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反周期政策必致资产泡沫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8日 23:18  投资者报

  高善文/文

  127

  2010-10-18

  中国的劳动力供应正在逐步趋紧,人口红利也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转为人口负债,国民储蓄率将出现下降趋势,这意味着资本存量的增长可能将出现一定程度的放缓。中国的潜在GDP增速可能即将出现趋势性的下降,在未来十年内可能会从目前的9%-10%下降到6%附近。

  这一调整过程往往伴随着宏观政策的剧烈摆动和经济或金融危机。以反周期政策应对结构性变化,使得经济表现与其潜在趋势之间的裂口渐行渐远,最终导致难以忍受的通货膨胀或资产泡沫。随后的政策紧缩会相应导致经济的衰退或资产泡沫的破裂,其表现通常是一场危机。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进入拐点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新增劳动力每十年大概新增1亿人左右,支撑了年均10%的经济增速。此后十年这一局面将不复存在,中国的劳动力供应可能正在面临从宽裕到短缺的转折。从人口统计层面的数据考察,扣减退休人口后的新增劳动力在2011年前后即将进入零增长区间。如果进一步扣减高等教育人口,低端劳动力供应在2005年前后可能就已经进入了零增长区间。(见图)

  在投资层面,中国受到两个结构性因素的不利影响。第一个基本原因来自劳动力层面,即中国走过刘易斯拐点以及人口红利即将在未来几年中消失。劳动力供应的收紧将同时导致工资收入提高、投资占比下降、消费占比上升等。但消费占比的提升并不一定意味着消费增速提升到将经济增速维持在10%这样高的水平上。从国际比较情况来看,消费占比的提升、投资占比的下降往往伴随经济增速的平台下降。

  第二个基本原因是中国的重工业化进程可能已经接近尾声。至少中国的重工业加速发展的时期已经接近尾声。因为中国的重工业已经实现了从大量净进口到大量净出口。这一进口替代过程的完成表明中国重工业的代表性行业已经具有国际竞争力,站在了国际技术的前沿,此后这一行业的增长将更多取决于相对较慢的全球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

  从技术进步角度来看,考虑到中国处于转轨过程的特别情形,中国的技术进步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来自制度红利,以及后发优势所形成的“追赶红利”。

  “追赶红利”的成因是中国作为一个追赶型经济体,与技术进步的最前沿国家(例如美国)在技术层面存在非常大的断层,因此技术进步的速度较高。而这种技术断层可以用购买力评价下的人均收入差距进行某种程度上的度量。从这一意义上来讲,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20年左右的赶超。随着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收入差距的收窄,未来十年的追赶红利在趋势上将会出现明显的下降。

  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本的边际产出下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只要用钱就能堆出的经济增长已经不再。

  根据以上的分析,对这些维度进行一些合适的数值假设,得到几种预测路径。在这些情景中,十二五计划期间,即2015年之前,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速悲观情况下将下降到6.2%附近,乐观情况下仍将保持在8.9%附近。如果将视野扩展到更远的时期,即未来十年,那么潜在增速将下降到4%-7%之间。

  采用比较中性的假设,在未来五年期间,中国的潜在GDP增速可能会从目前10%左右的水平下降到7%多一些的水平。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中国正处于经济增速发生趋势性转折的起点。

  通胀或资产泡沫不可避免

  有意思的是,潜在经济增速下降的情况下,现代各国政府普遍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会采取一些反周期的宏观调控手段,试图熨平经济震荡。包括80年代的日本、60~80年代的美国、70年代初的法国和荷兰、80年代初的意大利和墨西哥、90年代中后期的东南亚国家,都差不多采取的同样的经济调整的一般模式。这种模式可分为六个步骤:

  1. 经济潜在增速的趋势性放缓往往来自技术进步减缓、人口结构变动、自然资源耗竭/贬值、政治体制转变或领导人更迭等结构性因素。

  2. 站在潜在增速下降趋势的拐点或初期,从企业到政策制定者往往不能意识到经济增速趋势性下降的真正原因,因此采取的应对政策通常是反周期政策,而非结构性政策,或结构性政策不占有主要位置。

  3. 这种背景下的反周期宏观政策会将经济增速暂时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同时导致金融资产泡沫或难以遏制的通货膨胀。具体是出现金融资产泡沫还是严重的通货膨胀,与外部环境、制度环境和政策类型有关。

  4. 在宏观政策的刺激下,经济增速与潜在增速之间的裂口越来越大,经济在趋势之上运行得越久,通货膨胀或资产泡沫就会越严重。

  5. 在外生冲击或决策者主动收紧政策的背景下,经济增速出现台阶式下降。这往往伴随着经济或金融危机。

  6. 最终,在危机之后经济增速回归到潜在增速附近。

  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几天开始的这轮行情的本质是什么。正是由于全球都采取这种反周期的方式,尤其是以美国为核心,面临着二次货币宽松的开始,反周期的政策使得经济表现与其潜在趋势之间的裂口渐行渐远,最终导致难以忍受的通货膨胀或资产泡沫。随后的政策紧缩会相应导致经济的衰退或资产泡沫的破裂,其表现通常是一场危机。这在美国、日本都表现得非常明显。

  顺着这个思路推演,接下来中国经济面临的就是通胀或者资产泡沫,表现形式看外围环境而定。现在政府拼命压房地产,就是想控制资产泡沫。但是油价、大宗商品等原材料外围市场开始飙涨,输入性通胀难以避免,最佳应对方法就是人民币升值。因此,接下来的政策及经济演变路线逐步变得唯一了,变得确定了,基金这才敢如此果断地转向资源品等周期性板块。

  经过一段时间以通胀或资产泡沫为基础的“繁荣”后,最终会以一场经济危机或者大震荡来结束泡沫。或许这是未来几年里最后的狂欢。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