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行业当下2大命题:房地产贷款和地方融资平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8日 09:46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于晓娜深圳报道

  2010金融改革几大命题

  在中国我们也重点关注几个问题,一个是银行地方融资平台的问题,还有一个是房地产贷款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目前可能是银行考虑最多的问题。

  何佳:金融改革方案是今年的一个重要话题,因为全世界都在做这个事情,另外退出刺激政策的平衡,也是今年一个主要的关注问题。对金融危机的讨论,学术界认为,危机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资产泡沫问题,一个是金融体系问题。

  金融机构再好,也会发生危机,从根本上说是实体经济的问题,美国资产泡沫太高了。金融危机的根源并不是次贷,次贷只是一个表象。

  另外也是金融监管的问题,这方面谁也没讲清楚,所有的金融监管都是看事情发生了之后该怎么做,前瞻性的谁也讲不清楚。包括美国的金融改革方案,基本上就是讲哪天出现了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还有一个是关于世界经济不平衡的问题,也给我们很大压力。什么叫经济不平衡?根据经济基本原理,资金总是流向回报高的地方。一般认为,发展中国家回报率高于发达国家,但是90年代开始发现资金其实在流向发达国家,这也是违反经济学原理的经济不平衡。确实如此,像我们外贸盈余的钱都流到美国购买了美国国债去了,不仅中国这样,其他国家也都是如此。

  诺贝尔奖获得者卢卡斯,1991年就提出来这个问题,即所谓的卢卡斯悖论。

  但事情并非这么简单。我有一个博士生做了一个研究,他把行业分成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发现在农业和服务业,美国的回报率比我们高,制造业是我们的高,所以资金流到美国也是有一定意义的,不是真正的不平衡。这个确实是大问题,如果真正不平衡的话,我们得改,得积极转型;如果认为经济是平衡的,内部也就不需要这么大的改革,还可以按着原先的路走。

  金融改革也好,对金融体系的影响也好,可以进行一些讨论。比如资本充足率,现在银行的监管,包括证券公司基于资本的监管,道理是一样的。但到底对不对?美国为什么要搞资本充足率,是因为有存款保险,这个保险是显性的,是为了克服存款保险带来的道德问题。我们中国没有存款保险,是隐性的,最后是政府兜底的。现在对资本充足率提这么多的要求,问题是,有没有取代它的方式?比如说,央行作为最终的借款人,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在各类资本中强调权益资本是因为它的成本要高于其它,因为债券的利息是可以抵兑的,具有税盾效应,可以从这个角度考虑。另外,权益资本在资本市场上融资成本高,另外还起到了某种激励作用。但在中国,银行上市融资的成本是很低的,想上就能上,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要再融资很容易就能做,融资成本并不高。激励因素也没有,我们四大行的高管根本不持有股权。这些因素放在基于资本的监管的条件下看,其实我们都是没有的。那为什么还要这么做?你看,现在四大行是13%的资本充足率,其它商业银行是11%,为什么?无非就是照葫芦画瓢,抄美国的,和我们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国际上大家都在反思这个问题。

  在中国我们也重点关注几个问题,一个是银行地方融资平台的问题,还有一个是房地产贷款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目前可能是银行考虑最多的问题。

  前阵子的房地产压力测试,比如假设房价跌50%、坏账率1%-2%……也许是对的。压力测试具体究竟怎么做的?到底怎么想的?我个人觉得不太可能,如果房价跌50%的话,实体经济会下滑得非常厉害。

  某种程度上,中国的地价可以说功不可没,朱镕基总理在1998年的时候,说国有企业三年脱困,当时我不理解。后来我理解了,因为地价上来了,(国有企业)一定脱困。过去很多国企有很多土地,都没有价格,地价起来以后,国企肯定脱困,脱困以后,银行肯定好了,不良肯定得下来。所以说地价起了一个巨大的作用。朱镕基总理肯定是看到这个,不然不可能讲三年脱困,就是地价起来了,解决了一切的问题。到今天,这个事情到底怎么办?这是房地产的问题。

  地方融资平台也是,都说是可控的,但可控到什么范围?

  房地产压力静态测试:不完整的故事

  (房价)到底到什么时候会出现雪崩?在什么情况下,不仅仅是房地产贷款,相关的产业贷款也会由过去的优良贷款也变成不良贷款,这些可能都不是简单那的压力测试所能解决的。

  何佳:你们银行都是怎么做压力测试的?是静态的还是动态?假设其他的宏观值不变?

