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李长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副教授
市场上纷纷扰扰了很长时间的加息传闻终于得到了证实:央行决定,自今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
本次加息的“靴子”已经落地,这标志着控制通货膨胀风险的号角正式吹响,也意味着新一轮的加息周期拉开了帷幕。
早在今年的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为CPI的上涨设定了3%的红线,这是在综合考虑了去年价格的翘尾因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传导效应、国内货币信贷增长的滞后影响以及居民的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下做出的一个重要决策。但是仅仅过了两个月,即在今年的5月份,我国的CPI涨幅就已经超过了该红线,达到3.1%。此后的几个月,CPI节节攀升,至8月份已经提高到3.5%,而市场上普遍预计9月份的CPI涨幅将超过8月份的水平,创自金融危机影响以来23个月的新高。在这种背景下,动用加息的手段就成为决策层必须考虑并付诸实施的最重要的宏观调控措施。
按照货币主义的观点,通货膨胀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很显然,我国目前的流动性泛滥问题依然十分严重。这其中既有过去遗留下来的历史积累,也有近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实行的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研究就指出,最近十年内,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实际累计增幅相当于GDP与价格累计增幅的140%。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出台了4万亿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而经济危机策源地的美国,到目前经过两轮经济刺激计划的规模,加起来也只有9000亿美元左右,合计不到6万亿元人民币。
不仅如此,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中国的货币发行规模也日渐庞大。就在今年9月,央行公布的新增信贷较7、8月份有了大幅反弹,达到5955亿元,远超出市场5000亿元左右的预期。截至9月末,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增速仍保持在20%左右。另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公开的最新资料显示,截至今年8月,中国的广义货币M2已经达到68.7万亿。相比之下,经济规模相当于中国3倍多的美国目前M2 8.6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8万亿,中国的M2比美国多10亿人民币。
在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除了CPI不断攀升之外,资产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度上涨,这其中固然有输入性通胀的因素在里面,但与宽松的货币政策却有着直接的关系。以房地产为例,虽然政府多次出台严厉的打压措施,但我国房地产价格始终难以低下“高昂”的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房价在今年9月份重新出现上涨势头,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1%,环比上涨0.5%。
目前,持续上涨的物价压力已经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了实质性的负面影响,而且对企业生产也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加息可谓是正当其时。从经济发展的周期来分析,这也意味着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式退出舞台,更加重视经济结构调整、保障民生福利的时期正式开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