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8日讯(记者 佟明彪)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在社科院《住房绿皮书》发布会上用“灰色收入” 解释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如何传导到房价上的问题。
以下是尹中立发言实录:
首先祝贺《住房绿皮书》顺利出版,而且这本书比上一本书更系统、更全面。
因为今天时间关系,既然参加这样一个新闻发布会,也制造一点新闻。从今天各位专家的发言也可以看出来,今年房地产的调控,以及调控之后的市场走势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原因何在,有很多种解释。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解释,就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了房价上涨的压力。但是从金融的角度来看,宽松的货币政策如何传导到房价上,这里面有很多很难解释清楚的问题。比如,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表现为信贷政策宽松。我们观察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2009年年初,随着信贷大幅度的增长,立刻表现为存款的大幅度增长。信贷的增长会导致企业存款的增加是很好解释的,但是它为什么立即表现为居民存款更大幅度的增加,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这个传导机制是什么?如果不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因为买房主要是个人的行为,没有哪个公司去买一栋楼的。所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如何去增加了居民的存款,然后再传导到房价上,这中间到底为什么会立竿见影,没有人去解释。
我这里制造一点新闻,我认为用灰色收入去解释更客观,而且是符合逻辑的。什么叫灰色收入?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两个领域,一个是流通领域的商业回扣,这是中国流通领域的潜规则。所以这里面的收入就和流通总量,简单来说跟GDP的总量是成正比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个领域存在着普遍的,而且是高比例的商业回扣,就是固定资产投资领域。我和很多搞工程的人在进行私下接触的时候,我说其中的回扣10%有没有?他们说低估了,至少有15%。去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20多万亿,如果乘15%,就是3万亿的收入进入了少数人的口袋。去年整个商品房的新房销售4.6万亿,如果说去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去年的M2增长了30%,今年估计到年底是20%,这两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整个中国的货币总量增加了50%,但是我相信大多数人口袋的收入并没有增加50%。但是增加到谁的手里去了?通过固定资产投资领域高额的商业回扣以及流通领域普遍存在的回扣进入到少数人的口袋。
由此可以推导出,为什么会出现各个城市一个矛盾的现象,大多数人买不起房,但是房子却卖得非常好,原因何在?我们现在通过有差别的信贷政策企图控制这种购买力。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结果是,你不是不给他贷款,一次性付款的比例空前增加。也就是说,购买力是十倍发生,所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如何传导到房价,用灰色收入来解释是最符合逻辑的,用其他的解释根本无法自圆其说。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索智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