  银行:我们银行也测试过两次,结果显示,房价下跌22%-23%,还是能承受的。在宏观值不变的情况下,房价跌20%多我们还是保持盈利的。宏观值我们测不出怎么变,在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测的是下跌23%左右。我看了一些报道,有的银行说是50%,我不知道他们怎么计算的。一般来说,深圳市场最多也就是跌30%,银行就已经受不了了,可能20%还可以扛一下,超过30%就困难了。一般一手房才交两成,贷80%,你跌个20%也就到底了;二手房七折六折的,跌个三成四成,平均起来三成。其实跌30%已经撑不住了。

  何佳:你们有一个测试的模型?这个模型是银监局给的,还是你们行自己做的?

  银行:有一个模型,是根据我们行的抵押贷款、房产的总价值、抵押品评估值、现值、贷款的总额等来测试的。

  银行:在去年非常威猛的信贷投放大背景下,银行的不良贷款风险在积聚,我认为如果银行对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贷款占比过高的话,风险会增加,这是不容置疑的。在房地产压力测试的这个模型下,各个银行做的包括银监局做的,大部分是静态评估,但房地产下跌不单是净值的变动,还包括抵押率的变动。房地产如果出现急剧下跌50%或者60%的话,整个中国经济的各个环节就会出现问题,因为房地产的链条非常长,大概有二三十个行业,一旦房地产急剧下跌,将会改变住房人的预期。未来对购房人来说,消费会紧缩,而且这些行业相关产量销售会急剧下滑,相关行业的就业、企业的利润都会出现问题。这些问题综合的结果是,如果跌50%,可能就经济危机了。下跌50%-60%对银行的不良率来说绝对不会是上升一两个百分点的问题,我主观估计,至少会上升10%,相当一部分弱的或者资产组合当中这块比例比较高的银行,可能会出现流动性风险,或者倒闭风险。

  何佳:有个问题,50%不是一下子跌到的,是逐渐跌下来的,可能跌不到50%这些房子就已经拍卖了,我确实不太明白你们是怎么测的。

  银行:我举一个例子,之前我们行内部拍卖一批房子,最早80年代盖的房子,原来是港人公寓,要全部卖掉,本来内部职工认购,经第三方评估大概是每平米1.5万左右,大家都认购了,结果评估完了第二天,政策就出来了,职工全都不认购了。然后再评估,又降到1.2万,还没有人要,董事会就说,拿到市场上去卖。后来都1.2万、1.1万……就这样卖到市场上去了,很艰难,要讨价还价,但损失倒没有,因为当时抵押的时候,评估很低,只有四五千,所以亏是亏不了。那时候打七折,比如五千块,相当于三千五/平方米,基本上还可以。

  银行:现在可能是银行本身没有问题,关键是就业问题,假如这个行业不景气,房子下跌30%的时候,钢铁、水泥等相关行业可能都要失业关门,工作没了,房子肯定就不能再买了。只要他预期更低的话,再低也不会有人去买,进入这样一个循环是很可怕的,一旦进入下降通道的话,如果跌到30%的节点,那跌到50%就是很快的事了。

  银行:人对价格的心理预期决定了一定的下跌程度是可以忍受的,超过一定的下跌程度,会出现心理上巨大的反应,这种反应是群体性的。到底到什么时候会出现雪崩,是需要研究的。在什么情况下,不仅仅是房地产贷款,相关的产业贷款也会由过去的优良贷款变成不良贷款,这些可能都不是简单的压力测试所能解决的。

  银行:昨天看了一个最新数据,1-8月份财政收入的支出情况,我看以后觉得政府应该在行动,其中交通运输的投资这一块的支出,同比增长47.9%,也就是说房价的下跌影响已经在政府考虑之中,他会转嫁到交通运输建设上,政府在引导过去。

  金融创新:进退之间

  实际上,衍生产品大银行做的比较少,大家后来也明白了,凡不是在活跃市场交易的衍生产品,凡自己没有报价能力的衍生产品,就少接触。

  银行:银行作为一种商业机构,他的盈利模式就像沃尔玛一样,是经营货币的机构,由于中国利率一直被管制,银行创新的空间非常有限。在中国办银行,你所面临的条件的边界,包括创新的弹性是非常雷同的,产品非常同质化,所以银行的资本收益率是非常接近的。

  所以银行竞争力首先会考虑的是规模,规模越大,资本和抗风险能力就大。另外还有一个角度,随着未来利率市场化的趋势,金融市场和国际接轨,对国外市场参与加深,以后银行会出现竞争分化,更多的是表现在整个业务结构的布局上。打个比方说,大家都在搞贷款,可能你规模大绝对收益就大一点,如果你创新,整个商业模式产生变革,优势就会很明显。我举一个例子,比如像我们现在开始跟投行做联动,设计了很多全新的信托理财产品,但银行没有办法自己做。同样的资本取得一样收益是不同的,风险是对称的。

