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只脚踏进内地:亚洲最大对冲基金74亿美元找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7日 05:33  理财周报[ 微博 ]

  惠理一个最大的文化上的优势,就是我们人的流动性很低,过去的将近18年当中,只有2个基金经理离开了公司

  理财周报记者 熊婷婷/文

   迄今为止,合资基金公司中的外方股东大多以欧美股东为主,香港板块尚为空白。作为香港本土管理资产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惠理集团正在寻找他们的中国伙伴。

   惠理集团目前管理资产总额达74亿美元,为亚洲最大的对冲基金公司。目前,惠理集团正在积极申请成为QFII投资者,并与国内机构商讨合作,与监管部门积极保持联络,希望在国内设立独资或者合资公司,直接开始布局内地市场。

   惠理集团行政总裁、执行董事陈尚礼与研究副总监王焱东与理财周报记者介绍了惠理集团的内地扩张计划、投资理念与团队以及2011年的市场机会与风险。

  都是中国人,决策速度快

   理财周报:惠理集团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会考虑哪些因素?

   陈尚礼:第一是大家对经营基金管理的信念大家能达成共识。对方的背景也很重要,关系到在未来怎么能够帮助基金管理公司业务的开展。最后一点,我们也考虑比较现实的问题,能不能符合证监会的要求,能够取得审批。所以我们的搭档是不是本身可以符合有关的证监会条件,我们能够加快推进审批的速度,这是我们考虑的最主要的方面。

   理财周报:目前国内有很多合资的基金公司,管理层在基金公司里面管理矛盾,比较多,您有没有想过如何融合两者?

   陈尚礼:这方面反而我们觉得有一定优势,我们跟欧美公司不一样,第一,我们整个团队基本上都是中国人,我们团队、我们总部就在香港,所以做决策速度也快。现在国内的主要是欧美公司作为合资方,和我们不一样。

  严守纪律的价值投资 18年

  仅两个基金经理离队

   理财周报:惠理集团很强调“严守纪律的价值投资”,请解释一下你们的这个投资理念。

   陈尚礼:这是我们公司最早的一个座右铭,我们很坚守价值投资,我们认为你只有一样东西做得很好,你才能长期的给你的股东、给你的投资者带来比较好的回报。

   我们投资是很有记忆性的,我们相信惠理的任何一个工序员都是很强,甚至是一流的选股高手。但是我们的弱点在于卖出,往往容易把它卖得太早。比如说比亚迪汽车,我们在所有人发现这只股票之前,以低于巴菲特的成本成为它的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它的股价当时在巴菲特入股之后,应该是涨到三四十多块钱,而我们涨20多块钱就已经卖掉了。

   如果你是坚守价值投资有纪律性的话,那你不会受市场趋势的影响,但是这里面也是痛苦,因为后面很大的一个上涨空间的利益完全错过了。

   不过没关系,因为那个钱也许就不应该是我这种风格的投资者去赚的钱,我们只接受我们能赚的,后面的钱有其他投资风格的投资者去做。

   理财周报:介绍一下惠理的文化和团队吧。

   王焱东:惠理一个最大的文化上的优势,就是我们人的流动性很低。过去的将近18年当中,只有2个基金经理离开了公司。这个行业其实就是一种跟着人走的行业,我们作为一间上市公司,高管也好,或者是中层的基金经理也好,都是在公司有持股的,这也是把我们的利益绑在一起了。

   理财周报:在香港和内地两地投资,投资策略方面有区别吗?

   王焱东: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你要根据你不同的投资者,来制订一个投资策略,在欧美投资者投资理念比较成熟,如果你去帮他买了一些像银行、地产这样的企业,估值在A股比港股还要便宜,长期发展其实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他们很开心,他能拿到5%、6%股息回报就已经很满足了。

   但是,A股投资者不一样,现在国内无论是公募也好、私募也好,大家压力比较大。国内投资者一天到晚看你的净值,你万一做得不好的话,他就立刻赎回你去认购别人了。他买基金就跟他炒股基本没什么两样了,这导致大家的投资理念趋于共同性。市场反而做趋势也好或者说炒概念也好,更多一些。

   在这种情况下,按照传统价值投资理念来做的话,像在今年这种行情下,你受伤害其实是蛮大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灵活应用,我们在国内的信托产品在配置上还是有更多的考虑,在大的战略投资的框架下,还要考虑到国内的市场环境,也就是交易性的机会。

  2011年的机会和风险

   理财周报:现在是各个券商基金都在做一个明年的投资策略。想问一下惠理怎么看待这个市场?配置的行业,选股的思路是什么样?

   王焱东:我们总体来讲对整个市场还是比较乐观的,明年来看,最高可以有差不多20%左右的升幅。估值方面是一个因素,我们认为市场维持一个长期平均水平的估值,这里面是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的。

   另外,我们对于中国经济增长还是有信心的,在这个大的环境下,我觉得从政府层面来讲,肯定是控制通胀、压制过快上升,肯定是首要的,但是同时他们也不会过分的损失经济增长而达到这个目的。

   存在的风险就是涨幅的速度或者说通胀,远远比我们想像的要更差或者更快。

   目前我们在股票方面仓位还是比较满的。同时我们会注意比较均衡的配置。

   一是收益消费能力提升的;二是抗通胀的环节,比如说像黄金、石油这两个,甚至一些其他方面的大宗商品;三是我们还是比较看重好一些建材行业的,比如说像水泥这样的企业,我们看到中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还有很大空间,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这个对水泥行业的发展都有很大帮助的。

   除此以外看,我们对一些医药企业还是比较关心的,我们之前除了重庆商业银行作为及时投资者以外,上个月在四环医药我们也是承办单位及投资者。所以医药企业比较优质的企业我们还是比较看好的。

   最后的是相对比较担忧的行业,就是一些受上游价格上升跟在下游没有转嫁能力的工业股,如果说他们的特色产品能够成功转嫁成为成本上升因素的话,那么它的盈利空间肯定会受到压缩,这一块是我们相对比较谨慎的。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