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分析称垄断是油荒症结(2)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4日 03:47  21世纪经济报道

  “实际上,民营企业在国外能拿到便宜的油,比如在哈萨克斯坦,我们就能拿到20美元一桶的原油,但进不来,因此只能原价再转手卖给中石油,而在美国和日本情况恰好相反,只要能给国家拿回油,国家就高兴,但在中国,行不通。”一名民营企业负责人说。

  3.民营油企夹缝求生

  民营石油企业除了在上游勘探、开采领域无法参与竞争外,在中游炼化、下游销售环节,民营石油力量所面临的生存空间也十分有限。尤其在炼化环节上,民营企业受到的多重夹击则显得更为突出。

  目前,全国带有批发资质的民营炼油厂有70余家,炼化能力在2000万吨以上。根据国家的审批规定,民营炼油厂必须拥有自己的油库才能获得批发资质,油库设计能力从1万吨以上到5万吨不等。

  上述一名民企负责人向本报记者透露,国家每年都会给部分民营炼油厂划拨一定数量的原油指标,中石油却经常以排产计划饱和为由百般推诿,无奈之下,民营企业只能将指标卖给中石油,中石油再将指标分配给它的三产公司。

  “国家既然批了这些民营石油公司,那这些公司就应该有权销售、有权炼化,并且国家也给了一部分配额,但一找中石油他们就说我们现在的排产计划已经排到了明年,不是不给你油,你得分先来后到,然后就给你排产,一排就排到了明年后半年。”上述民企负责人说。

  “比方说每年国家都会拨给民营企业70万吨的油,最后50万吨都会落入中石油的三产公司,剩下的20万吨才是民营的。”另一名民营企业负责人说。

  油源成了民营炼油厂一直处于饥渴状态的主要原因,为最大限度地争取油源,民营企业不惜借助各种手段“讨好”两大集团,其手法也更是五花八门。

  而与民营企业挣扎突围形成对比的是,两大集团自己的炼油厂却经常处于闲置状态。

  11月初,中石油在一份内部报告中透露,称国内主要炼厂平均开工率为86.9%。

  针对这一数据,广东省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一语道破:“这个开工率是很低的,尤其在柴油供应紧张的情况下。”

  本报记者了解到,现阶段国内民营炼油厂的油源主要有三大途径:其一来源是中石油、中石化,进行委托加工;其二来源是延长石油,还有中石油、中石化在国内各大油田的边角油;其三是进口的燃料油。

  而据前述石油专家透露民营炼油厂获取油源的三大途径中,除了延长石油能够相对宽松地保证油源外,其他两个途径都可能受到两大垄断巨头的制约。

  “延长石油作为地方油气,政策相对比较开明,每年大约1000万吨的产量中,至少要给民营企业500万吨左右,这对他们有好处,因为比他们自己炼化的利润要高。”上述石油专家说。

  而民营企业以委托加工的名义去两大集团争取油源或者进口燃料油进行提炼,都难免会遇到重重阻碍。

  委托加工则需面对中石油、中石化排产计划滞后的刁难,而在燃料油进口方面,民营企业也需要通过各种灵活手段打通中石油的层层关系。

  “燃料油与原油在指标上只差一点点,其实就是原油和基础油,有进口权的民营企业都会以燃料油的名义进口,然后再提炼成柴油和汽油等产品,这个标准是由中石油把关的,所以疏通关系也就在所难免。”上述业内专家指出。

  4.垄断格局何时能裂变?

  一个无从讳言的事实是,大规模的柴油荒在造成全国多数城市加油站货车拥堵不堪的同时,也折射出了中国石油管理机制中的体制之弊。

  “两大央企石油公司控制着国内石油行业47%的石油资源开采权,在中游控制着炼油企业的生产加工权(包括国内地方炼油厂),对外掌握控制着53%原油、成品油的进口权,由此可见由于市场主体单一石油资源在市场上是得不到合理的有效配置。从原油进厂到成品油配送销售等环节上,两大公司都是按照计划在系统内运营,生产与市场脱节,计划跟不上市场变化,从而造成国内石油市场的供求关系失衡。”齐放说。

  而在垄断之钳下,中国石油安全的脆弱神经则凸显得越加敏感。

  “国家为什么要和俄罗斯签订‘贷款换石油’的协议,就是因为马六甲海峡太危险了,必须要加紧布局陆路油气管道的铺建,以确保国家石油安全。”前述石油专家指出。

  据上述专家介绍,马六甲海峡堪称东亚各国的石油生命线,日本和韩国100%进口石油都必须通过马六甲海峡。中国现有石油海运航线主要有3条,即中东航线、非洲航线和东南亚航线,这3条航线占中国进口原油的85%,也全都必须通过马六甲海峡。而目前管理马六甲海峡的三个国家分别是新加坡、韩国、日本,中国并不在其列。

  “我们的石油储备连7天都不够,马六甲海峡最窄的地方不过2公里,如果我们的油轮在马六甲海峡卡上7天,中国的经济也将濒临瘫痪。”上述石油专家说。

  同时,上述石油专家还指出,从哈萨克斯坦引入新疆的石油管道也并非后顾无忧,管道实际控制权依旧掌握在哈萨克斯坦手中。

  而来自国际能源组织评估的数据显示,仅中国一个国家就占据了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40%。

  高危之下,何去何从?

  “必须打破垄断,全民找油,藏油于民。”王勇说。

  王勇介绍,在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民营企业都会用自己的油库配合国家建立石油储备系统,以减少国家的投入。中国的民营石油企业拥有1亿吨的油库总设计能力,然而目前一半以上的设计能力都处于闲置状态。

  同时,王勇还进一步指出,历年来,国家逐步放开了民营企业的进口权,国家也提出过民营油库配合屯油的要求,但由于垄断巨头的强行干预,藏油于民的初衷也迟迟无法实现。

  “民营企业完全可以渗透到中东,渗透到加拿大,渗透到哈萨克斯坦,如何让他们拥有实实在在的进口权,打破三大集团原油进口的垄断局面,中国的石油安全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王勇说。

  2010年5月13日,“非公经济36条”颁布5年之后,国务院再次发布《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36条”。

  “新36条”指出,国家在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将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在石油行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石油天然气建设。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与国有石油企业合作开展油气勘探开发。支持民间资本参股建设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

  “‘民资新政’不能只停留在文字性的指导性层面,如何操作,由哪一级政府部门负责与央企、国企对接?怎样进入这些行业?说到底仍然是雾里看花,民企戏称为‘玻璃门’。‘玻璃门’是什么?说白了就是看得见摸不着的水中月、镜中花,不能充饥的画饼。”齐放说。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