  至于房地产业务占比的问题,其实银行在房地产抵押打折的情况是非常接近的,抵押率也非常接近。如果整个行业价格下跌,给每个银行带来的风险损失是非常同质化的。每一个银行,大银行、小银行个贷余额里面,肯定房地产贷款绝对量比较大,占的比重也非常接近,很相似。我的意思是,金融机构作为经营货币、模式像沃尔玛的机构提升他们的竞争力,更多的要考虑他们商业模式中是否有一些新的东西。第二就是业务结构、收入结构的问题,应该考虑怎样能跟其他外国金融机构一样,参与博取高额回报的创新性业务。

  银行:很多银行以零售业务为主,追求差异化发展,看到同质化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在日本呆过两年,当时日本的拓殖银行倒闭,该银行主要的资产就是房地产贷款,就是因为1996年、1997年的日本房地产跌得特别厉害,兜不住了,就倒闭了。

  我还有一个观点,所有的创新风险都比传统业务要高,所以我觉得创新有相当大风险,收益可能一时会增高,但是更长远的利益来看不一定,就好像前段时间有一家银行,非常疯狂的做质押,结果这次测试,它是最差的。看你用长远观点来看银行,还是用短期的,因为现在对职业经理人有要求,比如今年盈利增长要过20%、30%,明年要多少,从短期来看他一定要做这个,但从长期来看对整个银行是有害的。

  银行:我觉得中国大陆的银行和大陆以外的银行,首先在金融风险上是不同的,我们有利率管制,这保证了所有银行都能得以生存。我刚从台湾回来,现在台湾的利差已经跌到只有1%左右,在利差这么小的情况下,台湾银行还是有盈利能力,而且盈利还是增长的。但台湾的银行和大陆银行的资产规模根本不在一个位置上,怎么去评价它的竞争力?所以我觉得应该降低规模在竞争力评价中的比重,除了固定的利息收益之外,还应该更看重其它业务盈利能力的情况。

  我们的银行通常觉得,利差都要在3%以上,不要说去到2%,低于3%的话可能就觉得难以承受了。

  银行:从中国的银行情况看,资产规模是一个衡量竞争力的比较重要的指标,刚才都说了,中国利率是管制的,存贷款利差是最大的。资产规模大,说明利差收入就大,盈利能力就强。半年业绩公布了以后,大家看排名基本上跟资产规模是成正比的,工行800亿、建行600亿,中行500亿,基本上是跟资产规模匹配的。

  另外一个,对衍生产品的事怎么看。之前我们曾经对衍生产品做过一个分析,说衍生产品表外有2万多亿,美国出事以后,我们也吓坏了。不过后来一看,基本上大部分都是一些货币互换类似的资产,比如把美元换成港币,为了将来按照一定汇率换回来,去做一个掉期,锁定汇率,实际的信用风险没有多大,可能存在结算风险。国外的衍生产品设计比较复杂,我们的水平,也设计不了那么复杂的东西。

  另外一个,我们接触的这些人,玩复杂金融产品的水平也不够。中国为什么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小?因为我们CDO、CDS基本上没有发明呢,我们买人家一点,也没有报价能力。实际上,衍生产品大银行做的比较少,大家后来也明白了,凡不是在活跃市场交易的衍生产品,凡自己没有报价能力的衍生产品,就少接触。这是从银行自身来看,自营要进行控制,尽量要做到有业务背景的交易,比如在香港,我吸收的是港元,我很多客户需要美元,我就把港币调成美元,做这个衍生产品,锁定调回来的汇率风险。做有业务背景的衍生产品,这是银行的一个方向。

  另外一个是客户的培育,他们也没到这个层次。你跟客户说的时候,一定是跟客户说这个东西很好,你买了吧,真正到时候赔的时候,客户就说你没有告诉我哪儿不好。比如有一种叫CMS的产品,就是赌短期利率有时候会高于长期利率。一般情况下,时间价值都是这样的,短的低,长的高。但突然金融危机了,短期利率特别高了,长期利率反而低了。这时候,客户可能就说,这东西我不知道,你没有告诉我风险。也就是说,在中国这种复杂的衍生产品,即使设计出来,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发展前途。如果这些东西发展很慢的话,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也不可能很大。这样反过来证明,如果你是靠利差收入的话,基本上就有保障了。因为中间收入顶多占10%,已经到头了,如果说20%,就可能有很多的作假,比如把利率下浮10%,那10%再弄个顾问费给出去,看着中间业务很大,基本上假的多。做银行的一定都这么干过。中间业务占比的增加减少并不在于这个银行中间业务做得好和不好,这没有关系。

