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途纯赌途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9日 23:41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邢云飞 北京报道

  太子奶债权人大会延期的消息传出时,距离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太子奶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已经超过三个月时间。如今,太子奶局中利益各方的争斗尚无任何停止的迹象。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太子奶目前的“囚徒困境”?业内人士认为,身陷囹圄的李途纯如今虽然大打悲情牌,但太子奶之所以走向破败,与李的赌性过重有不可讳言的关系。

  又是对赌惹的祸

  与李途纯有过合作的营销人士李志起表示,李途纯敢想敢做,做事很执着。1997年,依靠借钱参加央视广告招标会并拿下标王让太子奶一步腾飞,一发不可收拾,而这也就开启了李途纯的“赌途”。

  随后,太子奶进入了快速扩张时期。据有关资料显示,从2000年到2006年期间,太子奶除了乳酸菌饮料之外,还涉足了童装、商业、化妆品、调味品、传媒等许多非奶业资产,而这些资产与太子奶最初的起步方式几乎一样,大都是举债投资。

  而快速扩张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资金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李途纯签下了对太子奶以后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对赌协议”。2006年,太子奶以“对赌协议”获得英联、摩根、高盛的风险投资;2007年,又获得了以花旗、荷兰银行(现在的苏格兰皇家银行)为首的国际六大财团5亿元人民币授信,这使得太子奶更加疯狂举债扩张。

  根据对赌协议,李途纯联合英联、摩根士丹利、高盛三家投行出资7300万美元成立了“中国太子奶(开曼)控股有限公司”,三家投行占离岸合资公司30%股权,李途纯持股70%。同时,三大投行注资后,前3年如果太子奶集团业绩增长超过50%,可调整(降低)对方股权;如完不成30%的业绩增长,李途纯将失去控股权。

  当时,太子奶销售额也不过是15亿左右,因为当时国际奶源价格居高不下,太子奶的利润也很有限。东方艾格乳业分析师陈连芳告诉记者,2008年的雪灾、地震对太子奶湖南工厂的生产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而下半年又面临着金融危机以及三聚氰胺事件的拖累。业绩不佳的同时又急速扩张,随即便出现了资金链的问题。2008年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尽职调查报告显示:太子奶总资产为26亿元,债务为25.4亿元。

  无人接手的糊涂账

  如此高的负债率使得快速扩张中的太子奶捉襟见肘。尽管李途纯在2008年4月通过预付货款的方法获得了少量资金,但在随后到来的金融危机的大漩涡中,这部分资金显然是杯水车薪。

  随后,银行、上游供应商等债权人开始上门讨债。2008年8月开始,“太子奶资金链断裂”的消息不胫而走,李途纯本人也开始四处奔走寻找新的资金来渡过难关,然而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这一切似乎收效不大。

  2008年11月,为了获得资金,李途纯按照对赌协议将其所持有的61.6%的股权转让给三大投行,然而,投行们所许诺的资金却迟迟没有到位。此时,对于继续资金运转的太子奶来说是最难熬的时刻。

  眼看太子奶这样一个大型民营企业穷途末路,株洲市政府选择了“救市”。

  2009年1月20日,作为“拯救太子奶”而成立的国资企业高科奶业与太子奶签署《资产租赁合同》,确定以“保护性租赁经营等方式拯救太子奶集团公司”的目标,并同时开始寻找新的战略投资者接盘。随后的几个月里,达能、雀巢、新希望乳业、澳优乳业以及方正集团等纷纷被传出可能接盘“太子奶”,然而一切都止于传闻。

  据雀巢知情人士透露,在考察之后,雀巢对于太子奶存在的问题感到“太复杂”了,除了财务之外,甚至涉及到政府的人事关系都难以平衡,所以最终“算了”。而此后方正集团接手太子奶的条件也是“要求太子奶破产清算”。

  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思路走不通了,作为太子奶托管者的高科奶业则开始将目标转向了太子奶的“破产重整”。

  事实上,在这个长达两年的太子奶风波中,作为太子奶的债权人,花旗银行、荷兰银行(现称苏格兰皇家银行)等财团则在开曼(太子奶控股公司所在地)以及国内分别对株洲太子奶以及其各地工厂展开了破产申请。各地法院也已经陆续受理。

  李途纯“赌”性依旧

  现在看来,太子奶如今的资不抵债与其早期的急速扩展不无关系。陈连芳认为,2006年和2007年间,太子奶是势头最好的时候,也就是那个时候与海外投行及银团机构签下了对赌及贷款协议,此后也进入了大规模的扩张期,这也就成为了2008年一系列危机之后,太子奶出现资金链问题的导火索。

  李途纯是一直反对对太子奶“破产重整”的,他希望通过“自主重组”的方式拯救太子奶,而李途纯本身也一再出手。2009年7月,李途纯在太子奶股东大会上表示,在8月31日前自主引资3亿元,这一承诺最终却并没有完成,而李途纯也因此进一步失控于太子奶。

  此后,李途纯与高科奶业之间的矛盾开始公开化,在李途纯被羁押前,李途纯一直为避免太子奶“破产重整”而奔走呼吁,而上述的两个承诺未完成也被李途纯解释为“另有其事”。直到7月份,李途纯以“非法吸收公众存储1.3亿元人民币”为由被羁押。

  在李途纯被羁押后,李途纯通过代理律师对“非法吸储”一事做出过解释。李途纯认为,这些只是日常经营中的正常行为,因而对于其“罪名”拒不承认。但收效甚微,李途纯被持续羁押,被拒绝取保候审。而李途纯之子李帅则已经在被羁押47天之后获得了取保候审。而李途纯仍被羁押也被知情人士解读为逼迫其在太子奶破产重整问题上“就范”的手段。

  有趣的是,李途纯为挽回太子奶破产的命运,再一次押上了身家。据悉,李途纯已经将其家庭财产无偿划于陷入危机中的太子奶公司,用于偿还预付货款及利息的1200万元的款项也来自于他名下的多处房产,妹妹的房产,以及给父母、岳父母准备的养老金。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