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卫留成: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1日 08:18  商务部网站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对于海南来说,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总抓手,如何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把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求落到实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群众及时充分地享受到发展成果,使国际旅游岛建设真正成为一项“强岛富民工程”,是摆在我们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根本目的和重要保障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根本目的。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做决策、谋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都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决策也不例外。《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文件中就“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做出了专门部署,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既要建成世界一流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又要建成海南人民的幸福家园,让全省人民从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如果国际旅游岛建设不能改善和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就偏离了我们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根本方向。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地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在被征地农民安置、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医疗、教育、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方面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让岛内居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社会才能和谐稳定,我们的发展环境、投资环境才能进一步改善,建设国际旅游岛才有根本保障。另一方面,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根本力量来自于全省人民群众,来自于内部动力。只有让改革发展成果及时惠及到广大群众,让岛内居民充分享受国际旅游岛建设带来的好处,人民群众才能真正拥护和支持国际旅游岛建设,并自觉地投入到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形成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强大动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各项建设才能落到实处,我们的战略目标才能最终实现。如果我们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不顾及老百姓的感受和需要,就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我们的战略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二、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应着重关注的几个民生问题

  从全面、长远的角度看,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无疑是我们加快发展、提升实力、较快较好地改善民生的科学选择。但是,在这一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在个别时候、局部地区,对个别群众的利益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引发一些社会问题,甚至影响到整个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的有效推进。

  (一)岛内居民住房问题。今年年初,岛内房地产销售量价齐升,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海南生态环境优良,热带土地资源稀缺,岛外对海南房地产的刚性需求还将持续增加。在目前海南本地居民收入偏低的情况下,高企的房价会给本地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造成很大的生活压力。

  (二)被征地农民的安置就业的问题。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项目的逐步展开,失地农民可能会越来越多。在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如何有效地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统筹解决失地农民家庭、零就业家庭和贫困户的就业问题。

  (三)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问题。目前由于地区发展程度的不同,我省城乡之间,东、中、西部地区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纲要确定了六大区域,实施不同的发展政策,体现了差异化的发展理念,就是想逐步缩小和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但如果我们在政策上、工作上处理不当,就有可能会继续加大不同区域居民收入的差距,对此要有充分的应对措施。

  (四)生态核心保护区、旅游开发限制区的群众民生问题。生态核心保护区、旅游开发限制区的居民为保护好海南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作出了重大贡献,自身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可能会受到限制。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过程中,应通过增加转移支付办法突出解决好我省生态核心保护区、旅游开发限制区群众收入增长困难的问题,要着力帮助他们提高收入水平。

  (五)特困群体的问题。特困群体由于自身条件和基础比较差,再加上国家很多扶贫政策、补贴政策他们不能充分地享受,其生产、生活、增收等问题更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背景下,我们要特别关注特困村、特困群众,让这些最困难的群众从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得到切实好处,共享发展成果。

  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

  针对以上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民生问题,要坚持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出发,采取积极有效应对措施,让老百姓普遍而充分享受到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成果。

  (一)要切实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让本地居民“住有所居”。将商品性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分开进行管理。省委、省政府决定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目标是三年内实现每一户中低收入家庭有一套合适的住房,完成全省农垦和林区的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和茅草房改造、水库移民住房改造。要把工作做深做细,以满足不同层次的群众需要,着力解决“夹心层”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实现保障性住房全覆盖。为此,省和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三年内要把财政增收部分和土地出让金净收益部分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同时要探索保障性住房管理措施和办法。商品性住房交给市场,由市场供求去决定销售,政府则通过规划、土地供应等宏观调控方法和市场监管来调控商品房开发的节奏和价格,保障商品房市场的稳定和繁荣,同时要引导开发商近期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

  (二)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当地居民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要积极拓展渠道解决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一是依托旅游项目建设、景区景点建设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各级政府要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并用,鼓励、引导开发建设单位在旅游景区景点建设中优先吸收当地居民就业,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旅游景区景点的相关配套服务业务经营;二是开展免费的就业创业培训。对新成长的劳动力、失业人员、本省45周岁以下有就业能力的劳动力提供免费就业培训,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各类群体参加创业培训,对创业培训机构实施补贴。确保每个零就业家庭、失地农民家庭和贫困户至少有一名适龄劳动力参加就业培训并实现就业。三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建成功能完善、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打造就业方便快捷的软环境。四是多渠道开展就业再就业援助。健全就业援助制度,鼓励支持自主创业,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想方设法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三)着力提高岛内居民收入,缩小区域间的收入差距。探索旅游开发区的居民用他们的土地和其他资产以股份的形式参与国际旅游岛项目开发,增加他们的财产性收入。各地政府可以因地制宜规划一些风情小镇、农家乐小区、旅游纪念品一条街、特色小吃一条街等,鼓励、支持、引导当地群众积极参与到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来,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努力带动当地居民增收致富。在安置被征地农民时,要尽量考虑到每户有商业铺面,自己经营或出租,有的可鼓励其办家庭旅馆。探索实施收入差额补贴政策,缩小收入差距。在各级财政不断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全省实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逐步提高岛内居民收入。

  (四)拓宽生态核心区、旅游开发限制区经济发展路子。一是充分挖掘生态核心区、旅游开发限制区的特色旅游资源,打造精品生态游线路,通过特色旅游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当地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二是加大对核心生态区和旅游开发限制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力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生态区当地居民的补偿标准,用不平衡发展破解发展的不平衡;三是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让生态核心区居民的孩子免费到城镇接受优质教育,至少完成高中阶段学业,并帮助他们在城镇就业,达到培养一个人脱贫一个家的目的。

  (五)要特别关注和解决农村特困群众的脱贫问题。对于特困群体,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要研究一些治本之策。首先是抓好教育,让更多的困难群众的下一代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并实现就业,这是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条件允许的地方可以将义务教育向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两端延伸,实现15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贫困家庭的孩子实行免费教育,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不能因交不起学费而弃学。二是要加大转移就业的力度,有计划地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发展旅游产业、第三产业来带动就业,将产业结构升级与保护当地文化、解决当地人就业充分结合起来。制定政策积极引导旅游开发企业、建筑企业尽最大努力吸收农村劳动力。三是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引进有能力的公司和科技带头人带动农民利用热带气候的优势发展南繁育种、花卉、南药、种桑养蚕、瓜果菜等一些高附加值、高产值的高效农业,并创新农业组织模式,整合农业发展基金、扶贫资金,帮助农民入股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组织,帮助特困农民拓宽增收渠道,脱贫致富。(选摘于卫留成同志的调研报告:《关于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调查与思考》)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