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别让物价压垮老百姓的幸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8日 06:14  金融时报

  潘永东

  去楼下餐厅吃饭,看到了涨价通知———工作份餐由15元涨到20元,涨幅高达33%。同事禁不住抱怨道:“这个涨幅也太大了吧!之前每个月300元的伙食费还略有盈余,这下彻底亮起了红灯。啥时工资也能这么涨涨啊?”

  对于这份涨价通知,我并没有感到多么意外。在早些时候,我已经收到了两份涨价通知单:一份是同城快递,由之前的每次(份)6元涨到了每次(份)10元;另一份是餐馆外卖,以菜品不同涨幅从1元到5元不等。相信,今天下班后快步行走在菜市场,迎接我的将是“涨”声阵阵。

  对于同事的抱怨,我也并没有感到多么陌生。不管是现实的街头巷尾还是虚拟的网络空间,不管是收入不菲的白领一族还是依靠低保的弱势群体,对物价的大声抱怨恰似一江“沸”水向东流,汹涌澎湃。

  同事说:“这下可能没有多少人去那家餐厅吃饭了哦!”我与另一位同事不约而同地道:“想啥呢,难道别的餐厅不提价?”是的,在这轮涨价的推波助澜中,谁也不愿做赔本的买卖。

  如果说房价高涨,可以选择暂时租房;如果说金银火暴,可能还没有那个投资能力,那么,眼下的物价上涨已经切实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了。民以食为天。食品价格的每一步高升,都让老百姓的心跟着一次次地揪起。

  从目前食品价格的涨势看,似乎到了要高度警惕并采取措施的时候了。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的10月份城市食品零售价格监测情况显示,在被监测的31种产品中,近80%的产品价格上涨,黄瓜、西红柿、油菜等15种主要品种蔬菜平均零售价格比9月上涨10.1%。食品价格的高涨不仅考验着消费者的预算线,也在不断考验管理者的神经。

  更大的担忧是,物价上涨已经从食品蔓延到了非食品,正向普涨方向发展。以衣着类价格为例,3月开始的棉花价格上涨逐渐传导至下游,在三季度秋冬装价格中开始体现。作为棉花替代品的羊绒价格上涨迅猛,相关羊绒产品涨幅都在三成以上。衣服在涨价,洗衣店也跟着涨。“不涨价实在是撑不下去,店面房租太贵,洗衣粉、干洗剂和水电费都在上涨,我们也是没办法。”面对顾客对涨价的抱怨,某洗衣店主解释道。

  如果说之前大蒜、绿豆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可部分归咎于“游资炒作”,那么,现在出现的物价普涨现象已经无法用“游资炒作”来解释。事实上,今年我国秋粮获得了丰收,是历史上第四个好年成,结果却成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涨”声一片。国家管理部门也一直强调,农产品的供需是平稳的。这样,物价上涨似乎也难以用简单的供需关系来衡量了。看起来,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措施,这种物价普涨态势似乎没有自我衰减的苗头。

  相反的是,价格上涨及预期上涨一旦形成,就容易被自我强化、自我实现。这时候往往出现这样一种情形:惜售和囤积。据媒体报道,在国内最大的土豆生产基地———甘肃省定西市,去年一斤3毛钱的土豆现在收购价已经达1.2元。有人挨家挨户收购土豆,而且部分居民开始“多买一些放地窖里”。农民的惜售行为进一步引发了价格上涨。

  当然,在经济全球化高度发达之当今世界,决不是中国一个国家在“战斗”。韩国大白菜如镀了金般的暴涨是众所周知的,因为白菜商们已经到中国东北抢购大白菜了。印度食品价格涨幅已经连续52周保持两位数,以至于有官员差点被抗议物价上涨示威学生扔来的鸡蛋砸中。

  对于许多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不需要关心国外物价是否涨得更加厉害,他们只想知道油盐酱醋明天还会涨多少。他们可能并不清楚CPI为何物,但却能够直观感觉到“钱似乎越来越毛了”,维持日常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了。

  “每一次通货膨胀都是一个劫贫济富的过程”,中国人民银行出版的《金融知识国民读本》中如此描述。在通货膨胀的财富再分配中,低收入和固定收入的普通老百姓是最大的输家,而普通老百姓占据了中国总人口的80%。

  面对民生的压力,以及物价上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管理部门需要拿出切实有效的办法,防止通胀的恶化。别让通货膨胀葬送经济发展的成就,别让物价压垮老百姓的幸福。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