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后金融危机时代 中国外贸在激荡中走向平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0日 09:08  中国经济网[ 微博 ]

  2010年,经历过国际金融危机寒冬的洗礼,中国外贸终于回归快速增长轨道。这一年,国际经贸环境风 云 变 幻 , 贸 易 保 护 一 浪 高 过 一浪,汇率战交织其中,外需复苏艰难、多种成本压力纷至沓来……,也正是在这一年,出口企业“苦练内功”,中国外贸在转型中走向更加平衡的发展之路。

  外贸增长方式面临被动调整的巨大推力,中国企业需要变被动调整为主动调整,实现出口结构的升级,扩大进口,优化进口结构。历经金融危机寒冬的洗礼、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中国外贸正在激荡中锻炼着走向平衡的本领。

  现 实

  全年增速或超25% 进出口超预期恢复

  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寒冬的洗礼,中国外贸从2009年11月起终于实现了连续正增长,2010年更是以超过年初预期的快速增长,交出了让人满意的外贸“答卷”。

  对于绝大多数撑过了“寒冬”的外贸企业来说,2010年终于迎来了破冰的“春天”。手里的订单开始多了起来,赶上圣诞节的订单,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对于从2009年一片惨淡中走过来的他们来说,这种忙碌是久违的了。

  同样迎来久违的忙碌的,还有作为外贸风向标的港口。11月,位于中国大陆沿海主通道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处的宁波港,一批又一批载满货物的集装箱正运往美国、欧盟、俄罗斯……,熙熙攘攘的景象印证着中国外贸的复苏。按照宁波市港口管理局最新的统计数据,今年前11个月,宁波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比去年同期净增了252万标箱,同比增长26.51%,外贸吞度量同比增长12.26%。

  前不久,海关总署也公布了一组让人振奋的数据:11月中国的进出口均创历史新高,今年1至1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6772.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3%。已超过去年全年22073亿美元的水平。

  这一乐观的数据,改变了此前业内认为进出口增速将逐月回落的预期,多家机构纷纷调高全年预期,预计今年全年进出口总值很有可能会超过此前预计的25%。

  除了总量在快速恢复之外,今年外贸运行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贸易平衡状况继续改善,顺差规模缩小。前11个月我国进口增速比出口增速高7.3个百分点。进口快速增长使我国的贸易平衡状况进一步改善,前11个月贸易顺差1704.2亿美元,同比下降3.9%。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李健认为,我国外贸实现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因素,一是从外部需求看,全球经济今年增速将达到4.8%。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复苏势头比较强劲,投资和贸易均出现较快回升。二是从国内看,我国政府在金融危机中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稳定外贸发展,出口企业并没有受到重创,相反,通过要素整合和结构优化,增强了综合竞争力。主要出口产业在国际分工中已经形成产业链长、集聚度高和规模经济的优势,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比较完善,使得“中国制造”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三是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今年以来进出口商品不仅数量增长,价格也较大幅度回升。

  “总体来看,受世界经济复苏、国内宏观经济基本稳定、国际商品价格上扬、基数大幅上升等因素影响,未来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将呈继续回升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分析,但是受同期基数、欧债危机、退税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出口增速将有所放缓。

  激 荡

  汇率战贸易战交织

  今年以来,中国饱受贸易保护主义的干扰,成为“重灾区”。欧美日等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过于温和,国内经济矛盾凸显,政治压力加大,这使得他们选择高举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将国内矛盾转嫁国外。

  在袁鑫的记忆里,他似乎从没有像今年这样时刻关注国际经济形势。在广东一家陶瓷公司担任出口部经理的他,今年还恶补了关于国际贸易和汇率的相关知识。

  他说,建材行业是对汇率非常敏感的行业,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产品的价格和企业的利润。公司已经开始根据汇率变化调整产品的价格,采取“小步快跑”的策略,跟随汇率变化的节奏进行调整。

  规避汇率风险带来的业绩损失,这已经成为中国出口企业在2010年的“必修功课”。

  9月24日,美国国会众议院筹款委员会投票通过了旨在对低估本币汇率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的法案。这项“人民币汇率法案”的通过,将今年以来的中美汇率之争推上了顶峰。

  继美国之后,欧盟也显现出跟风施压的苗头。此后,一些新兴经济体国家纷纷开始采取“弱势货币”策略,压低本国币值。就这样,剑拔弩张的货币战局势最终点燃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硝烟。

  究其根源,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极大地催化了贸易保护主义情绪的释放。欧美日等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过于温和,国内经济矛盾凸显,政治压力加大,这使得他们选择高举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将国内矛盾转嫁国外。

  事实上,今年以来,中国已经饱受贸易保护主义的干扰,成为“重灾区”。新春伊始,中国就遭遇了来自欧美日等多个国家的“围堵”。从年初就频频发起的各种贸易救济措施贯穿全年始终,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都翻番增长。

  以欧盟为例。据统计,1至11月,欧盟已对中国发起10起贸易救济调查,超过2009年全年欧盟对中国产品发起案件数、涉案金额约47.4亿美元,为2009年全年涉案金额的6倍。今年6月和9月,欧盟委员会对中国数据卡发起保障措施、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涉案金额约41亿美元,不仅成为迄今为止中国遭遇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救济调查,也是欧盟首次对中国同一产品同时进行三种贸易救济调查,在国际贸易救济实践中极为罕见。

  其次,今年以来,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从纺织、轻工等低附加值产业向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蔓延。一个典型的案例是,10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着手调查中国的新能源产品补贴政策。这项调查涉及中国的风能、太阳能、高效电池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154家企业。

  同时,贸易摩擦从具体产品层面向产业政策、汇率制度等宏观层面延伸的态势也更加明显。今年以来,欧美日等国家纷纷出台新的贸易政策,收紧趋势愈加明显。

  (责任编辑:何欣)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