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低产田地改造:让云南明天的耕地更给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3日 00:04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本报记者 马蕊

  

中低产田地改造:让云南明天的耕地更给力
中低产田地改造:让云南明天的耕地更给力
中低产田地改造:让云南明天的耕地更给力
在94%的国土面积都是山区的云南,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目标。

  从去年开始,云南省就明确了举全省之力加快中低产田地改造的坚定决心,并制订了宏伟的战略规划——从2009年至2020年,每年投入30亿元资金改造中低产田地200万亩。照此计算,到2020年,2000万亩中低产田地全部改造完成后,至少可以增加10亿公斤粮食,农民至少可以增收100亿元。

  “藏粮于田”、“藏富于田”,这是云南中低产田地改造至今的一个深刻的启示。

  截至目前,云南省已经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453万亩,累计投入资金53亿元。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入冬以来,该省各地围绕今冬明春投资40.75亿元、改造中低产田地307万亩的目标,抓紧黄金施工季节,加快中低产田地改造步伐,目前该省已投入资金18亿多元,改造中低产田地160万亩,完成年度计划的一半以上任务。

  据了解,云南各地把项目建设的重点放在山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打造山区、半山区中低产田地改造的示范样板,推动广大山区、民族贫困地区中低产田地改造上规模、上水平,使农民早受益。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作为重点,各地因地制宜,重点实施土地整治、沟渠配套、田间道路、地力培肥等措施,确保改造标准不降低。将中低产田地改造向低产茶园、桑园、蔗园、咖啡园拓展。

  从改造启动开始,云南省就明确了举全省之力加快中低产田地改造的坚定决心,并制定了宏伟的战略规划:从2009年至2020年,云南省每年投入30亿元资金改造中低产田地200万亩。照此计算,到2020年,该省农民人均将拥有1亩以上的高产稳产农田,亩产旱涝保收400公斤以上。1亩坡耕地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每亩可以多产粮食50-100公斤,农民可以多增收100-200元左右。2000万亩中低产田地全部改造完成后,意味着至少要增加10亿公斤粮食、农民至少可以增收100亿元。

  中低产田地改造以建设“管成网、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田园化、生态化”的高标准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为目标,注重山区半山区这个改造重点,注重建设质量和培肥地力,注重建管结合和产业培育,最大限度地发挥中低产田地改造的效益,让人民群众在中低产田地改造中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直击:农民将告别“靠天吃饭”

  日前,记者走访了几个中低产田地改造地区,发现改造区的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已经很高,

  大家纷纷投工投劳,积极投入到按他们的原话说是“自己的事”中来,大理州弥渡县农民自政康更是全家齐上阵,他激动不已地表示:“这个工程不仅造福我们这代人,更为可喜的是它将造福子孙后代。”

  从农民群众参与的热度中,中低产田地改造为民带来实惠的现实意义便可见一斑。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表示:农民不再靠天吃饭,就是进行中低产田地改造的初衷。

  镜头一:逆旱增收的“野马模式”

  相关数据显示,去冬今春的干旱致使云南60%的小春作物绝收,

  而曲靖市会泽县野马村的小春粮食产量则比上年增长近20%,这便是中低产田地改造给野马村带来的巨变。

  记者从云南省中低产田地改造综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胡朝碧处了解到,自实施中低产田改造以来,野马村共有3万亩左右的耕地在大旱中经受住了考验。

  镜头二:从“三跑地”到“三保地”的“己沃经验”

  地处云南省曲靖市西部的马龙县,耕地面积44万亩,大部分都在山区、半山区,农业基础薄弱,山地干旱缺水,土地零散,耕层浅薄,土壤平均有机质只有0.9%,是典型的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地”。

  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变“三跑地”为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地”,马龙县决定在己沃片区规划实施15.78万亩中低产田地改造。己沃片区中低产田地的成功改造,涉及总面积500多平方公里,共有耕地23万亩,使2个乡镇的914户农户直接受益。

  如今,通过中低产田地成功改造后的己沃片区已经一改往日的景象,6个山头被一层层新开垦的台地连成一大片,高低起伏的坡地变成了“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三保地”。

  镜头三:“望天田”变万亩葡萄园的“弥勒现象”

  红河州弥勒县政府对改造中低产田地的战略规划和大力扶持,将让新哨镇红石岩村这块公认的低产田地很快变成万亩连片的优质葡萄园。

  在中低产田地改造的过程中,新哨镇通过对土地进行一次性集中整治,将坡地改为台地或平地,将小块改为大块,机械化耕作率达100%;修建隧洞与项目饮水和灌排设施相配套,彻底解决了当地民众一直以来靠天吃饭的问题,防洪、排涝和抗旱能力都大幅提高。

  新哨葡萄产业观光带将通过两年的时间新植葡萄1万亩,使新哨片区葡萄面积发展到3万亩,实现农业产值2亿元,组建葡萄生产合作社5家,新建省级无公害葡萄基地3个。

  解码:激活释放农业潜能

  “食为政先,农为邦本。”

  在94%的国土面积都是山区的云南,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目标。“加快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云南省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的战略举措;加快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是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可持续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加快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关键环节。”在采访中,记者不止一次听到了这样的声音。

  据了解,目前,云南省已累计建设约3000万亩高稳产农田,粮食生产已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增长,但随着城镇人口的大量增长、畜牧业和旅游业的加快发展以及食物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对粮食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计2020年该省粮食需求将达2000万吨以上。

  在现代农业建设中,提高土地产出率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同等重要,对于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和荒山面积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云南来说,以改造中低产田地提高耕地产出率有着巨大的空间,以提高耕地产出率提升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是云南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目标。

  云南山区、半山区面积占到了全省国土面积的94%,中低产田地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高达67.1%,有近三分之二的耕地只能靠天吃饭,平均每年农作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30%,有四分之一左右的耕地受到洪水威胁,这就是该省省情。为了该省的粮食安全,加快中低产田地改造已势在必行。

  白恩培指出,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在耕地,希望和潜力在中低产田地改造,一定要下决心改善山区、半山区的生产条件,根本扭转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不仅增加了粮食产量,增加了耕地可供养人口,更重要的是激活和释放出了农业生产潜力。该省省委提出,中低产田改造要集中连片规划、统一实施,以县为平台整合发展改革、农业综合开发、国土资源、水利、农业、烟草等部门和单位资金,确保按期完成高稳产农田的建设任务。严格按照该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从2009年起至2020年,全省改造中低产田地2000万亩,使全省高稳产田从现在的3000万亩增加到5000万亩”的部署和要求。

  胡朝碧表示:“通过对中低产田地改造清除或减轻制约产量的土壤、土地障碍因素,从根本上改善了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探索多渠道投入协调长效机制,运用市场化手段,拓宽中低产田改造的投融资渠道,变单一投融资为多渠道融资,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中低产田地改造。云南在中低产田地改造工程中,中央及省级财政每年投入30亿元左右资金,加上带动州县投入、银行融资、企业投资、社会筹资和农民投工投劳,力争每年投入中低产田地改造资金达到50亿元。”

  (供图:云南省中低产田地改造综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23G1)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