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山钢重组日钢再度搁浅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6日 09:55  中国经济时报

  业内人士认为,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搞“拉郎配”式重组,最终导致的后果肯定是困难重重

  本报记者 王松才

  山钢重组日钢事件吊足了人们的胃口。

  香港上市公司开源控股12月2日发布公告称,山钢集团收购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能在上月底完成,将延期至明年2月。

  这已经是山钢收购日钢的第二次延期。此前,开源控股在9月1日的公告中曾表示,山钢收购日钢的交割日定在今年11月30日前。

  涉及各方不愿评价再度延期

  11月5日,日钢官网上挂出唯一的一则企业新闻。该新闻称,10月30日,京华日钢公司召开了2011年生产经营动员会。而这次动员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的重要会议,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现在,日钢官网上的企业新闻栏目里这条唯一的新闻也消失了,重新变成了一片空白。

  外界认为,按照最新评估结果,山钢要一次性买断日钢的资产,需要支付80亿元至100亿元的现金,而对于山钢来说,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比较困难,加上日钢董事长杜双华给此次收购行为设置重重障碍,这导致了山钢收购日钢至今“难产”。

  12月3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致电山钢集团询问此次收购进展情况,对方则一如既往地表示:“不清楚。”

  上述山钢人士对本报记者强调,山钢收购日钢的工作并未停滞,目前还在进行当中,山钢有专门的工作组在负责此事,但他拒绝透露工作组的联系方式。“我们只有在取得阶段性进展的时候才能对外发布消息。”

  同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致电山东省国资委,对方表达了对媒体关注山东国企兼并消息的谢意,但并未能对本报记者透露相关消息。

  一向神秘低调的日钢对此事件除了公告上发布的内容外,也并未对外宣布更多信息。

  截至目前,外界对山钢收购日钢未能成功的原因亦只是止步于猜测阶段。

  “拉郎配”式重组不顺利

  “日钢一直都不愿意被山钢兼并。”12月3日,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主任侯志芸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应该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兼并重组中应避免国有独资、一股独大兼并带来的固有体制的弊端,应该给民企留下其体制优势的发展空间。

  “强扭的瓜不甜。”3日,一位要求匿名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搞“拉郎配”式重组,最终导致的后果肯定是困难重重。

  今年8月中旬,山东省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省”。8月23日,山东省政府方面表示,山东将在重组政策、地方利益政策及对山东钢铁的扶持政策等方面明确具体办法,并着手日照钢铁精品钢基地的前期准备工作。按照国家相关“减量调整”的原则,建设日照精品钢基地势不可挡。另外,重组日钢是建设日照精品钢基地的必要条件,外界多认为山东方面不会放弃对日钢的收购重组。

  “山东省政府的决心还是很大的,不合并日钢的话,日照精品钢基地就无法建设,但重组过程中,双方的利益如何协调好是个关键。”上述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国企兼并民企不像国企之间的兼并那么简单,平衡利益的问题要困难得多。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