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郭树清:长期负利率对经济不利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1日 13:50  财新网

  历史上,通胀和新增货币供应量增长是高度一致的,现在可能有一些背离,但不可能是长期的

  【财新网】(记者 冯哲)建行董事长郭树清近日表示,管理通胀预期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三大目标中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历史上,通胀和新增货币供应量增长是高度一致的,现在可能有一些背离,但不可能是长期现象。

  郭树清表示,从中国的历史来看,负利率时间太长,对经济不利。另外,目前衡量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的商品篮子还是以食品为主,但实际消费逐渐转变为以服务为主,如住房、交通、教育、电信等。如果要按实际消费结构调整这个篮子,那么物价上涨的情况就会很不一样了。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根据商务部数据测算,9月食用农产品价格环比上升2个百分点,假定9月非食品价格涨幅与上月持平,预计9月CPI同比涨幅为3.7%左右,涨幅超过8月的3.5%,再次创出年内新高。

  郭树清举例说,上周去理发,原来每次48块钱,同样的店、同样的理发师、同样的发型,已经涨到了68元。再如买了房子后要用三十年至五十年转化释放这些成本,最终会转移到生活成本费用上去,房价一涨就是百分之十几,不在物价指数里面反映显然不合理。

  房地产的投入是一个中间投入品,买了房子要用三十年五十年,住房会不断的转化释放这些成本,比如生产经营的车间或者办公室买了之后都要摊销,从而最终会转移到生活成本费用上去,房地产一涨就涨百分之十几,不可能在物价指数里面不反应。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随着中国经济走过刘易斯拐点、未来青壮年劳动力数量的下降,低端劳动力工资水平持续快速上升,从而系统性地推高农产品价格;由于工业部门技术进步较快,以及国际竞争的存在,价格压力并不明显。实际上,在许多服务领域,由于技术进步方面的限制,也会呈现持续的价格上升压力。

  虽然长期通胀趋势走高成为市场基本认同,但短期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央行短期内对通胀预期的管理还将主要以数量型工具为主。

  周小川在出席IMF会议期间向财新记者表示,政策工具的选择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无论是价格型工具还是数量型工具,在选择使用时央行都会充分考虑国际国内形势,如果复苏比较曲折,自然会对国内的经济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

  周小川认为,目前,尚没有证据足够表明,已经使用的数量型工具包括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吸收流动性,难以完成控制通胀预期的目标。■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