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业板三宗罪:超募资金低增长高市盈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09日 07:58  一财网

  创业板即将到来的这个周岁生日注定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一年前,创业板的“造富故事”让不少创业板创始人、高管纸上富贵,而现在,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中就有27家公司一批首发原始股东限售股获得解禁。将纸上富贵落袋为安,是不少创业板首发原始股东打的算盘。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44位创业板高管辞职,其中有19名高管来自首批上市的创业板公司,这部分辞职高管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数量在1.2万股到1545万股之间。其中朗科科技(300042.SZ)的董事长兼总经理邓国顺以1545万股的持股量位居第一。

  根据规定,创业板公司高管一般持股一年以后可减持套现,但在职高管必须“每年减持不超过所持股25%”。而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股份,申报离任6个月后的12个月内,减持股份数量不得超过持有股份规模的50%。

  “高管离职说白了就是为将来的套现作准备。”深圳高特佳资产管理公司执行合伙人顾晓东一语道破了高管离职的目的。

  在创业板仅周岁之际,部分创业板公司的高管便已经失去了耐心,忙于套现,这无疑给创业板投资者浇了一盆冷水,不仅如此,超募、业绩低增长以及高企的市盈率,这些争议注定伴随在创业板的成长过程当中。

  超募553.73亿元,投向何方?

  创业板从出生之日起就有些“超重”了。

  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9月30日,已上市的123家创业板公司,每家公司募集资金总额均超过计划募集资金的数量,123家创业板公司首发预计募资总额为287.59亿元,而实际上首发募资总额却比其超出553.73亿元,超募比例高达1.91倍,也就是说,这123家公司超募的资金,原本可以再武装起两个创业板。

  从每家公司的超募比例看,平均每家公司超募4.50亿元,超募比例在1倍以上的个股多达103只,占总数的83.74%,超募几乎成了创业板的常态。

  具体公司方面,超募比例最高的是国民技术(300077.SZ),达到5.86倍,其高达19.65亿元的超募资金也将其推上创业板公司“超募王”的宝座。

  此外,碧水源(300070.SZ)、奥克股份(300082.SZ)、汇川技术(300124.SZ)等公司也比预期多拿了超过 15亿元的资金。超募比例最小的公司则是科新机电(300092.SZ),只有39.88%。

  “有些公司超募资金太多,而且没有将超募资金用在主业上,这对企业的发展反而是不利的,公司管理层会觉得钱来得太容易了,因此反而没有好好经营主业。”顾晓东就此对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表示。

  创业板公司“不会用”超募资金也为诸多投资者所诟病。一位行业研究员就指出,很多创业板公司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的资金,上市之后一下子多出了几亿元甚至十几亿元,很难想到恰当的方案。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创业板超募资金只能放在银行账户里吃利息。以宝德股份(300023.SZ)为例,该公司在2009年10月登陆创业板之后,超募资金达到1亿多元,在资金到账后,宝德股份将这1亿多元连同预计募集的资金总共2.45亿元悉数存入银行,并在半年内获得了103万元的利息收入,占了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的34%。

  甚至,将超募资金用来偿还银行债务、买房、买车各种现象层出不穷。

  “超募不是问题,能够将超募资金用到主业上的公司,超募更是一项利好。”深圳龙腾资产董事长吴险峰指出。

  超募了1.83亿元的吉峰农机(300022.SZ),除了将超募资金中的3658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外,其余的资金均用于公司的主营业务,利用超募资金推进公司区域扩张和业务扩张。银河证券分析师张雷指出,对吉峰农机而言,超募资金的使用保证了公司在国家农机补贴增速趋缓的情况下将行业存量变成公司增量的方式实现业务高速增长。

  创业板=高增长?

  创业板公司中报披露之后,市场开始弥漫着一片失望的情绪:“创业板的公司难道不是高成长吗?”

  根据Wind数据统计,105只拥有可比数据的创业板个股在今年上半年的平均净利增幅为 30.2%,远低于中小板的57.7%,也低于主板37.5%的增速。

  与此同时,还有22家创业板公司上半年业绩呈现负增长,占了全部可比创业板公司两成,其中首批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之一的宝德股份上半年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降82.07%。

  “创业板业绩增长低于市场的预期,并且远低于预期。” 光大证券策略分析师开文明说。

  但是,创业板中也不乏业绩高增长的公司。同比增幅在100%以上的创业板公司有7家,平均业绩增长为172%,其中增幅超过200%的有两家,分别是同比增幅高达294%的超图软件(300036.SZ)和同比增幅208%的双林股份(300100.SZ)。

  中报首战失利之后,在紧接下来的三季报中,创业板公司业绩似乎也很难有太大的改观。截至9月29日,已公布三季度业绩预告的创业板公司有13家,业绩预增的公司共有7家,其中,双林股份和长信科技(300088.SZ)预计三季度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100%~150%和70%。除此之外,另外5家公司的净利润预增幅度十分有限。

  创业板的高增长神话是否就此结束?

  吴险峰认为,对创业板公司的业绩要一分为二进行评价。首先,吴险峰指出,一些创业板公司为了上市,上市之前都会冲业绩,导致在上市后短期内业绩出现透支的情况,所以上市后初期业绩增长相对较慢。

  以第一批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为例,根据其招股说明书的数据,2009年前三季度,28家创业板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75.58%,平均每股收益增长64.36%,而在上市之后,这批公司的中报业绩就显得有些后劲不足了。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吴险峰认为,上市之初的超募也给一些创业板公司带来了负担。他指出,大规模的超募导致创业板公司管理费用等各方面费用增加,同时,有些募投项目的收购都要在一年或者半年之后才能见效,届时创业板公司业绩才会出现真正的高增长。

  市盈率高企

  没有预期中的高增长业绩,但创业板股票的估值水平却是高高在上。深交所数据显示,以9月29日的收盘价估算,创业板整体估值为61.95倍,远高于中小板的50.15倍和深市主板的31.72倍。从个股的情况看,市盈率超过100倍的股票仍然高达17只,包括华平股份(300074.SZ)340倍、超图软件233倍等。

  “创业板现在的风险明显大于收益,需要对创业板累积的风险有所警惕了。”开文明说,从中报情况来看,创业板中报业绩增长远低于中小板,业绩上难以支持其目前的高估值,其估值相对于其成长性明显偏高。

  上海汇利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何震也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创业板估值比中小板贵很多,而净利润增长却远低于中小板公司,这一泡沫一定会破灭,毕竟价格与价值偏离太多。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多位私募基金人士都认同给予创业板一些行业前景广阔、商业模式独特的公司高一点的估值,但他们当中多数人认为,创业板中的好公司最多也只能给50倍市盈率的估值,而当前创业板股票的估值水平,明显还未达到这个标准。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