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贺立峰报道
被调控政策压抑多时的房地产市场在11月似乎出现了温和上涨的迹象。楼市成交量与成交价格都呈现出上行趋势,难道楼市真的消化掉了调控的压力,开始继续“一心往前冲”?
“造成此次楼市量价反弹现象出现的原因,我认为是由于国内下半年通货膨胀趋势越发严重,投资者为了不使自己的资本缩水,出于保值增值的愿望而把资金选取性地注入房地产市场造成的。”北京天韵习玺城市运营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彦斐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刘彦斐指出,前期的调控政策主要针对一线大中型城市,而二三线城市受调控政策影响相对较小。出于投资风险的考虑,投资者更多地选择了一线城市近郊与二三线城市的楼市作为投资对象。这也造成了地方房地产市场的继续火热。
从价格上看,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11月,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为8487元/平方米,较上月上涨0.82%,其中86个城市价格环比上涨。价格上涨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
而在成交量方面,11月的第一周,成交量仍然受调控压抑并未出现太多变化,第二周35个城市中已有12个城市成交量出现止跌回升;到第三周,18个城市开始上升;到了第四周,成交量全面回升。重点城市中,北京、杭州等7个城市成交量环比上涨。
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马遥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国内楼市量价反弹主要是因为中高档楼盘交易的结构性回暖带动的。‘9·29’调控政策出台,对我国部分大中城市高价楼盘交易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受政策压制推迟入市。但11月下旬开始,高价楼盘大量供应市场,加大了楼市供应量,助长了楼市量价齐升。”
对于房地产市场是否已经开始全面回暖,业内存在很大分歧。中原地产深圳二级代理副总经理玉家雄对媒体表示,最深幅的观望已经结束,调控悲观情绪被时间消化以后,市场已经开始调整心态逐步回暖。
而万科董秘谭华杰认为,回暖是假象,交易量的上升是由于供应量上升带动的,政策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近期供应量上升太快提升了交易量。
刘彦斐也表示,成交价与成交量的上扬只是阶段性的一个表现,此次回暖现象只是楼市结构性回暖,还没有形成房地产全行业的回暖。市场究竟运行得如何还需进一步观察。
事实上,政府对于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决心依然坚定。近日,住建部向各地发出《关于报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的通知》,明确提出,2011年计划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是1000万套,且公共租赁房将占主要部分。
对此,马遥告诉记者,这可以看出政府一方面通过改善楼市的结构性供应,使保障性住房存量提升,另一方面不放松楼市调控,两手结合,促使楼市回归理性。但明年如果房价仍然得不到控制,出现报复性上涨,不排除政府将放出更加严厉的政策。包括对前期政策的进一步细化以及征收房产税、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等更严厉的措施。
刘彦斐同样认为,如果明年房地产市场仍然出现不可控的情况,房产税将成为重要的调整措施出台,但征收房产税的具体力度还不好说,总之我们的政府必须使房地产市场回到一个平稳的发展态势,确保社会稳定以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