地高考”与破解“高考移民”,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以此来看,重庆如果试点异地高考,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其面临的问题是,如果异地高考,助长了“高考移民”,这一试点就可能戛然而止。
对于异地高考改革,笔者认为,这应该与高考改革结合起来:
其一,在“高水平大学联考+自主招生”改革中,推进异地高考。我国高水平大学的联考,是不分地区、全国一张卷的,因此,全国所有考生可以不分户籍在任何地方参考,大学在录取时,可结合考生所在地区、来自家庭,进行地区教育因素与家庭因素评分,这就实现了异地高考。目前,我国自主招生高校有80所,实行5%自主招生,今年已有30多所学校选择联考方式,随着自主招生改革的深入,确立社会公信力,有更多高校、更大规模的自主招生,基于联考的自主招生,也就会给更多考生异地高考的机会。需要指出的是,现行的高校自主招生,还与统一高考嫁接在一起,而统一高考要求“户籍+学籍”相结合的报名制度,因此不可能做到异地高考,这就要求政府部门真正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打破集中录取。
其二,通过高职高专的“申请入学、注册入学”实现异地高考。我国高职高专的招生改革,已将“申请入学、注册入学”作为方向,在推进这一改革中,如果能允许所有高中毕业学历的考生,不分户籍、自主申请,那么,这不就实现了异地高考?
上述两方面的异地高考,可谓抓住了目前高校的两头——重点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普通本科院校还未涉及。作为改革试点,如果在重点院校和高职高专推行成功,就可以逐渐发展到普通本科院校。在笔者看来,这是异地高考试点的重要方向,我国教育部门对此需有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方可使这一改革稳步推进。
(作者系上海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