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上最严厉”调控的背景下,房价依然居高不下,进入11月份以来,全国一些地方优质地块再现高价,土地市场上演岁末疯狂。
国土资源部19日夜下发通知,急令地方采取有力措施抑制地价过快上涨,而这已是今年的第三次。
溢价率超50%需上报
国土部此次要求,凡可能出现“高价地”的地区,必须事前评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高价地,稳定市场预期。
“对招拍挂出让中溢价率超过50%、成交总价或单价创历史新高的地块,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在成交确认书签订(中标通知书发出)后2个工作日内,填写《房地产用地交易异常情况一览表》,分别上报国土部和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此次国土部的通知中称。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查阅《房地产用地交易异常情况一览表》发现,此番通知针对的是全国105个城市,既包括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也包括杭州、厦门等二线城市,同时还包括如河北省保定之类的三线城市。
如果出现符合国土部设置条件的高价地块,上述城市需要在表格中说明当月本地房价同比、环比上涨情况,以及地块周边新房和二手房价格情况。
目前业界对于溢价率的计算,惯用做法是用土地最终成交价格减去出让起始价,然后再除以出让起始价。如一宗地块的挂牌起始价为10亿元,最终成交价格为20亿元,依据上面的计算方法得出的该地块溢价率是100%。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土地专家对本报表示,以上述地块为例,如果想控制溢价率不超过50%,就需要控制最终的成交价格不要高于15亿元。但如果可以调整出让时的起始价,适当抬高至 13.4亿元,即便最终成交价格达到20亿元,那么溢价率也没有超过50%。
不过,按照国土部2006年发布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试行)》,土地出让底价的确定并非随意为之:市、县相关部门应当根据土地估价结果、产业政策和土地市场情况等,集体决策,综合确定出让底价。
上述专家认为,虽然目前还没有证据能证明地方人为调高出让底价,但不能完全排除在上级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地方为了数据上的好看而采取这种做法。
继续打击“后市看涨”
自今年9月底楼市二次调控政策出台以来,房地产市场在10月份曾陷入观望,但进入 11月份后,二三线城市的市场交易再度活跃,全国层面也出现量价齐升的场景。
官方统计显示,今年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11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5%,绝对量比10月份增加834万平方米。价格方面,1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7%,环比上涨 0.3%。
11月25日,广州、武汉、杭州三地的总价地王或单价地王问世。当月29日,温州拍出楼面价达3.7万元的新地王,更是创下全国楼板价单价地王。
到了12月,这种火爆的气氛并未随着天气的降温而冷却。本月16日广州白云新城3块住宅用地和一块商业用地等正式出让,央企保利地产“独中两元”,两度刷新了广州单价“地王”纪录。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总工邹晓云对本报表示,国土部这份通知是给地方一个信号,要控制土地出让的总量和节奏,防止再度出现天价地块,进而影响房价上涨预期。
“在中央今年两轮调控之下,各地年底之际仍然接连出现地王,说明房地产开发企业依然看好后市。”邹晓云认为,开发商也在赌楼市调控不会长期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