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四季度论战:王晓明挺牛市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1日 05:25  理财周报

  刘青山看空银行地产,王亚伟说小幅震荡

  理财周报记者 滕晓萌/文

   截至10月28日,基金三季报公布完毕。尽管几乎所有的基金都在三季度和四季度的最初几个操作日进行了加仓,但是理财周报记者查阅多位业内著名基金经理季报后发现,与一般市场观点相比,这些已经功成名就的基金经理对于四季度市场更为谨慎,几乎没有人认为中国股市可能迎来新一轮的大牛市机会。

   而在四季度初,金融股连续走出上涨行情、推动大盘持续上攻后,多位基金经理依然表示,对周期股投资兴趣寥寥。

   对于基金经理们来说,最为重要的年底排名战即将打响。2010年,由于受到上半年熊市拖累,不少规模较大、侧重配置的明星基金业绩受到拖累。而第四季度市场出现的风格转换,则给了这些善于研究大势、配置行业而非个股交易的基金经理一个机会。

   他们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周期股与非周期股的走势判断上。

  王晓明挺牛市,尚志民、邹唯说“泡沫有风险”

   在经过9·30之后的市场狂欢后,四季度市场将走出震荡向上行情,几乎已经成为机构共识。

   在从业时间较长的老基金经理中,兴业全球投资总监、兴业趋势基金经理王晓明表现得最为乐观。他写道:“目前,世界各国进入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因此大宗商品进入上涨周期,股市也因此表现良好。目前我国对楼市进行调控,资金有流向股市的可能性。因此我们认为四季度的行情将比较乐观。”

   而同城唯一一位在资历上能与王晓明叫板的资深基金经理——华安基金投资部总经理、华安宏利基金经理尚志民,虽然承认过多的货币、负利率、热钱流入、打压房产价格等因素结合在一起,股票成了少数能规避通胀的投资选择之一,股票资产的泡沫化短期不可避免,四季度股市存在一定投资机会。

   但是他强调,“即使有泡沫,资产价格也不能过分远离其价值,而且泡沫所依赖的外部环境也可能发生变化甚至逆转。当前A股近70%的股票动态PE在40倍以上,我们不能无视泡沫带来的机会,但也不会无视高估值泡沫破灭的风险。”

   与尚志民、王晓明同期的另一位大牌基金经理、华夏大盘的王亚伟,则只用了一句话描述自己对于四季度市场的看法:“预计年内市场将维持小幅震荡格局,题材股面临较大的回调压力。”

   这一判断的保守程度,甚至弱于华夏基金官方对市场走势的看法。

   尽管受到离职传闻的困扰,但是如果四季度末、王亚伟仍在基金经理任上,他就依然可能是年度三甲的争夺者之一。其管理的华夏策略和华夏大盘两只基金,从三季度起已经一洗颓势,排名逐渐拉升。

   而王亚伟排名战的竞争对手之一、今年上半年的股基冠军嘉实主题基金经理邹唯,则是极少数坚持对市场看空的基金经理。他表示,货币因素对中国资源价格和虚拟资产价格都构成了压力,毫无疑问催生了流动性泡沫。

   但是目前中国经济复苏基础不牢、劳动力成本逐渐提升、工业化进程需要转型、房地产和节能降耗受到政策压力、欧美失业率高企。这样的条件下,泡沫追寻的仅仅是结构性及估值与趋势的游戏,不具有持续性,因此在估值压力与房地产调控逐渐显现的情况下,市场在四季度具有调整压力。

   三季度末,邹唯仓位依然低于40%。

  王卫东陆文俊死守周期股,刘青山说没机会

   对于一线大牌基金经理来说,四季度初出现的风格转换迹象,他们已经等待了近一年的时间。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由于产品规模和投资理念所限,都没有过多参与2010年以来的小盘股炒作。

   王晓明表示,基于对估值以及宏观经济的判断,自己的基金在三季度末,就已经增加了周期性品种的持仓比例,并且对于估值较高的消费医药进行了减仓。

   2009年股基季军、新华成长基金经理王卫东也继续力挺周期类股票,表示四季度继续抓大放小,对于中国宏观经济和股市都持乐观态度。

   2009年的亚军、银华优选基金经理陆文俊也表示,四季度国内经济下滑趋势已经放缓,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严厉的空间也不大,这将减缓投资者对周期性板块的忧虑。

   海外资金涌入后,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渠道并不畅通,将引导海外资金流向中国股市,尤其是代表未来中国成长动力的低估值支柱性产业。因此前期受到压制的强周期板块,仍然具备估值修复的要求。

   但是在业内影响极大的泰达宏利副总经理、泰达精选基金经理刘青山,则根本不认为风格转换能够持续。他表示,在当前宏观形势和流动性条件下,大市值股票依然很难有好的表现,但中小市值股票的估值风险也必须引起注意。

   刘青山完全没有考虑货币因素,他表示,自己的基金将增加对受益于供需改善的水泥行业,以及具备中国优势的装备制造业,“而银行地产等行业由于将继续受到政策的不断干扰,很难出现投资机会。”

   易方达基金投资部总经理、易方达价值成长基金经理潘峰也对市场持保守态度,“A股市场暂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但阶段性和局部行情值得期待,安全边际和成长空间同样重要。”

   2010年新贵、华商盛世基金经理孙建波则表示,4季度初周期股飙升仅仅是一轮反弹行情,在反弹和投资者调仓初步完成后,周期股需要基本面而不是流动性的支撑,长期来看,非周期股更有优势。“在经济转型期,市场整体性的机会并不大,结构性机会是我们可以关注的机会。投资者切不可揭了伤疤忘了痛。”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