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楼市限购令发布之后:抢房潮退购楼热情未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1日 00:13  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记者 王小乔 实习生 周楚 赵一丹

  13个城市限购令一出,让人们恍惚间又回到了短缺时代。购房者狂热地抢搭政策末班车,或是带着钱四处流窜。通胀的压力,使得楼市投资虽被政策暂时抑制,但投资行为并不会因此停止。

  (CFP/图)

  到处都在排队

  10月17日上午,湖南长沙的“凯富漫城”在一酒店开盘。交了一万元定金的客户之前得到的价格是3300—3500元/平方米,但他们在彻夜排队后却发现,实际房价比原来的上限还高了100元左右;而且只进了十几个人,房子就少了一百多套。集体愤怒瞬间被点燃,两个售楼处被砸。

  此时距离新一轮楼市调控政策出台仅两周,从京沪广深到福州、三亚、温州,中国已有13个城市出台了“限购令”,它们最大的共同点是房价过万。但发生砸售楼处事件的长沙还远未达此标准。

  在积极“站队”出台地方版调控细则的一线或高房价城市里,购房者最近也免不了要去排队,只不过从“售楼处”转战到了“房管局”。

  进一步限制购房需求,是2010年楼市调控第二波的最核心思想。9月29日晚七点,通过新闻联播,人们知道新的调控政策又来了,其中第一条就是要求房价过高地区“限制居民购房套数”。

  深圳市反应最快,第二天就出台了地方细则,而且更激进地限制了存量房套数。截止到10月19日,11个城市纷纷跟进;多数紧跟中央,限制新增的购房套数,少数如南京和福州,学习了深圳榜样,干脆从存量入手限制。

  一户两套、或者顶多再让你买一套,恍然间重回“粮票”时代。在年长一些的人的记忆中,“粮票”伴随的就是短缺和排队。果不其然,经济学的常识,再一次反映在本轮楼市调控上,在一些城市的地方版“限购令”出台前后,反而形成了一小波成交高峰。

  由于深圳“限购令”出台,凡“十一”之前未过户的,银行均要求购房者补交房地产查档证明。深圳购房者10月11日在档案大厦门口排起了1000多人的长队。当天的350个号发完之后,因为没及时给后面的近千号人一个交待,场面一度失控。

  10月12日,南京版“限购令”出台后,各区房管所天天爆棚,地方小一点的,队伍排到了大街上。因为南京给了一个政策缓冲区,允许十一前签约、10月20日前备案者,享受原有的契税优惠。于是,认购了一手房的,抓紧签约;签了二手房的,改改时间去过户。

  混乱的数据信号

  当你拿到这份报纸时,新政正好发布三周,各地建委、中介公司、研究机构也至少汇总了两周半的数据,这时通常是对新政有所消化、效果初现的时机。但各地的楼市成交数据却出现了三种版本的走势——先扬后抑、先抑后扬、平稳上升甚至暴涨。

  反应最快、政策最严的深圳,十一期间的成交竟然比前一周翻了近2番。反而是早已执行“限购”政策五个月的北京,下降了一半左右。上海是十一后公布的地方版,1号到3号房管局网站休息没数据,4号到10号的成交比十一前多了五成。

  “十一”长假后,数据又掉了个头,北京的日成交量从十几套逐渐回升到了几百套,深圳则从百位数滑到了十位数。上海则相对平稳地继续上行,成交量达到49周以来的最高。

  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时滞”问题,摆上了台面。从认购、到网签、再到正式备案,每一步都有时间差。因为采集数据的节点和流程不同,从真实成交到变成数字,各地都有个时滞,少则一天,多则一周甚至一月。

  深圳的新房成交量至少迟一周才真实反映出来,二手房时滞的弹性空间更大,深圳一家中介机构世华地产研究部总监肖小平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十一期间的销售不算好,但是十一后才反映出来。”

  “不要看十一的数据,要看也只能跟去年对比。”思源地产总经理陶红兵指出,“十一历来不是销售旺季,而且认购远远多于签约,尤其是北京。”所以北京十一后的成交猛涨,是积累了之前两周的认购。思源是一家全国性大型销售代理机构。

  “限购”引发的“抢购”风潮,又给本已混乱的数据添了乱。

  10月8日上海版细则出台当天,上海的日成交量突破了千套大关。上海一家销售代理公司副总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第二天房管局公开解释了政策,又给各家开发商打电话强调执行力度,9号和10号的成交数据才下来了一些。”

  南京各区房管局连日爆棚,成交量就可想而知了。十一前五天,每天成交两三百套,算是南京楼市正常偏好的水平;出台政策的前一天,竟然成交了936套,之后也一直维持着三四百套。“我相信这是限购令生效的效应,10月21日之后成交量一定会大幅度下滑。”江苏新城置业销售总监张立刚告诉记者。无解的调控

