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房地产信托再遇监管风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1日 05:32  金融时报

  记者 钱进 《上海金融报》记者 李茜

  日前,银监会发布《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近期发行火爆的房地产信托再度刮起监管风暴。一时间,市场风声鹤唳,甚至有不少信托公司立即暂停了旗下所有房地产信托业务。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此次银监会只是要求自查,并未下令信托公司放弃房地产信托业务,只是对几个月来迅速膨胀的总量进行控制。有鉴于房地产业务的高额利润,未来房地产信托仍然会是信托公司的主要业务,不过前提是信托公司必须提高自主管理能力,做好设计产品结构,并严格控制风险。

  总量火爆引发关注房地产信托一直是信托理财市场上的宠儿,由于预期收益率远高于其他产品,投资者对其十分青睐。尤其是今年下半年以来,银监会下发通知“限制银行理财资金借道信托平台进入房地产领域”后,房地产商大批转向信托市场融资,原本热销的房地产信托总量终于出现“井喷”态势。

  中国信托业协会的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投向房地产领域的信托资金共计2204.751亿元。第一季度末时,信托资金有10.64%投向房地产;第二季度末,占比升至11.35%;而到第三季度末,这个比例已经达到了13.41%。至9月末,中国累计新增信托项目金额1.8万亿元,其中投向房地产行业的为0.22万亿元,环比二季度末的0.14万亿元增57%,远高于整个行业环比26%的增速,房地产信托市场“炙手可热”。

  房地产信托总量的急剧攀升开始引起监管部门的担忧。沪上某信托公司人士告诉记者,日前,银监会召集不少信托公司老总进京开会,在重申《通知》的基础上,要求各家信托公司立刻对旗下房地产信托的合规性和风险状况进行自查。

  对于平安信托、中融信托、山西信托、天津信托等在会后立即暂停房地产信托项目的行为,该人士表示这应该不会变成信托行业的普遍现象,有可能是因为这些信托公司此前发行的房地产信托量比较大,在领会监管层意思后自觉暂停,以显示全面配合的态度。

  据了解,此次表示暂停业务的中融信托的房产信托发行规模一直居行业之首,而平安信托的房产信托发行规模也居全国第三。业界猜测,有可能是银监会领导日前对几家房产信托总量过大的信托公司“点名”,才引发了其房产信托的全面停顿。

  未来仍将继续发展事实上,今年2月份,银监会已下发《关于加强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就要求信托公司发放贷款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必须满足“四证”齐全、开发商或其控股股东具备二级资质、项目资本金比例达到国家最低要求等条件;同时,要求信托公司不得以信托资金发放土地储备贷款等等。因此,这次监管风暴总体上被视为是针对规模的控制。

  一方面是政府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一方面却是信托业对房地产企业的“大输血”。不过,有信托公司项目经理表示,信托公司并不是在和政府唱“对台戏”,而是房地产企业找到信托公司并提出有“诱惑力”的收益,从商业角度来说,这的确是笔好生意。

  据悉,目前市场上房地产信托的预期收益率已基本达到12%~13%的高位,甚至有的产品开发商还承诺随行业好转再继续“加码”,在彰显房地产行业高利润的同时,也预示信托公司不会完全放弃房地产市场。

  分析人士表示,只要信托公司通过降低房地产项目的抵押率、寻找好的项目、选择开发资质较好的房地产公司等风控措施,高收益的房地产信托仍将会是投资者的宠儿。用益信托工作室分析师岳婷指出,《通知》的出台不仅为了配合国家对房地产业的调控,更说明房地产信托的风险日益增大,市场上的房地产信托产品良莠不齐,已经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但并不能因此说房地产信托前途暗淡,只要信托公司能提高风控能力,很好地设计产品结构,房地产信托依然前景光明。同时,商业地产在悄然兴起,REITs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今后房地产行业还有投资机会。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