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成交量或有三成以上跌幅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4日 07:20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田新杰上海报道

  上海楼市波澜不惊,9月回暖的余温尚未退去。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4日-10日上海全市商品住宅的成交量达42.57万平方米,环比上升41.9%。这已是上海楼市成交量持续第十周上升,并创下近49周以来的成交量新高,达到去年房价暴涨时的高峰水平。

  数据或有偶然因素,但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至少也透露这样的信息:以眼下的调控政策,要完全实现调控目的,难度不小,更何况在具体的执行中还有更多未知数。

  上海凯盛经略上海副总经理赵炜预计,新政出台仅一周,新政对楼市成交量的影响不会很快显现。新的税收政策可能会导致上海楼市交易量有30%-50%的萎缩,房价也会有5%-10%左右的下调。

  观望难解高房价难题

  节前的9月18日-30日,上海共有47个楼盘推出了120万平方米新房源,这些房源的签约量反映到网上房地产有一定滞后,是推动10月第一周成交量迅速攀升的主要原因。

  “10月以来虽然也有12个楼盘推出25.27万平方米房源,但众多预期在10月初开盘的项目没能如期上市,下一轮的供应高峰可能会出现在10月底。”中房信分析师薛建雄指出,这给9月底上市的楼盘腾出了更多销售空间的同时,导致市场出现供应不足的紧张气氛。

  上海方方地产咨询机构指出,上周上海全市个盘成交量均出现大幅度的回暖,成交1万平方米以上的个案达到了8个。据市场机构对上海30多个楼盘的抽样调查显示,新政对这些楼盘的定价策略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其中8成以上的项目,维持了新政之前的销售策略;多数开发商表示,由于成交量大,价格也没什么变动,销售情况比预期更加理想。

  上海中原副总经理陈宇珏告诉本报记者,该公司全市门店的反馈信息显示,目前中心区尚波澜不惊,不过上海外围区域异动明显。“外围区域的买家则观望气氛较浓,相当一部分客户认为政策将对楼市房价有打压作用,等价格降了再说。”

  目前来看,眼下上海楼市的压力不仅来自成交放量,更在于仍高企的房价。

  薛建雄坦言,由通胀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房价上涨预期,和去年房价暴涨后多数新开工项目大幅提升品质希望在今年卖高价,给本轮房价上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度博弈

  4月掀起的今年第一轮调控,在疯狂的市场惯性面前,似乎落于下风,而10月的“二次调控”以及各地密集出台细则,则在表明监管层调控决心的同时,也拉开了市场“二度博弈”的序幕。

  不少业内人士都已经意识到,4月17日调控对楼市起最大作用的不是限贷,而是新政出台的一个多月里贷款政策不明朗,令多数银行在新政出台的一个多月里几乎停贷,是直接导致4月那轮房价上涨趋势降温从而转向降价的主要原因。而2005年那轮调控导致上海房价大跌是因为当时投机之风过剩,5.5%的营业税紧急刹住了投机之风才令房价由暴涨转为下跌。

  薛建雄指出,从这两次经验来看,应对本轮由通胀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升值回报投资预期,需要更重的税收政策来调节房产投资回报,才能抑制住本轮房价上涨。

  汉宇地产的研究报告指出,从近期市场各方的反应来看,很多业主对于政策已经产生抗体,依然看好后市,不着急销售。大量“连环套”的置换型业主对市场的风险承受力强,心态普遍比较平稳。“限购令”使部分业主担心卖房之后自己没有资格买房,所以惜卖。

  尽管监管层调控的决心和力度进一步加强,但市场走势却依然扑朔迷离。

  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研究经理龚敏的一份调查报告披露,从短期房价预期来看,39.68%的受访者认为房价走势持平;33.33%的受访者认为房价继续上涨,但幅度不超过10%。从中期预期来看,32.2%的受访者认为房价持续上涨、幅度不超过10%,27.12%的受访者认为房价会下跌、幅度不超过10%。

  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分析师认为,“政策希望获取住房结构调整需要的时间窗,通过抑制需求形成缓冲期,迅速增加住房尤其是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房的供应,以达到楼市长期平稳发展的调控目标,这是当前调控的关键点所在。”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