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何昊东 记者徐建华)9月28日,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国家级京西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经过3年建设,完成了各项指标,以99.6分的高分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
享有“京西贡米”盛誉的京西稻是海淀区独有的地域品种,据史料记载,京西种稻始于北魏,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随着城市用水的日益紧张,京西稻的种植面积锐减,保护已成为稀缺原产地历史文化资源的“京西贡米”刻不容缓。2008年4月,在北京市海淀区质监局的适时指导下,上庄京西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作为第六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重点项目正式获批。该示范区面积达到30公顷,平均每公顷稻谷产量为30千克。
据了解,京西稻谷的种植,需要纯净的水源、特殊的光照和局部的温差,而上庄京西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具有两大得天独厚的优势,非常适于京西稻的种植和管理。
一是地理位置独特。生产基地采用翠湖湿地的水进行分渠灌溉,水质很好,丰沛水源灌溉出的京西稻格外香甜,“吃口”极好。稻米颗粒饱满,它特有的清香软糯的味道,来源于良种,基地为防止水稻基因退化,建良种田,年年观察良穗,通过选用优良的种子防退化。稻谷成熟前的头两个月被称为安全期,是绝对禁止施肥的,其他的时间,采用生物农药杀菌,无毒无残留。收割时节,农民操作进口收割机,通过合作社选加工厂,在干燥车间当年新稻直接脱谷入袋,成最后产品,达到保鲜、保湿、防虫、防霉的目的。
二是产品标准化。像麦当劳一样按标准化程序全程控制生产过程,通过“种子标准化”“生产资料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等确保大米安全健康,海淀农业专家将水稻科技成果和多年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制订成“文字简明便于操作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向农民推广,标准化基地的水稻从选种、育苗、施肥、收割到包装上市,有43套农业标准应用其中,对于全程均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合作社的40多户农户对标准都熟记心中,农户代表还能在微机上演示相应的国家和地方标准。
目前,该示范区通过标准化种植后每公顷实现增加产量3.5千克。同时,水稻生产还巧妙地与旅游、科普、休闲等项目紧密结合,拓宽了京西稻产业链,利用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提升了京西贡米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此外,以当地的水稻秸秆、芦苇等原材料,通过草编工艺为高端产品提供环保的外包装,围绕第一产业,发展二、三产业,增加了产业的附加值,提高了农民收入,3年增加经济效益166万元。
相关农业专家表示,示范区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有效带动周边地区开展京西稻的标准化生产,辐射面积达到133公顷,因此,应使京西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成为海淀区农业生产的示范标杆,并进一步带动农民增产、增收。《中国质量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