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6月末我国短期外债占比持续超高 外管局详解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0日 12:30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记者 欧阳晓红 从详细阐释外债结构到披露其来龙去脉,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管局)正试图“摘下”其神秘的面纱。

  10月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管局)公布,截至2010年6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5138.10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就债务期限而言,中长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1700.22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33.09%;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3437.88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66.91%;较3月末的62.31%又攀升了4.6个百分点。

  通常认为,某种程度上短期外债能够反映热钱流入速度——一些热钱正是借金融机构的短期外债指标进入境内。

  因此,按照“短期外债占比警戒线为25%”的国际标准,显示我国短期外债占比明显偏高,加之8月新增外汇占款2430亿,增幅近四成,表明热钱呈流入趋势,那么,6月末66.91%的短期外债占比是否暗示热钱正在加速流入国内呢?

  消除疑虑 外管局详解债务结构

  其实不然,外管局解释,从债务构成情况看,2010年6月末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中,贸易信贷占60.10%,贸易融资(如银行为进出口贸易提供的信贷支持)占18.48%,二者合计占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的78.58%。

  “这主要与我国近年来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由于贸易信贷及贸易融资有真实的进出口贸易交易为背景,不会额外增加外债风险。”外管局方面表示。

  而按照6月末外债余额5138.10亿美元中,登记外债余额3072.10亿美元,贸易信贷余额2066亿美元占6月末外债余额的40.2%。

  不过,在6月末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3437.88亿美元中,登记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1371.88亿美元,贸易信贷余额为2066亿美元。

  外管局称,贸易信贷是发生在中国大陆居民与境外(含港、澳、台地区)非居民之间,由货物交易的卖方和买方之间直接提供信贷而产生对外负债,即由于商品的资金支付时间与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时间不同而形成的债务。

  譬如,具体包括供应商(如境外出口商)为商品交易和服务直接提供信贷,以及购买者(如境外进口商)为商品和服务以及进行中(或准备承担)的工作预先付款。

  此外,据外管局数据统计,2010年1—6月,我国新借入中长期外债197.76亿美元,同比增加104.43亿美元,上升111.89%;偿还中长期外债本金123.95亿美元,同比减少70.77亿美元,下降36.34%;支付利息14.43亿美元,同比减少6.41亿美元,下降30.76%。

  披露“来龙去脉”

  尤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外管局还详细披露了相关的债务人与债务类型、币种结构与投向。

  诸如,从债务人类型看,登记外债余额中,国务院部委借入的主权债务余额为382.09亿美元,占12.44%;中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为1230.94亿美元,占40.07%;外商投资企业债务余额为958.16亿美元,占31.19%;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为438.06亿美元,占14.26%;中资企业债务余额为59.58亿美元,占1.94%;其他机构债务余额为3.27亿美元,占0.10%。

  就债务类型来说,登记外债余额中,国际商业贷款余额为2372.50亿美元,占登记外债余额的77.23%,所占比重较上年末上升2.8个百分点;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余额为699.60亿美元,占登记外债余额的22.77%。

  从币种结构看,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72.10%,比上年末上升4.34个百分点;日元债务占10.11%,比上年末下降1.78个百分点;欧元债务占4.51%,比上年末下降1.87个百分点;其他债务包括特别提款权、港币等,合计占比13.28%,比上年末下降0.69个百分点。

  从投向看,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登记中长期外债(签约期限)余额中,投向制造业的为414.67亿美元,占21.58%;投向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为246.87亿美元,占12.85%;投向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为171.92亿美元,占8.95%;投向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为117.71亿美元,占6.13%;投向房地产业的为110.38亿美元,占5.74%。

  事实上,长短期债务比例是指一国的短期外债(期限1年以内,含1年)占整个外债的比例。由于短期债务易受国际市场的影响,风险较大,一般以不超过外债总额的20%为宜,国际标准为25%。且应避免将短期外债投入到长期项目上,即常说的短贷长用。而依据外管局披露的信息看,业界人士分析,似乎不存在上述风险。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