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楼市调控,别让房价喧宾夺主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09日 18:44  《中外管理》

  文?/?本刊评论员?李?靖

  麻痹是一件让人不安的事情。房产新政出台至今,政策效应的逐渐衰减,让市场各方都逐渐不安起来。

  只看房价,才是调控的失败

  面对政策效应的渐渐稀释,购房者逐渐失去了等待的耐心。最近两个月从尝试到批量入市,给了开发商们一个大大的惊喜。而开发商其实也更加不安,生怕什么事情再触发政府调控的神经。任志强甚至担忧起政府会不会祭出什么新的政策“核武器”来。

  在麻痹中复苏的市场,引起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激烈反应:“必须打击开发商‘逆市操作’”、“政策不会容忍房价报复性上涨”、“调控应该态度更鲜明、立场更坚定”、“楼市调控已到关键时期不可动摇”。这是最近的主流官方舆论。

  尤其是目前的金九银十期间,作为每年开盘量最大的时期,对今年政策效果的阶段性大考到来了。

  那么下一步市场会怎样走呢?笔者认为最近的房价短期上扬是正常的,无碍大局。我们如果换个角度看最近个别地区的房价上涨,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开发商后一期楼盘如果没有比前一期提些价格,首先不干的反而是购房者(哪怕他是“刚需”),人们会大呼买亏了,开发商的销售立刻会受冲击。所以,作为战术性的房价上涨,笔者认为影响不了房价在调控中震荡下行的大势。更何况近几个月所谓的房价下跌,连今年年初的水平都没有跌到,人们何需为房价报复性反弹担忧呢?

  但是,这次调控的关键不是看房价跌得如何,而是看房地产市场是否构建了一个健康机制。如果对房价的调控成了这次调控的核心目标,那这次房地产调控,只是给众多经验丰富的炒家多了一次抄底机会而已,才真叫失败了。

  调控的三个实质目标

  为什么说这次调控关键是给房地产建立健康机制呢?我们看一些奇怪的现象:有媒体报道,说一些开发商私下讨论,如果这么多项目传来的都是捷报,政府该坐不住了吧?千万别因为卖得太好让政府“盯上”,做个反面教材。

  这里的怪现状是:哪里有一个行业捷报频传,主管的政府却坐不住的?不应该啊,不够和谐。问题出在哪里?就出在楼市绝非一个健康机制,其繁荣对社会带来的破坏性力量,让政府不安。

  如果要走出这个怪圈,需要的就是构建新的健康机制。什么时候楼市繁荣起来,政府不再坐卧不安,什么时候才能说:我们这次房地产新政算是成功了!

  这次调控核心的实质目标应该是新机制的建立——住房保障制度、限制房地产的投资属性,改变土地财政体制,而绝非只是盯着价格看。否则社会各界的努力,可能会打偏了靶子。价格的下调,更多是在为新机制的建立创造条件。

  打击土地财政,期待“核武器”

  那么,目前调控的实质目标进展怎样呢?

  最近,政治局常委李克强主持“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座谈会”,对各部委和省级干部的定调是——“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民生工程,是各级政府一项重点工作”。

  可以说,实质性的调控目标里,前两项都在艰难却有效地推进。但是,惟独怎样破除土地财政体制,目前没有看到真正有力的打击行为。而土地财政不除,房价怎么会健康呢?

  在此时此刻,如果社会各界把绝大部分注意力放在房价的起伏,而非实质性的三个目标上,那真是莫大的浪费。管理

  责任编辑:纪?亮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