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调控下非房企急速撤离楼市 地产业务皇帝女变烫手山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3日 00:45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记者 徐凤

  今年,在一系列调控政策重击下,非地产主业上市公司剥离地产业的新闻最近频频见诸报端,引发社会关注。据报道,11月份以来,非地产主业上市公司剥离地产案例就有7宗,涉及资金超过30亿元,獐子岛厦门信达合肥百货酒鬼酒、通城控股等公司都在此列。业内专家认为,在调控政策重压及融资渠道被封杀的情况下,非地产主业上市公司剥离地产业务或使房企并购潮愈演愈烈。

  现状 撤离楼市涉及资金超30亿

  近期,非地产主业上市公司开始撤离楼市,尤其是11月份以来,非地产主业上市公司剥离地产案例就有7宗,涉及资金超过30亿。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11月2日,通程控股将持有的全资子公司通程金洲100%的股权全部转让给新阳光铝业有限公司,转让价格为6614万元;11月16日,酒鬼酒将持有的湖南利新源75%的股权转让给成都新合能公司,转让价格1499.2万元;11月17日,獐子岛表示,以1.24亿元的股权转让价,拟将持有的大连獐子岛耕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大股东投资发展中心,并全面退出房地产行业。此外,9月29日就已分别公开挂牌出售公司以及子公司地产业务的合肥百货,遭遇无人接盘的局面之后,不得不二次打包于11月推向市场,以1.98亿元的底价出让。

  房产专家谢逸枫透露,由于受到楼市政策调控的影响,4月以来就有金种子酒东方宾馆江苏吴中华东医药海利得重庆路桥爱建股份ST珠峰太原刚玉、獐子岛、珠海港、合肥百货、酒鬼酒、厦门信达、亨通光电、通程控股、新希望江淮动力广汇股份南通科技佛塑股份、陕国投、*ST筑信星湖科技广东明珠25家公司陆续公布了剥离相关地产业务的公告。据《每日经济新闻》初步估算,已正式公告转让旗下地产资产的上市公司,涉及转让资金超过30亿元。

  经纬行研究中心朱欣苑认为,各公司集中优势资源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是逆势环境中的通常做法,即做减法而不是加法。在当前的调控政策重压下,非地产主业公司剥离地产业务亦属正常,因为当前环境下项目成功运营的难度增大,学习的成本会较高。

  探因 调控重压融资难成主因

  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转行做房地产的上市公司不下40家,而在2009年这一趋势更是到了顶峰。当年有包括高金食品宏达股份杭萧钢构西安饮食小商品城等纷纷涉足地产业务。一时间,楼市因众多非地产主业公司的加入而变得热闹非凡。那么,昔日人人争抢的“皇帝女”,为何今日变成非房企的“卖剩蔗”?

  谢逸枫分析,目前,全国大大小小房地产企业超过8万家,在一系列政策调控重压下,非主业房企在利润急剧下滑的态势下,被迫急速离开楼市,规避风险。因此,经不起政策调控考验的非主业房企,退出房地产业也是一种必然。

  据了解,限购令等行政手段的出台,以及众多调控政策的累加,导致一手房销售速度减缓,房企资金链开始出现紧张迹象。在融资渠道被封杀的情况下,“非房企”上市公司面临着资金大缺口的现象,甚至被迫抛地或是转让地块。再加上证监会不再审批任何房地产的再融资申请,进一步恶化非房企上市公司资金链。

  有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国家多番调控楼市,加息再次启动,10天内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近期更是传出年底不少银行停止放贷的消息,金融信贷再次收紧的信号让市场风声鹤唳,令那些原本做水产的、酿酒的及搞科技等非房企陆续撤离房地产市场,回归主业。

  谢逸枫分析,“一方面,国务院对房地产政策调控趋势不变,同时货币政策的收紧和对房地产的挤压,使部分非房企上市公司对参与楼市开发丧失信心。” 另一方面,受到融资渠道堵塞和未来楼市或进入调控常态影响,非房企上市公司剥离地产也是为减少整体公司资金紧张的“包袱”,以防资金运作出现破裂的风险。

  探果 房企并购潮或愈演愈烈

  非地产主业上市公司剥离地产业务后,是否给正牌房企提供了并购良机?业内人士认为,这不仅为品牌房企提供并购的机会,还将有利于品牌房企扩大规模。

  谢逸枫指出,“非房企”上市公司剥离地产业务,无疑成为今年销售指标完成率达到80%、又亟需土地储备扩张的房企最好机会。对专门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尤其是不差钱的房企,在“非房企”上市公司亟需抛售地产业务、要价较低的情况下,绝对不会错过低价收购的机会。

  据了解,近期万科欲收购深圳建设集团的计划又浮出水面,但目前收购尚处在洽谈阶段。11月份又传出万科收购深圳海轩广场的消息,并更名为万科红,即将发售。金地集团上半年也收购了东莞市金地宝岛房地产有限公司20%股权、珠海市和嘉达投资咨询有限公司51%的股权。9月份,恒大地产的全资子公司盛誉(BVI)有限公司以19亿元收购佳兆业集团旗下的广州商业地产项目佳兆业广场。

  朱欣苑认为,非地产主业上市公司剥离地产业务,给了地产公司更多的并购选择机会。对于专业地产公司来说,逆市环境往往也是扩张的好时机。“通过合作、收购来扩大企业规模,是大型房企趁行业低潮期低价吸纳项目的惯用策略,不但可以通过并购进入之前没有开展业务的地区,也可以降低开发成本。”

  专家看法

  “门外汉”就该被挤出楼市

  资深房地产专家谢逸枫认为,“非房企”卖空房地产业务,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和繁荣发展,挤掉一些“门外汉”——非房企,让专业性的房企去开发才是未来楼市发展的趋势。目前,即便有众多“非房企”剥离了房地产业务,并不代表知名房企也对市场前景感到悲观。不过,“非房企”坚决卖空房地产业务,给了市场一个重要的信号,即房地产业将面临新的调控周期。

  朱欣苑则认为,发展商都是追求利润的,不存在专业地产公司就会从楼市健康角度考虑,而非主业公司就会让楼市不健康的问题。只是专业地产公司所开发的产品会更符合消费者需求,但非主业公司也可在代理公司帮助下逐步走向专业。

  针对调控结束后,剥离地产业务的非地产主业上市公司会否卷土重来,二进甚至三进楼市淘金。谢逸枫认为,房地产作为暴利行业,大部分“非房企”基本早在6年前就插手从未做过的房地产业务。目前,受到政策调控和融资困难及考虑到自身主营产业,仅仅是暂时撤离楼市,避免资金被套的风险,况且撤离之后,等政策调控结束,融资放松,楼市稳定,又可以再回到房地产业。另外,也不排除这些“非房企”在楼市圈钱的目的,因为土地的升值速度甚至超过了房价的上涨幅度,炒地皮甚至比炒房更加暴利。毫无疑问,一旦调控结束,剥离地产业务的非地产主业上市公司肯定会卷土重来,积极进入房地产行业继续“淘金”,力图分一杯羹。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