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大矿山“分裂”:铁矿石定价方式现分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6日 16:14  中国经营网

  虽然三大矿山成功的推出了“指数化”定价,但随着新的铁矿石谈判的临近,三大矿山在定价方式上却出现了分歧。三大矿山“分裂”:铁矿石定价方式现分歧

  随着下一年度铁矿石谈判的临近,铁矿石该如何定价、采取何种方式定价再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虽然三大矿山已经成功的将指数定价抛给了中国,但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三大矿山也并不是铁板一块。

   三大矿商各怀心事

  从目前来看,三大矿山在指数定价上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各怀心事。

  国际金融报文章称,刚拜访完三大铁矿石巨头的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会长徐旭透露,三大巨头对指数定价和未来定价模式的看法并不一致,“必和必拓把重点放在如何让铁矿石实现金融化上,而淡水河谷想把焦点放在降低运输成本、增强竞争力上,力拓则采取了保守态度,视各方情况而定。”

  徐旭代表的是中国几百家铁矿石贸易商的声音,指数定价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太糟糕的事情。

   “被指数化”

  2010年,铁矿石谈判首次采用了季度定价的新模式,且在价格上采用的是普氏能源的指数定价方式。

  今年年初,三大矿最先与欧盟、日本和韩国达成了按照季度来确定的指数定价模式,而中钢协对此竭力反对。但“中国需求”让中钢协败下阵来。

  不过,在此次峰会上罗冰生表示,在我看来,目前的矿石定价模式并未最终定论,仍在博弈之中。

  “目前的指数定价本身缺乏代表性。”罗冰生在“2010中国钢铁原燃料市场高峰论坛”上老调重弹。

   博弈还在继续

  目前来看,业内的共识是,由指数形成的季度定价模式需要修改,但中国钢铁行业至今都还没有一个成型的修改意见。

  因此,对于中国而言,应该考虑如何对中国的定价模式进行改进、指定自己的定价指数。当前包括日、韩、中国等产钢大国在内,都是采用临时定价协议,指数和季度定价模式并未最终确立。因而,中钢协在面对三大矿复杂的游戏规则时,要小心谨慎,积极应对。

  淡水河谷分销中心“流产”

  在三大矿山的策略中,淡水河谷一直想把焦点放在降低运输成本、增强竞争力上。因此,淡水河谷想在中国建立分销中心,然后再由这个分销中心及将铁矿石运往中国各地。

  不过,这一想法遭到了中国钢厂的抵制。据报道,淡水河谷首席执行官罗杰·安乃利(Roger Agnelli)日前在伦敦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证实,淡水河谷在中国建立铁矿石分销中心的计划,“没有得到中国政府的批准。”

  王孖1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