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人才走俏新学习方法涌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1日 05:11  新京报

  回顾《看2010》预测

  2010年,以互联网技术和服务为基础的新职业的出现速度很快。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后,2010年人才需求出现大幅增长,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增长更明显。同时,中国在线培训市场今年正式打开,在线课程成为2011年的主要充电方式之一。一线城市(如京沪广等)既是企业招聘热点,也是求职者追捧的热门,然而这一情况今年有了变化。2011年,一线城市人才回归二、三线城市的趋势将更明显,成都、重庆、南京、杭州等城市将成为求职的热门城市。

  新兴行业拉动人才需求。随着国内3G产业的兴起,大量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增值业务发展迅速,三网融合和有线网络整合,使得新媒体及相关的节目编导、市场营销和策划人才需求加大。

  在线课程

  在线课程培训明年会有什么突破?

  提问人:王娟,出版策划,29岁

  ●Enio Ohmaye(英孚教育首席技术官):未来学习的创新将在移动领域。

  根据我们的研究统计,中国在对英语需求和移动应用方面,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这促使我们将移动应用技术与教育领域的结合,首先瞄准中国。因为中国移动用户的消费习惯和数量之多,使中国会引领整个世界的科技发展潮流。之前由于中国的基础设施网络不是特别好,中国相当于直接从台式机阶段进入了移动时代。最新调研发现,20%的中国学生通过手机获得新闻和信息,这一趋势还会增长。

  科技设备将更便宜,但带给学员的体验要更花心思。我们的挑战是带给大家最好的学习体验,目前还没有一个公司能特别成功地把互动式的学习,像网游一样带入教育行业。任何地点、时间、话题都是学习体验最终想达到的目标。

  新行业人才

  互联网+新技术“双料”人才明年吃紧?

  提问人:董伟民,24岁,应届毕业生

  ●杜丽娟(前程无忧职场顾问):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规模达2.77亿。2010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上,移动互联网成为各会场上议论最多的话题。未来十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黄金十年,而对刚刚起步的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来说,寻找到相关领域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当务之急。

  国内3G产业大兴,大量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增值业务发展迅速。3G的特点就是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这使兼具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双料”人才明年格外吃香。

  三网融合和有线网络整合,使新媒体成为全年贯穿传媒板块的投资主线,由此拉动了新媒体节目编导、市场营销和策划人才的需求。

  人才回流

  人才逃离大城市现象明显?

  提问人:周连,34岁,保险经纪人

  ●陈之然(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一份来自网络的统计数据显示,有54.7%的80后选择逃离京、沪、广等大城市。一线城市已经不再是大学生们绝对的选择,很多人把长三角,中西部等城市作为求职的目标。成都、重庆、南京、杭州等城市成为求职的热门城市。

  中小城市和城镇化的扩容不仅是扩大内需,更重要的是加速二三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与集散地,加强了其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导地位,带动高新技术人才和中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长势;同时使作为区域中心的二三线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获得高速增长的机会,拉动“民工”就业潮。随着一线城市运营成本提高、竞争加剧,一些大中型企业出现向二线城市迁移或扩张的趋势,这从客观上带动了二线城市人才需求。

  此外,大城市的生活与商务成本过高,在一部分求职者眼中,一线城市代表着生存压力,竞争残酷,人际冷漠,环境污染,他们选择回归二线城市,享受相对较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一些忍受不了大城市生存压力的都市白领,相继出逃移居到二三线城市工作,这不叫“退却”,而是改变策略,战略转移。这种“再定位”与“战略转移”,对白领个人的健康成长和整个社会的均衡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我问你 

  Q 张悬(27岁,公司职员)问从北京回乡的白领:从一线城市回到二线城市,是否如大家所预期的那样顺利?

  董海明(32岁,今年从北京回到廊坊工作)答:大城市的工作与生活节奏快得让人迷失了自我。慢下来的第一感觉真舒服,当然,也会有点不适应,比如看不惯某些单位懒洋洋,人浮于事的样子。

  Q林婷婷(24岁,北京理工大学2006级)问外企员工:进名企面试真坎坷,我被美孚拒了,不喜欢龙湖,明天面爱立信,你怎么就能进入知名外企?

  何鹏(30岁,西门子职员)答:你说,要找男朋友啦。我问:你喜欢什么样儿的啊?你说:不知道。多表白几个,谁答应了就嫁谁。可能吗?找工作和找男朋友一样,都要讲究个般配。

  Q张磊(27岁,民企员工)问中石油员工:听说国企的福利非常好,过节费、年终奖非常多,请问现在的国企待遇还是这样吗?

  谭新强(26岁,中石油员工)答:还可以啦,具体数额不便透露,但作为大国企的员工,我们优越感还是有的。

  Q董建业(23岁,2010届毕业生)问资深销售人员:我是2010届销售专业的大学生,刚找了销售的工作,可别人都说销售是骗子,为什么?

  田林(32岁,医药公司销售总监)答:销售是为单位带来利益的职位,值得尊重。不排除有人销售手段低劣,但销售可以很高明很艺术,这是因人而异的职位。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许海玉 缪晨霞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