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平安证券总裁薛荣年: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市场化方向不能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7日 02:02  第一财经日报

  陆媛

  新股发行第一阶段改革结束,第二阶段改革月初已启动。对于本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措施以及下一步改革方向等相关问题,《第一财经日报》近日专访了平安证券总裁薛荣年。

  第一财经日报:证监会启动了新股发行第二阶段改革,推出网下可摇号配售、主承销商自主扩大询价对象范围、增加定价透明度、完善回拨机制和中止发行机制四项措施中,哪项措施的力度影响最大?

  薛荣年:此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使每个市场主体都能发挥自主效用。

  两次改革过程中推出的一些具体措施,其实都是意在引导各市场主体自觉认知权利和责任。第一阶段措施中较强调承销商和发行人对定价的自主性,第二阶段则比较强调询价机构认真报价。

  本轮改革中,主承销商自主扩大询价对象范围和网下可摇号配售这两项措施影响深远。之前,部分投资者认为参与新股询价整体上有一定的收益率,所以无论公司投资前景如何,都会参与申购,结果导致新股就很难市场定价。现在通过网下摇号配售措施加大了询价机构的风险和收益,促使它们自主发挥价值识别能力。另外,引入主承销商自主扩大询价对象的机制,让询价对象注重市场信用的积累。

  整体上说,四项措施从发行机制和关键操作环节上对上一轮改革中呈现的一些问题分别进行了完善。改革的市场化步伐非常快,各市场主体需要加快进度,才能适应市场发展趋势。

  日报:平安证券保荐了490家中小板企业中的55家,保荐了134家创业板企业中的19家,市场占有率很高。但所保荐公司上市发行后也出现了一些舆论质疑,如公司上市前股权频动、存在PE腐败嫌疑等问题,你如何总结新股发行前后存在的问题?

  薛荣年:新股发行项目受到质疑很正常,其中有一些源自专业的差异,有一些源自价值体系的差异。平安证券虽然近年发展速度较快,但所保荐项目并非粗制滥造。

  对于市场质疑平安保荐的公司,上市前股权变动频繁,是否存在PE腐败?首先,这督促我们要求上市公司将来对股权变动做更细致的信息披露;其次,平安证券客户较为稳定,呈区域聚集状态,客户之间互相介绍项目,互相投资入股比较常见,与我们通常所说的PE腐败是沾不上边的。

  日报:监管部门对新股发行采取了改良的方法,分阶段分步骤进行,有一些学者提到注册制的目标,下一步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可以选择哪些变革方向?

  薛荣年:在合适的市场成熟度下,引入各种发行措施对促进市场发展是有益的,包括引入完全自主配售权、基石投资者、存量发行等制度。关于注册制,我认为目前中国内地市场整体还不具备实施注册制的条件。

  而存量发行有利亦有弊。利在于向市场提供可流通的优质股,但又没有较大幅度地扩容,不会出现募集资金超募情况;弊在于募集资金不流入上市公司,而是流向了老股东,若新股估值较高,会存在老股东套现之嫌。从目前的市场定价能力和社会评价体系来看,本轮改革没有引入存量发行是符合实际的。

  关于主承销商应何时获得完全自主配售权的问题。我认为等到投资机构的研究能力和决策机制、承销商的价值挖掘与渠道体系管理、发行人的业务规划和价值表达能力都进一步提升,市场各方参与主体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形成,市场监督机制建立并行之有效之时,就可以给予主承销商完全的配售权。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成效是明显的,其有力地推动了各类市场主体的觉醒和自我认知。只要每个市场主体,在合理合规的市场框架内,把握机遇,自主创新,坚持市场化发展的方向,新股发行制度的机制作用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第一财经日报》全年订阅价360元, 全国邮发代号3-21,邮局订阅热线11185,本报发行热线400-610-1010。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