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读车船税法草案:小排量汽车迎来政策春天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2日 04:00  舜网-济南时报

  我国新的车船税法草案将乘用车根据其排量划定七档征税,对小排量汽车征收较低税费。这一草案被认为有利于小排量汽车发展。

  “政策组拳”

  新近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草案)规定,乘用车将按发动机排气量大小分档征收车船税,对1.6升及以下的乘用车,税额幅度将降低或保持不变,1.6升以上排量汽车的车船税幅度将不同程度提高。

  业内专家认为,新车船税法的酝酿出台是我国扶持小排量汽车的“政策组合拳”之一,如果该税法得到妥善执行,将有利于减少机动车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我国从2006年1月开始实施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意见,取消北京、广州等城市限制小排量汽车上路的做法,鼓励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2009年,政府又推出1.6升及以下乘用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并对农民购买1.3升以下排量的微客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

  在多重优惠政策作用下,我国小排量汽车产销量增加。

  诸多限制

  尽管我国小排量汽车迎来政策春天,销量在增加,但对这一市场稍加细分就会发现,绝大多数市场走俏车型集中在1.4升至1.6升之间,1.3升及以下的小排量汽车除了微客市场略显热闹外,多不温不火。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统计数据,2009年1.0升及以下乘用车的销量仅127万辆,占乘用车总销量12.3%,虽然比2008年略高,但全年销量呈现回落态势。

  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前阻碍我国小排量汽车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行业标准混乱、品质不过关和消费观念歧视。

  行业标准混乱成为小排量汽车发展主要障碍。我国政府曾对小排量汽车做过简单描述,但定义模糊。由于缺乏行业标准,小排量汽车领域鱼龙混杂现象严重。

  品质不过关、售后服务差是人们对小排量汽车存有成见的重要原因。小排量汽车不仅个头小,还不够结实。有多年驾龄的长春市民王立国说,小排量汽车虽然省油,但“皮薄”,万一发生碰撞十分吃亏。

  传统观念上的歧视让小排量汽车背负沉重包袱。在一些人观念中,小排量汽车等同于价廉低质。

  突破瓶颈

  一些业内专家认为,在多重优惠政策刺激下,小排量汽车在国内将迎来发展契机,政府和汽车厂商应抓住这一契机,多管齐下破除瓶颈,推动小排量汽车产业驶入健康快车道。

  首先要从促进鼓励环保小排量汽车发展的产业政策上着手,进一步推进小排量汽车。积极鼓励低油耗汽车的生产和投资,加大节能环保型汽车及发动机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明确环保节能型汽车的定义和标准。

  其次,汽车生产厂家要提高小排量汽车技术水平,摆脱小排量汽车质低价廉的形象。与国外产品相比,我国自主生产的小排量汽车无论从排放指标还是性能方面,都存在差距。

  (据新华社电)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