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诡异粮价:体制须重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5日 02:44  中国经营报[ 微博 ]

  李宾

  2010年3月24日,贵州,大堆酒曲及粮食等待着水来发酵,更让酒厂老板们担心的是西南大旱后的酿酒高粱会涨价。但包括酒厂在内的粮食加工企业猜中了2010年粮食市场的开头,却没有猜中结果。西南大旱等异常天气只是2010年粮食市场大戏的一个垫场演员,在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下,包括稻谷、小麦、玉米等在内的粮食价格开始轮番上涨,抢粮大戏随之上演,游资炒作的背后,外资阴谋论也再次显现。接下来的戏码似曾相识:谷贱伤农,谷贵伤民,代表国家意志的中储粮冲在前列多次抛储平抑粮价。但在现有梗阻重重的粮食流通体制之下,国家权力的介入使得中国的粮食市场呈现更为复杂的局面。

  无粮不稳,中国政府历来把粮食供给看做天大的事,但如果说市场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绝大部分粮食可以自给的中国是否过于担忧自己的粮食安全,从而不断地在急需增加收入的中国农民与不堪生活重负的市民之间左右平衡。在粮食两端的城市和农村之间,我们是否忽视了粮食流通企业、下游加工企业等市场力量?

  粮“市”隐忧

  廖根仁2010年总的收入还算不错。他是江西省金溪县的种粮大户,今年种了300多亩水稻,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算下来,纯收入能有10多万元。他已经跟周围更多的农民签订了土地租赁协议,2011年的种植面积将会再增加100多亩。

  不过,他觉得现在的晚稻价格有点儿低,并不打算近期出售,准备再等上一等,反正他的粮放到2011年的2、3月份也没问题。

  让廖根仁自信的是,稻谷、小麦在收获之后到年底之间,价格总会经历一个上涨的过程,而且上涨的幅度较为固定。比如稻谷价格一般每百斤大概会上涨10元的幅度。但在2010年,这一平稳的规律被打破了。

  在通货膨胀的压力空前巨大的2010年,包括稻谷、小麦、玉米等在内的粮食品种也被市场热捧,经历了一轮轮的上涨,“抢粮”成为过去一年中的关键词,而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粮价调控政策的强力介入则让粮价走势更加不同寻常。

  粮价拉锯战

  今年怪异的天气使得中晚稻的收获季节比往年晚了20天,不过从开秤伊始,晚稻的价格就经历了一个疯狂上涨的时期,普通晚稻以及优质稻均是如此。《中国经营报》记者当时曾到江西最主要的产粮大县金溪县调查采访,作为优质稻品种的“外引七号”的价格从刚开始的114元/百斤,只经过了半个月就涨到了134元/百斤。

  而到11月初的时候,以“外引七号”为代表的优质稻的价格又涨到了153元/百斤的高点,一直维持到现在。不过,廖根仁告诉记者,普通晚稻的价格这段时间却下降了不少,从最高的130元/百斤到现在的不到120元/百斤,让他有点儿失望。

  “主要的原因是国家在大量拍卖临时存储的稻谷。”廖根仁说。他所在的金溪县的中储粮直属库就在不断地将存储的稻谷投入拍卖市场。记者了解到,主要承担国家政策性粮食拍卖的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每周都在进行稻谷的拍卖,每次拍卖的数量均在200万吨左右,而价格则大多在2000元~2200元/吨之间,正是这样的大规模拍卖,使得普通中晚稻现在的价格呈现稳中趋弱的态势。廖根仁也只能继续等待他心目中的理想价位。

  一个几乎可以肯定的问题是,如果不是国家命令中储粮公司不断地进行抛储,那么稻谷价格根本不可能有所下调。

  一个更早的注脚就是上半年的玉米市场。由于2009年的玉米产量出现大幅下降,使得2010年玉米的供应大大减少。

  而国家有关部门对于产量的虚高统计,更使得市场出现误判,导致恐慌心理加重。玉米价格在年初开始收购后不久就飙升到了1元/斤。这样的价格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之前制定的东北地区0.75元/斤的临时收储价格。

  和玉米供应的减少相对应的是我国不断增长的玉米需求。与水稻和小麦不同的是,除了食用,玉米还是畜禽饲料最主要的原料,并且还有丰富的深加工产品,尤其是工业乙醇的生产。

  不得已,从4月13日起,东北地区开始进行临时储备玉米的拍卖。这比去年的起拍时间提前了三个月。一个月之后的5月14日和5月28日,国家修改了东北临时储备玉米的拍卖规则,使得东北众多的深加工企业被排除在了竞拍资格范围之外。明确规定:参加竞价交易的买受人为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区)的饲料加工及养殖企业。同一买受人累计购买玉米的数量不得超过新粮上市前企业自身的需要量。买受人所购买的玉米仅限于企业自用,不得转卖。

  但即使这样,国家临时存储的玉米也早已无法满足需求,现在投入拍卖的是中央储备玉米,而限制深加工企业参与竞拍的政策到现在更为严苛,“同一买受人每次购买玉米的数量不得超过本企业15天的用量(即玉米日需求量乘以15天),一个月内累计购买的数量不得超过一个月(30天)的加工用量。”

  如此倾尽全力的调控结果,终于将粮食的价格稳定在了高位。

  抢粮风潮

  从夏粮的小麦到秋粮的中晚稻,“抢粮”成为贯穿2010年粮食市场的主要剧情。种粮的农民似乎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受人追捧,那些粮食收储和加工企业也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抓狂。

