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加息与否不能只看CPI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1日 20:40  投资者报

  《投资者报》记者 刘敏

  近日,市场关于即将“非对称加息”的传言甚嚣尘上,而理由则是8月份国内CPI同比水平上升至年内最高的3.5%的水平。对此,中金公司专门做出研究测算认为,由CPI数值推导出的加息结论存在着相当大的误区。

  CPI数值不等于通胀

  中金公司研究者分析,对于加息的前提,投资者应该首先搞清楚的问题是CPI与通胀的关系。据其分析,通常大多数投资人会将CPI与通胀混为一谈,事实上,两者的概念有所不同。

  CPI指的是居民消费物价总水平指数;而通胀即通货膨胀,指的是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而导致的货币贬值现象。

  这两个概念实际上并不是等价命题,主要问题产生于三点:首先,CPI是一个人为统计数据,存在着统计误差,因此不一定能够准确反映消费物价总水平;另外,消费物价总水平不等于社会总体物价水平,因为除了消费物价外,还有生产者价格和投资者价格水平,比如房价等,而这些虽然同样会吸收货币但却是不会被计算到CPI里去的;第三,如果货币环境是开放的,汇率是自由浮动的,则还必须考虑离岸的货币需求。据此,中金公司研究认为实际上并不一定需要CPI上升才能表示一国经济已经出现通胀。

  事实上,通常谈论的CPI数据,大多为同比增速,但同比增速往往受到去年基数变动而产生的“翘尾因素”的较大影响,而实际上真正关乎居民生活以及股市走势的又并非“翘尾因素”而是“新涨价因素”,因此仅看CPI同比数据存在非常大的误区。

  所以看CPI定基指数对于观察CPI走势更加直观,比如确定以2000年1月为100的基准,再观察中国CPI定基指数可以看到:从2000年至今,CPI的全部累计涨幅几乎是由食品价格上涨贡献的。非食品CPI定基指数十年以来累计涨幅仅0.26%,且呈现令人惊异的波动极小的态势。

  因而,中金公司研究团队判定,加息与否与控制CPI涨幅之间基本无关,并进一步认为,加息更主要的作用在于防止储蓄意愿出现大幅下滑。然而,储蓄意愿更大程度上受其他投资渠道的风险和回报预期影响,因此如果股市楼市相对低迷,则加息的迫切性就较低。而目前虽然楼市有回暖迹象,但其持续性仍然值得怀疑,因此加息的可能也不得不观望之后才能得出定论。

  同时,对比国外CPI指数会看到,美国的CPI物价和食品物价指数的走势一致性较强,十年累计涨幅也较为接近,而中国的CPI物价指数和食品物价指数走势差异很大。数据显示在近十年间,中国整体消费物价累计仅上升了21.92%,甚至显著低于美国的物价上升总水平,而食品物价则累计上升却达到了64.48%。

  据了解,中国CPI中,食品类权重占比高达33.6%,因此如果观察排除掉食品类权重之后的非食品CPI物价定基指数会发现,中国的非食品CPI定基指数竟然几乎就是一条水平方向上的横线运行。这意味着,在过去近十年间,非食品物价增速累计十年共上涨仅0.26%,而且异乎寻常的稳定,几乎看不出任何明显的波动。

  根据该数据,过去十年中,食品价格上涨解释了所有社会消费品物价上涨中的98.8%,仅有1.2%的物价上涨可以被归因为非食品因素。

  仅根据这一数据,中金公司就得出了这样的几个结论:第一,我国核心物价水平极其稳定,并不存在通胀问题;其次,十年以来,我国CPI水平的波动,完全是由食品价格波动造成的;第三,如果上述结论成立,那么过去十年,种粮养猪的农民一定是我国最幸福的一群人,因为在政府统计的物价水平中,不仅他们的产品价格涨幅最大,而且只有他们的产品价格在涨,而其他消费品的价格几乎都没有任何一点上涨。

  加息未必可以控制通胀

  对于是否要通过加息来控制通胀,中金公司研究认为,首先要看导致通胀的原因。从广义上讲,通胀都是货币相对供应过大产生的,所以控制通胀首先要限制的当然是货币供应增速。

  我国M2增速从2009年30%以上的水平跌至当前的19.2%,显示货币管理当局对此已有所重视,但是在去年如此高的基数上,M2仅回落至19%~20%的货币供应增速依然不会改变目前货币供应过多的现状,因此通胀压力不可能马上缓解。

  从狭义上讲,因为在政府的CPI统计篮子里,几乎只有食品的价格会动,而其权重又高达33.6%,所以控制食品价格就等于控制住了CPI。而观察目前的数据可以看到:无论广义还是狭义的通胀,控制其水平的不断上升与加息都没有什么直接关联。

  同样,在我国,对于加息是否就能够控制CPI上涨也被广泛怀疑,比如2007年至2008年就出现过加息与CPI共同上升的状况。事实上,按照我国的CPI统计方法,加息对于控制狭义CPI上升几乎无能为力,因为现实证据中实在看不到加息与加大猪肉供应、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之间有什么关联。

  那么加息的作用何在?中金公司最新发布的研报认为,对于货币管理当局而言,加息的重要目的在于稳定存款意愿。也就是说,如果由于负利率导致居民存款意愿出现了大幅下滑,那就需要加息。

  可事实上,决定我们居民储蓄意愿的除了实际利率水平外,其他因素诸如其他可投资渠道的风险和回报预期等,往往具有更重要的影响。对于普通居民而言,其他可投资渠道无外乎房地产、股票、基金、债券和其他银行理财产品等。

  而从今年的状况看,股票和基金赚钱效应不佳,储蓄资金流入意愿不明显,而房地产由于政策调控使得流入资金也小于去年。由于无处可去,因此今年居民存款意愿虽有下滑,但远非2007年股市房市赚钱效应一片大好时储蓄存款不断搬家那种状况可比。所以,当前管理层对于加息迫切性的感受一定会大大低于2007年的时候。

  这也是为什么2007年时,管理层对于负利率的忍受力很弱,但当时越加息股市越涨的理由。而从现在的经济和储蓄意愿状况看,管理层对于负利率的忍受度要好很多,因此,以目前的状况观察,仅仅依据CPI数值,实在是难以得出加息的充足理由。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