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沪收紧公积金贷款 改善人群陷两难境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5日 23:28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王海春 上海报道

   自10月7日上海出台调控细则后,10月13日上海又收紧了公积金贷款。

   受此影响,虽然新房成交量由于签约时间的关系出现激增,但是沪二手房交易量大幅下滑。

   信义房产分析师朱平平表示:“政策对一些改善性需求是有影响的,尤其是银行和公积金贷款政策调整后,提高了入市的门槛。”

  多数购房者延迟购房

   继10月7日发布限购令之后,10月13日上海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下发了调整通知:暂停对购买非改善性第二套住房发放公积金贷款。而对于改善居住条件购买第二套住房的,每户家庭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限额由之前的60万元下降到40万元,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非改善性二套房及三套房公积金停贷。

   “这次上海细则出来了,虽然没有出台房产税,但我觉得房价短期内不会涨得太厉害。所以还是决定再等等看。”在上海国旅工作的赵小姐10月12日向记者表示,看到9月上海房价再次上涨,原计划10月出手,但细则出台后她决定再观望一段时间。

   朱平平告诉记者:“多数购房者都推迟了自己的购房计划。虽然首次置业的需求基本不受政策影响,但一些结婚用房的购房者对二次调控寄予希望,仍然延迟了买房计划。”

   但是,对密集出台的政策,也有购房者表示不会再观望了。“我认为上海房价即使下降,也降不到哪里去。可要是观望后,涨得更厉害怎么办?所以要买就趁早。”在一家证券公司工作的张先生表示。

  新房成交量仍在高位

   不过,新房交易市场的反应却出乎意料。

   上海房产调控细则出台后的第二天,上海新建商品房10月8日的成交量再次突破千套,达到1331套。

   “这是自9月27日上海楼市的日成交量突破千套以来,又一个交易高峰日。而这个高峰,是在上海细则出台之后出现的。”易居中国分析师薛建雄告诉记者,现在成交量仍处在高位,如果国庆后上海没有出台细则,上海成交数据可能会更加令人吃惊。

   据同策房产数据统计,国庆期间上海新建商品房共成交20.7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24%;而上海外环以外成交量上涨最大,环比上升26.5%。美联物业数据显示,在成交最多的区域中,成交量居首位的嘉定区在9月27日至10月10日的累计成交量达932套,宝山区成交206套,位居第二。

   对于上述成交数据,上海永庆房屋总经理陈史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现在的这个数据有不少是在细则出台前签约的,不一定能反映细则出台后的情况,政策的效应还应该再观察一段时间。”

   世邦魏理仕研究部董事马雪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除了投资性需求抬头外,刚性需求在近期的成交量中占了不小的比重。

   马雪明表示:“用于自住或结婚的住房需求,在第一次调控后已经延续了近半年,这部分刚性需求在9月份集中释放了出来。从上海的细则中也可以看到,这次调控主要是针对投资性需求,而对首次置业的刚性需求影响并不是很大。”

  二手房挂牌量激增

   在新房成交量由于签约时间的关系出现激增的同时,对市场反应一贯比新房快速的二手房市场则首先有所反应。

   10月7日上海二手房挂牌量为14.17万套,而10月13日这个数字增加到了14.69万套,一周之内激增了5200套。

   但是,记者了解到,虽然二手房挂牌量大幅增加,但二手房的价格并没有松动。“很多投资客都改售为租,即使是挂牌出售的房子,基本也是不愿降价的。还有一些房东挂出的价格是到手价,税费等成本则要求买房者来承担。”陈史翎告诉记者,如果新房价格没有下降,投资客也不会把手中的房子折价卖出去。

   一位温州投资客向记者表示:“卖掉手中的房子,手中的这笔资金又该投到哪里呢?而且握着现金,‘限购令’也让我们短期内不能再有机会买房了,所以我们也要看看政策和新房的价格走势再说。”

   朱平平表示:“政策对一些改善性需求是有影响的,尤其是银行和公积金贷款政策调整后,提高了入市的门槛。受政策影响,近期二手房买卖的带看量下滑了二到三成。”

   此外,房产税也是上海购房者担心的因素之一。马雪明表示:“上海调控细则使楼市观望情绪再起。房产税将对投资客产生重要影响。房产税何时落地、力度大小,将长期影响楼市走向。”

   戴德梁行某分析师也认为,上海调控细则虽然将影响刚性需求入市脚步,但房产税没有出台,未来走势如何仍不明朗。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