  5月24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家粮食局以及中储粮总公司等联合发布了《201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这是近些年来一直在实施的保护农民利益、防止农民卖粮难的政策,被业内称为“托市收购”。今年的小麦最低收购价定在0.9元/斤(三等白小麦),也就是说,在市场价格低于0.9元/斤的时候,执行托市收购的收储机构需要按照此价格敞开收购。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执行托市收购政策的主体除了中储粮公司之外,增加了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

  但是小麦的收购价格从6月一开始就在最低收购价之上,之后更是一路狂涨,到7月份则轻易地到达1元/斤以上。夏粮收购则呈现出群雄并起的局面,包括中储粮、中粮等央企以及益海嘉里、五得利面粉等大型企业,还有各级地方国有粮库、私人粮商在内的收购主体纷纷不断抬高价格抢购小麦,一时间,收购市场上硝烟弥漫。

  不断突破纪录的小麦价格引起了国家高层的警觉,国家发改委和粮食局等部门之后不得不严格叫停中储粮和中粮的“托市收购”,而在市场价已经大大高于最低收购价的情况下,原本其就不应该被启动。

  到了秋粮刚刚收获的时候,抢粮再次出现,廖根仁作为金溪县的种粮大户,那段时间不断地被各类前来收购的人拜访,包括益海嘉里、中储粮金溪直属库以及当地大米企业的采购员,更有远道而来的福建、浙江和广东的收购者。那些福建人甚至会守在农民的地头,只要农民同意出售,他们就会现金结算,马上组织车辆将稻谷拉走,甚至都不需要农民进行晾晒。

  廖根仁当时看到这样的情形,根据自己的经验,他感觉稻谷的价格肯定还会涨,所以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出售。不过,他忽视了国家要控制粮价上涨过快的决心,所以错过了价格最高的时候。

  谁是罪魁祸首

  2010年的异常天气所导致的粮食减产成为抢粮的诱因,年初的长期低温天气使得山东、河北、河南等很多地区的小麦减产20%~30%。

  而在夏粮收购混乱的局面中,一个诡异的现象终于引起了舆论的关注:既然托市收购的前提不成立,为什么很多中储粮直属库和地方承储库点却还在大量收购,而且掌握了最大量的粮源?记者了解到,仅仅在河南,中储粮直属库及其承储库点就收购了1350万吨,中粮也收了近400万吨,这样的规模是其他企业无法做到的。

  秘密就在执行托市收购的“好处”上。托市收购所需的资金是由农发行提供的,承储库点不用操心,除此之外,他们还能得到国家财政提供的2.5分的收购费用、3.5分的保管费以及0.05分的监管费用,算下来,每斤托市粮能得到将近7分钱的国家财政补贴,如果收购1万吨小麦,就将得到150万元的补贴,这对中储粮的直属库以及各承储库点无疑是极具诱惑力的。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些承储库点那么疯狂地收购托市粮。

  但是,坦率地说,即使没有中储粮的兴风作浪,国内的粮价也正在处于价值重估的上升通道中。

  郑州粮食市场分析师陈艳军则详细对比了从1995年到现在15年间的城镇居民年收入增长幅度和小麦价格增长幅度以及农村居民的年收入增长幅度之间的差距,她发现15年来,城镇居民的年收入增长速度为年均20%,从1995年的4283元增加到2009年的17175元,而中国的小麦价格15年间只上涨了0.2元左右,年均增速只有1.56%,而中国农民年收入和城镇居民年收入的差距也从1995年的2705元扩大到2009年的12022元,收入差别扩大得非常快。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曾对媒体表示:在整个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我们国家劳动力统计和资本加快向城市流动。农村生产资源的投入相对较少,要靠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来弥补由于我们生产要素流动不均衡导致的空缺。

  而对于国内粮食市场来说,由于最低收购价政策已经覆盖了小麦、稻谷、玉米等多个品种,且还在不断提高,使得其成为整个市场的底价和基础,包括农民以及收购企业在内的所有市场主体均预期明确,再加上原则上临时收储要按照顺价原则拍卖,以减少国家财政的压力,使得市场底部不断被政策和市场交替抬升。

  同时,以廖根仁为代表的广大农民们也开始变得不太好琢磨了。由于预期稳定,他们的售粮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并不会在收获之后集中卖粮,而是会等待最理想的市场价格,使得售粮期大大延长。

  从国内近些年的粮价走势来看,“上涨”成为其一贯的趋势,而国家层面事实上也认同粮价的稳步上升,希望以之消弭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低粮价时代正在逐渐远去。但从根本上来说,粮价上涨的原始动力仍在于市场选择的结果,国家的调控只能顺势,却已经无法逆转。

  而随着国内中粮、益海嘉里等粮油加工企业集团的不断壮大,他们的粮源自我掌控和把握能力不断加强,改制之后一直苦苦挣扎的基层粮库系统正在迅速地投入这些粮油巨头的怀抱和体系之中。如果托市收购政策不做出较大的变革,那么作为政策性收储机构的中储粮调控国内粮食市场的能力将逐渐削弱。

  更为科学的粮价调控体系似乎离我们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

  回放

  “调控”中储粮

  2010年5月,《关于印发201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通知》下发,中粮集团和中国华粮物流集团首次挤进此前由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独家控制的小麦托市收购系统。

  2010年6月,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曾带队到河南调研小麦收购情况,在本次调研组成员中也有发改委方面的人员,重点对中储粮直属企业和委托收储库点近期收购新季小麦的账目做检查。

  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前往河南、安徽等地,对中储粮托市收购各点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核心问题就是询问企业在托市小麦拍卖中遇到的问题。

  2010年9月,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等部门下发《关于严肃纪律切实做好政策性粮食出库工作的通知》,力图规范中储粮系统的种种不端。

  201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秋粮收购和当前粮食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下发,要求中储粮停止一切“经营性”购销业务。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