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楼市二次调控依然重在执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1日 03:27  金融时报

   

  国庆节前楼市“二次调控”政策的出台,显示政府部门将房价调控进行到底的决心。然而,数据显示,国庆节长假期间各地楼市表现得冷热不均,调控新政并未起到立竿见影作用。

  调控新政尚待消化

  8月之后,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复苏、回暖迹象,不仅成交量明显反弹,价格也出现小幅上涨。一些城市楼市成交量甚至已超过4月份调控之前的水平,排队购房情景屡见不鲜。

  10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发布的第三季度北京市千户城镇居民购房需求问卷调查显示,北京市居民对未来一年房价的上涨预期重新超过下跌预期,且购房意愿出现回升。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次调控措施赶在国庆节前公布,就是为严控8月以来抬头、9月以来升温的投资投机性需求,防止不合理的购房需求借传统的销售旺季卷土重来,导致房价继续飙升。

  来自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长假7天,商品房除经适房、限价房外,住宅总成交为986套,日均仅为141套,相比中秋小长假的日均206套环比下跌了32%。而二手房国庆长假7天的成交量为282套,日均为40套,相比中秋小长假的104套,下跌了62%。而在人潮涌动的“2010上海房地产秋季展示会”上,不少开发商则表示,高人流并不意味着高成交量,受二次调控影响,购房者出手相对谨慎。

  与北京和上海市场不同的是,深圳“十一”期间新房成交量出现井喷式暴涨,达到2313套,是去年国庆节同期成交量的3.5倍。

  业内专家指出,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国庆节期间北京楼市比“金九”有所下调,但基本上与6、7两月市场逐步适应首次调控后的水平相当,成交数据依然处于高位。如此来看,如果政府不及时出台二次调控措施,国庆长假期间楼市出现价量巨大反弹在所难免。

  房产税“靴子”随时可能落地

  聚焦楼市二次调控,一是首套房贷一刀切,比例30%;二是暂停发放第三套房贷,消费性贷款禁止用于购买住房;三是加快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并逐步扩大到全国;四是部分城市限购房套数;五是囤地捂盘房企停发股票债券不给贷款。

  “要遏制房价过快上涨,首先要有效抑制需求,热点城市大量成交是来自异地购买,所以限制异地购买是热点城市楼市调控的重中之重。”业内专家指出:“近日各地出台的限购政策很及时,将对异地购房、炒房者产生限制作用。”

  国庆长假最后一天,备受关注的上海调控细则“十二式组合拳”中,房产税未列其中,多多少少让此前持有利空出尽的人士不得不保留一些看法。

  对于房产税这一迟迟未落的“靴子”,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对媒体记者说,具体执行细则和执行时间像“一把剑”一直悬在市场上空,这种状态,也许比利空出尽更有震慑作用。

  调控新政重在落实

  如果说,此前楼市之所以出现屡调屡涨的局面,是因为许多调控政策以临时性居多,不仅未能抑制住投机与投资,反而更强化了房价上涨预期。那么此次调控新政将引而待发的房产税和加快推进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了长期性措施,当阶段性手法和持续性措施双管齐下时,改变楼市单边上涨预期作用将不可低估。

  市场人士在分析国庆节期间,北京中低价位楼盘成交量上涨,部分楼盘价格飙升问题时就指出,供需比相差悬殊,是部分楼盘销售火爆、价格不降反升的主要原因。如果未来保障性住房建设能够如期推进,相关部门能够严格监管开发商开盘时间和严格缩短土地开发周期,也就是“增加住房有效供给”、“落实保障性住房计划”和“打击囤积土地和捂盘惜售”等能严格实施,部分刚性需求肯定能够得到有效满足,房地产价格将会渐趋合理、稳定。

  北京、深圳、厦门、上海、浙江等热点省市目前均出台了楼市调控细则,各地保障房建设指标也在不断提高,“时间表”日益明确,问责机制逐渐清晰。“按照国家加快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的工作要求,积极做好房产税改革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是上海调控细则的一部分。这些不断推出的地方细则引发了购房者诸多期待。

  当然,无论是政策及时出台也好,还是政策组合多么精彩,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能否降低房价还是要看政策执行效果。这既是人们的心声,也是百姓对政府的期盼。9月30日晚,温家宝总理在国庆招待会上所说的“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保持房地产价格的合理和稳定,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广泛地惠及全体人民”,既道出了政府的决心,也增强了百姓的信心。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