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洁云
本土投行的新一轮洗牌已经拉开帷幕。
IPO业务作为现阶段各券商的核心竞争力和投行收入的主要来源,素来是兵家的虎踞龙盘之地。自去年6月新股发行重启,以及10月创业板开闸以来,国内投行风生水起,引发新一轮的争夺战。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今年以来A股首发数量高达309家,是2007年至2009年三年发行数量之和。其中发行中小板172家、创业板105家、主板23家,共募集资金4351亿元。
“四小龙”瓜分1/3项目
据《第一财经日报》测算,共有57家投行分享了IPO业务带来的137.92亿元的收入。其中,排名前10位的投行共计获得79.16亿元,比例达到57.4%,占据半壁江山。
首发收入冲破10亿大关的有平安证券、国信证券、华泰证券(合并华泰联合证券计算)三家,实现IPO保荐和承销收入分别为16.63亿元、10.36亿元、10.7亿元。招商证券也紧随其后,已有9亿元收入囊中。而2009年独揽10亿IPO收入的中金公司在今年以来仅斩获7亿元,拥有“高贵血统”的中金公司首度逊色于南方的“草莽”券商们。
从发行家数来看,“投行四小龙”则依旧占据绝对优势。平安、国信、招商、广发的承销家数分别达到34家、26家、20家、17家,承揽了今年1/3的项目。
另外进步神速的还有国金证券、安信证券、宏源证券等。这三家原先是名不见经传的中小券商,投行收入也从原先的寥寥几千万攀升至3亿~5亿元,承销家数均为9家,并列券商中的第五位。
以“投行四小龙”领衔的华南券商和中小券商高度分享了此轮IPO盛宴。究其原因,主要是去年下半年新股重启以来,特别是创业板推出后以中小项目为主导的发行格局。
“主板的公司发一家少一家,已经趋于饱和,但中小板和创业板至少还有1000多家企业等待上市,并且目前券商的储备项目也较为充裕,所以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券商的IPO业务仍能保持平稳的发展,但像今年这种大爆发的情况或将趋于缓和。”深圳某券商保荐代表人表示。
投行收入占比上升
另外一个显著变化是,券商投行业务的激增,促使投行收入在券商业务比重中有所提高,其中尤以中小券商为甚。
根据2010年所有券商中报统计,61家拥有保荐承销业务的券商中,有27家投行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10%。而2007年至2009年的数量仅分别为8家、14家、16家。
另外,50家券商今年上半年的投行收入占比相较2009年上升,31家投行收入占比超过去年该百分比的2倍以上(该计算基于2009年有5个月处于发行停滞状态)。
甚至有几家券商的投行业务能够顶起“半边天”,超越经纪业务。平安证券、国金证券、第一创业证券今年中期的承销业务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67.33%、49.31%、44.6%,而上述三家券商2009年的承销业务净收入比重仅为35.01%、10.02%、10.09%。另外,部分小券商在项目上具有区域性优势,也能在IPO盛宴中分得一杯羹,对公司收入贡献较大。比如日信证券、太平洋证券、华林证券等公司的投行业务占比都超过了20%。
“投行收入比重提升最根本的原因是发行业务量的增大。”某创新型券商投行部老总表示,IPO发行市场越来越大,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随着创业板的开闸,创业板和主板的保荐人通道可以并行,这也意味着投行的业务量多了一倍。另外,再融资和并购重组项目也趋于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