  还有资本充足率的问题,去年的时候,大家都在发展业务,4万亿投资计划后,各个商业银行都争先放贷,实际上那个时候资本充足率、贷存比大家都已经很难看。资本充足率很难看,不是说竞争力下降了,它也不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其实大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都应该是差不多的。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暗礁还是蓝海

  国家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应该有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出来,比如说地方政府有偿债能力,每年有经济总量,政府平台可以承受到什么程度,应该有一个具体的办法,不能简单冻结这块。

  银行:关于政府融资平台,我们也到各省去调研,去过长春、黑龙江等,政府融资平台可能通过这个吸收了很多资金,他要做的是一些市容建设、地铁之类的。从调研的情况看,省一级的融资平台应该还是比较规范,基本上都知道有一个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从省一级的看,基本上还是能够落实还款来源的,虽然财政担保从法律意义上讲,可能都不是合法的,但是省一级财政既然担保了,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银行:我们也做了调研,基本上很多地方都拆迁了,然后安置了,剩下的地准备卖,很便宜,长春那一千多块钱一平米。但是很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资金来源,基本上指望着这些将来的土地拍卖。

  银行:房地产本身在中国的产业链里面,是一个很高端的产业,对上下游的影响太广泛了,别说跌50%,如果跌20%-30%的话,对中下游的产业影响也是巨大的。

  对政府融资平台这一块,我们可以回顾一下,1994年-1998年之间,也出现了大量的呆坏账,那个时候里面很多的是大型国有企业,或者是政府融资平台的东西,工农中建到最后由政府买单,成立了很多公司,都搞剥离,几千亿、上万亿的资产就出去了,但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背负了很久的重压的,至今为止,实际上很多东西还是没有处理完毕的。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我们是很谨慎的跟政府打交道,确实是这样的。

  何佳:我觉得主要还是取决于经济怎么发展,中国经济将来肯定是向好的,你静态看可能有问题,动态看问题不大。

  银行:我觉得国家对政府融资平台的管理应该有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出来,比如说地方政府有偿债能力,每年有经济总量,政府平台可以承受到什么程度,应该有一个具体的办法,不能简单冻结这块。

  银行:我是这么看,在某一个阶段,哪个银行在政府融资平台上占的份额越多,某种程度上说明这个银行竞争力强,跟政府关系好。现在亚洲的银行尤其是中国银行的竞争力讲到底就是规模,规模越大竞争力就越强。

  政府融资平台这个事要分地区、分区域看,要看地方的经济总量以及经济地方法规完不完善,这是很重要的。深圳这块,尤其是区域上的政府融资平台,在规模方面风险是可控的,如果贷款和项目相匹配,我认为没问题。假如是空对空,没有项目匹配,没有现金流,那就危险。所以国家现在对政府融资平台不能光说风险很大,至少银监会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引,这样下面有方向去做。

  我也非常反对县市尤其是偏远落后的地方政府过度融资,这是非常危险的。我们作为基层的银行领导,每放一笔贷款都是非常慎重的。如果这些贷款有不良,肯定你要负责任的,终身有责任。

  政府融资平台这一块,对银行是有隐患,总体看规模很大,尤其是内地,但是要分地区、分区域、分项目看,不要太恐惧。

  银行: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这两块都占了中国经济的主体,如果真的房价跌40%-50%,实际上这个测试银行是测不出来的,因为整个经济都会出问题。当然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多可能受影响大一些,但别的行业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就这个事情本身来看,可能是监管部门更希望银行关注风险问题。数据本身,每个行测出来的数据都很好。这在银行内部也是风险管理的问题。

  融资平台哪个好哪个坏,外部真看不出来,省级的就好,县市级就差吗?苏州有一个镇的财政,比一个地级市还强,那个地方肯定可以贷的。

  巴III有三个点,一个是资本的定义,一个是银行的杠杆率,一个就是两个流动性的指标。我们自己本身也在看,简单一个定量的值,就像现在流动性比例、同业拆借的比例,实际上不太反映问题。巴III的两个新指标很复杂,加上了很多主观的判断,比如涉及到业务结构,是零售占的多,还是对公多?也涉及到资产的结构。巴III很强调负债结构的问题。

  现在都是征求意见稿,第一次测算之后,有一些小的修订,再做一次,然后再修订,但是不公开每间银行的数据。

  (本报记者郑小伶 对本文亦有贡献)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