  限制购房的始作俑者和蓝本,是北京。上一轮调控时,尽管4月16日出台的“国十条”没有明确提出限购,北京还是在当月末出台了每户家庭只能再多买一套住房的政策。

  不过,过去的五个月里,全国楼市的成交量走出了一条“头两个月大减、中间两个月缓慢回升、最后一个月大幅飙升”的路线图,北京楼市倒并没有因为在当时独树一帜的“限购”政策而表现得更为惨淡。这一轮波及全国一线城市的限购限房潮,能否走出不一样的结局,目前还很难下定论。

  但显然,限购这种行政而非市场的调控手段,让奉行市场经济的人士很无语。一向热爱发言的任志强起初甚至不愿意再多说什么,两周后才言辞激烈地作出批评。

  或许是一向要跟任志强唱反调,或许是一向不对政府政策持批评态度,潘石屹在评价新政时指出,除了限购之外,差别化信贷和增加供应,都是好政策。

  不过,至少到目前,土地供应计划的成果很是惨淡。9月初北京才完成了四分之一,深圳是三分之一,广州少到只有18%。另一个重要供应因素——保障房,目前只竣工了30%,部分省市的开工量甚至还不到一半。

  新政之下,北京宣布四季度要推出50宗地,总面积超过之前三个季度的总和;南京、上海、广州、深圳10月份也都在纷纷推地。只是,增加土地供应对楼价的影响,跟限购和紧缩信贷一样,很大程度上都要取决于地方政府和银行对调控政策的实际执行效果。

  还有更经济有效的调控手段吗?此轮新政出台前,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尹中立就提到“通常提高利率是最好的使楼市降温的措施,但西方国家的低利率政策使该政策工具难以实施”。在此背景下,中国的房地产调控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10月19日晚,央行还是祭出了超出业界预期的加息手段——0 .25个百分点。幅度不大,心理预期影响更大。

  不会涨,但会降吗

  销量二次探底——无论是悲观主义者还是乐观派,基本都认为今年会第二次出现成交量的下降,“各地纷纷限购限房,必然会影响未来一两个月的成交量。”思源地产总经理陶红兵表示。

  悲观一些的,如国泰君安的房地产分析师孙建平则认为,销量下降,加上年底开发商的各项结款压力而加快推盘,可能会出现“销量二次探底、房价下降”。

  但是,除了谢国忠、牛刀等坚定唱空派,没人认为影响会长期存在。国泰君安所说的“房价下降”后面,跟着“销量再次上涨”一词。在接受采访时,孙建平又强调应该等等看10月的整体数据,才好下肯定的判断,“而且房产税这个调控武器还在悬着”。

  数据信号混乱、政策前景不明,消费者的实际反应成了开发商圈内的最热门话题。

  万科在深圳龙岗的“金色半山”,9月的节假日期间来访有160-200批,十一期间则下降到仅100批左右。万科董秘谭华杰在回答东海证券调研时说,十一的火爆数据是假象,来访量普遍下降了四成左右。

  一家全国性地产上市公司的研究部为了切实了解新政的影响,特意向遍布全国的分公司收集一个数据——因为新政的影响、已经认购但最终放弃的套数。汇总过来的结果是,5亿元。这大概相当于他们月均销量的20%。

  还有很多类似的案例,你可以把它们解读为新政威武。但相反的信号同样存在。

  上海的确有一些楼盘开始成交惨淡,比如虹桥一号,推出了70套,只卖了16套。但全国知名的豪宅品牌“星河湾”,推了276套,卖了180套。“对于豪宅来说,这是非常好的业绩。”上海一家销售代理机构的研究总监表示。

  广州碧桂园的一位房主李璟,十一当天上午在家里接待了十几个看房人,下午就签了约,房子卖给了其中一个没讲价的客户,中介说她的房子是碧桂园近期卖价最高的。“钱放着就毛了。”来看房的每一个人都知道新政,但也同时都知道通货膨胀。“毛”,南方话的意思是“不值钱了”。

  目前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成交量继续飙升进而带动房价真正回暖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毫无疑问,今年是调控政策最为频繁和严厉的一年。不过,无论是房子还是土地,都没有重回2008年的惨淡时光。

  万科集团第三季度的销量超过去年一年,保利前九个月的签约金额比去年增长了28.02%。今年前三季度,30个城市的卖地收入接近9000亿元,同比增长近七成。其中,翻番的城市就有14个,长沙、福州竟然达到411%、329%。

  限购令发布之后,的确限制了一些资金入市,但未能阻止它们流向别处。有两套房的深圳人不能买深圳的房子,就跑去买香港的、周边广东惠州的房子。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十一之后惠州的深圳投资客从原来的三四成增加到了五成。股市自从限购令出台,一直有资金入市,推动大盘上涨,从8号至今一共涨了300多点。

  通胀之下,钱用来做什么最好?很多人还是固执地认为,是楼市。开发商也依然保有着对土地的无限热情。十一之后,金地、保利、招商在土地市场均有斩获,其中金地拍得的上海浦东地块,高出了底价三倍。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