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姜雷 刘伟勋 新的一年,消费者最为关注能源的价格,他们希望通胀重来之际,油、电、煤、气价格不要上涨;投资者则更关心投资机会,期待行业增长和结构调整能带来更多的商机。
我们给出的答案,或许会让这两部分人同时失望。2011年,能源业将呈现价格全面上涨和垄断继续强化的总体态势,而且这一态势已经在强大利益集团的推动下,以深化改革和规范行业的名义被不可逆转地推进。
问:国内能源价格是否会大幅上调?
答:2011年或将成为包括天然气、成品油等资源价格机制改革落地的元年。随着改革的推进,价格上涨已成定局。
2010年,资源价格改革在政策层面上已经有了实质性的推动。年初发改委已经会同三大石油公司就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意见。最新的消息称,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待审批。根据该方案,成品油定价机制将从现行的22天调价周期缩短至10天,目前,市场上传出了两种关于定价权的方案:让油企在国家监督下自主定价或委托第三方制定新的调价标准和计算公式。
这套新方案很有可能在2011年初就会推向市场。
同步推进的还包括天然气定价机制的改革。目前国内天然气销售实行的是国家统一指导价格,与国际进口气价严重倒挂,对企业而言,进口就意味着亏损。
寻求到一个各方均能满意的价改方案,实为难事。但目前国内天然气供不应求,2011年天然气进口量必将大增,天然气涨价已经无法回避。无论采用何种价改方案,首先考虑的必然是上游企业的盈利。对于终端用户来说,尤其是工业用户,其使用的成本将大大提升。
煤电价格方面最新的消息是,继2009年之后,煤炭订货会再次被取消。2011年市场煤和计划电的博弈会更进一步,政策推进下的全国范围内的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将对煤价形成有效支撑。从供需角度看,2011年煤炭总需求仍将以9%的速度递增,受铁路运输瓶颈以及主要产煤区投资下降的影响,煤炭产能则出现增势趋缓,这些都成为2011年煤炭价格进一步上涨的预期。
但不可忽视的是政策干预力量。发改委等部门或考虑通胀因素,将采取相应手段对煤价上涨进行遏制。处于计划电的发电企业2011年的日子也并不好过,电价仍受制于政府指导,全面市场化遥遥无期。考虑到五大发电企业承担的大幅亏损,2011年,在适当时候启动煤电联动机制上调电价弥补发电企业损失,但幅度并不会过大。
问:民营加油站和民营煤矿是否会进一步退出市场?
答:2011年,民营煤矿将感受到民营加油站、地方炼厂这些年来求生的艰辛。2010年10月发改委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从政策上宣布,特大型煤矿企业集团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要达到50%以上。
换句话理解,煤炭行业的整合将向仿照石油、电力行业,未来煤炭资源将不断集中,最终煤炭行业也将成为少数几家国企主导的寡头垄断行业。
2011年,我们会看到更多的省份推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办法,依靠煤炭发家的民营煤老板们将加速离场。
更需要关注的是,这些曾经的煤老板手握真金白银将投向何处。在过往的日子,我们看到山西的煤老板纷纷寻找新的投资项目,有进入白酒行业、房地产行业、PE行业的,但鲜见成功转型案例。在民营煤矿的归属问题上,更多央企会参与到这场资源争夺战中去,地方国企与这些央企的利益如何分割、调和,也会出现更多的碰撞。
民营加油站和地方炼厂或许会迎来2008年底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生存挑战。
2010年下半年开始,国际油价重回80美元,地方炼厂不堪重负。更重要的是,中石油、中石化上下游一体化战略在2011年将进一步细化,零售终端将成为他们争夺的最后一块阵地。下一步,加大力度收购辖区内的民营加油站已经成为他们新一轮终端布局的重要战略,在油源缺乏、价格受制的形势下,更多民营加油企业会选择与三大石油公司合作,甚至直接将自己卖掉。
问:能源领域哪些企业效益会最好?
答:2011年,资源价格改革的推进,三大石油公司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目前中石油占据国内天然气产量83%份额,天然气管道约占全国的90%,在下游的城市燃气供应领域也突入了众多城市。一旦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落地,在天然气领域上下游通吃的中石油将成为最大的赢家。
2011年,我们将看到更多的中石油旗下的昆仑燃气并购或者控股更多城市管网的案例。
对于中石化而言,2011年将受益于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调整意味着成品油国内终端零售价格进一步与国际油价接轨、联动。
新定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还将增强三大石油公司在终端的竞争能力,之前众多成品油贸易商对成品油运行机制早已摸透,低买高卖,囤油居奇。新定价机制缩短调整周期,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这种投机行为。
2011年,各种机构纷纷预测煤炭价格将维持高位,甚至持续上涨。这对于神华集团、中煤集团等大型煤炭国企,是个好消息,但对于华能、大唐等发电装机占到全国40%左右的五大发电央企来说,恐怕是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
由于近段时间煤价大涨,电力企业亏损严重。截至10月底,五大发电集团亏损面达50%。之前,五大发电公司通过不同渠道,多次向国家发改委反映电煤成本问题,但发改委等部门目前还没有就电价上调问题进行研究。
问:新能源领域会出现哪些新的投资机会?
答:如果没有可在新能源某个细分市场立足的独特而核心的技术,即便拥有再多的资金和再好的政府关系,也很难在新能源领域有大的作为。
过去几年中,大量的资金已经涌入新能源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将行业的进入门槛不断抬高。这种门槛,既包括先来者设置的进入壁垒,也包括政府部门为规范行业发展而制定的准入标准。
从行业结构来看,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央和地方国企在新能源领域的主导地位已经确立,无论是在设备制造环节,发电环节还是电网环节。
目前非国有资本能够拥有较大话语权的,恐怕只有光伏电池和风电机组的制造环节,这两个领域将会出现世界级的中国企业,但肯定不是最近一两年的新进入者,除非它拥有革命性的创新技术。
在这样的行业结构之下,如果仅靠自己的力量,从新技术的研发起步,恐怕已经没有机会。
不过,2011年依然会有大量的所谓新能源企业进入市场,它们大多打着高科技、新兴产业的旗号,以LED、新能源电池等概念进驻各地的产业园区。
2011年,将是新能源企业扎堆登陆国内外资本市场的一年。中国最大、全球第三的风机制造企业华锐风电在经过波折后,会再次向股市发起冲刺。央企华能、大唐、华电、中电投旗下的新能源企业,也将没有悬念地上市融资,并获得投资者的追捧。
在这些企业上市之前突击入股,恐怕已经没有机会。更有背景和实力的投资者,已经迅速而隐秘地完成了布局。在二级市场购买股票是个现实的选择,但不要指望短时间内获得很高的收益。(本文有删减,全文刊发于经济观察网WWW.EEO.COM.C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